TXT下书>都市现代>我家马桶通万界>第236章 虎形门的挑战

文明的根基是什么?大脑。问“人类为什么能产生文明”,本质上是问“为什么人类大脑能进化到这么发达的地步”。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人类大脑的进化的起点根本并不是两百万年前。你们的思维要往更早的时间推演。

当灵长类进化到南方古猿这个阶段时,古猿的智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了爬行类、鸟类和其他哺乳类。人类的脑不是几百万年前突然冒出来的,这个脑在猿的阶段就已经极其发达了。

灵长类的脑为什么能这么发达?几个原因:第一,生存环境足够复杂,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智力的点数越有用。第二,树栖生活对上肢的精细化有明确的选择压力,而精细动作的进化有赖于锥体系的高度分化,采摘生活让手具备了抓握的能力,这是在未来进化出使用工具能力的前提。第三,采摘果实对精细视觉和颜色辨认的依赖很大,视觉进化的需求刺激了枕叶的进化。

这三点形成的基础是什么?被子植物的出现。

被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裸子植物远远不能比的,以它为基础的生物群落,其环境复杂性远远超过裸子植物为主的时期。而且,只有在一个植物能够普遍结果的时代,树栖才能提供足够体型较大动物生存的食物来源,树栖生物才能大型化,同时植物果实的多样性才需要动物发展出精细的视力,采摘植物果实和攀援才需要发展手的握持和操作能力。

所以灵长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被子植物的繁盛而进化的。没有被子植物的繁盛,没有树栖生活,猿类不可能进化出能够使用工具的手。恐龙时代没有进化出手这种东西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为了攀援和采摘,手进化出来没有用,对肉食动物来说根本就不如尖牙利爪有用,对生活在地面的草食动物来说,吃草吃树叶吃根茎也用不着进化出手。

白垩纪末期出现原始灵长类,始新世晚期出现类人猿,中新世前期出现没有尾巴的真正猿类,中新世后期的森林古猿脑容量已经明显增大,到上新世出现了可以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进化是一步步来的,不是放卫星。

你只看到两百万年的人类历史,却没有看到从原始灵长类到南方古猿的进化史。你只看到恐龙生活了一亿多年,却没有看到植物的进化对动物进化的作用。灵长目生活在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对智力的选择压力远远超过恐龙时代,却也花了6000多万年才进化出人,恐龙生活在一个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花比灵长类长一倍的时间进化不出智能有什么奇怪的?

我们都知道恐龙的单位是目,而灵长类的单位也是目。大家都是目,地位相当。恐龙发展了一亿多年,灵长目也发展了6500万年,根本就是一个数量级的,在进化的角度,没有数量级的差距等于就是没差距,一百万年和两百万年根本没区别,一亿多年和六千万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灵长类的大型化和脑容量的进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最原始的猴子进化几百万年就变成人了?不是的。在有利于智力进化的选择压力下,它们的脑容量慢慢增长,体型逐渐变大,最终在南方古猿的阶段到达了由猿到人的奇点,开始了进化的最后冲击。在进化过程中许多中间种和分支种都灭绝了,大自然从灵长类开始试错了无数次,才出现了能人,从能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又灭绝了多少人种?

很多人觉得智能生命的出现多么偶然,是因为没有看到大自然为了最后决定性的飞跃,已经打了多少年的地基。你玩游戏都知道要先从采矿开始一步步攀科技树,哪有凭几个农民就造出10级英雄的道理?

至于有人说,恐龙不空出生态位就不会出现人,恐龙灭绝是人类运气好,我要说,营树栖生活的灵长类和地面生活的恐龙的生态位有什么必然冲突?新生代的地面照样遍布着各种灵长类根本敌不过的猛兽,灵长类在地面是敌得过老虎狮子还是鬣狗灰狼?但是因为有了被子植物,有了果子,灵长类就能在树上获得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下地和猛兽竞争。恐龙时代哺乳动物上不了树是因为裸子植物根本提供不了足够的食物,你怎么树栖?要是被子植物早早繁盛,哺乳动物在地面打不过恐龙,上树不就得了。

这里我想专门澄清一点:被子植物的意义不仅是让动物可以上树躲避敌人,更重要的是,为树栖提供了比以前远远大得多的生态位,而生态位是物种生存和进化的基础,只要被子植物提供了这个生态位,就一定会有生物去占据。——上肢的握持和精细化就是这一极大扩展的树栖生态位带来的演化结果。

要说智能的出现是纯粹偶然,人类的进化全凭运气?这种结论就显得很不靠谱了。

很多人没有明白“进化的本质是堆积木而不是放烟花”这个道理,所以才会意淫这个生物可能有智能,那个生物可能有智能。

总结一下:被子植物的出现及与其相关的树栖可行性、环境复杂性促进了树栖生物的大型化、精细化和脑容量的进化,由此积累了六千万年,在树栖生物的脑容量不断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才到达了由动物向人类飞跃的奇点。智能不是大自然拍了下脑袋突然给古猿加了个属性点,而是无数进化积木逐渐累积的结果。

如果有人问:被子植物的出现是否必然?我这么说吧:裸子植物出现以后,动物进食种子对植物形成的选择压


状态提示:第236章 虎形门的挑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