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阴阳石>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杀坞真相
走上去,与望乡冷目相对,用黑刀挑开枪尖,捡起了琥珀,接着冷道:“这东西拥有接近我平衡能量区域的能力,能够储存术法。”

“神物啊!”木子云靠着虚化躲过了一劫,拍着手说道,“这要是运用好了,有大用啊。”

风筝心有余悸地看向地面,一弯腰捡起一本书卷,说道:“你们看,这是本秘籍。”众人凑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三紫寒阳火决”,翻开来看,真就记载着一套修炼灵气的功法,像这样的秘籍,差不多有七本,还都是不重样的。大伙心照不宣地将其收好,知道这些都是古老的七杀坞修炼功法,时隔千年,其价值早已升到足够高的地位,哪怕留着自己修炼也好,扔了可就真暴殄天物了。

那些丹药早就腐烂,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能用的东西了,众人最后寻查了一番,最后在地宫的边缘处找到了一具骸骨,他还保持着生前抓住土层的动作,看来曾经为了逃出地宫拼上了一切,而这家伙和其他人不同,他没有法宝可留,却留下了一封不曾腐烂的书信,众人打开了信,通篇数千字,竟让众人读到了尘封在地下千年的真相。

七杀坞是由皮群建立,并以聚灵为主功法来修行的门派,聚灵的修行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在于万物之中皆有灵气,那是一种更高级于能量的异能,通过吞气、饮气,修行者可以超速完成突破和飞升,然而这样的功法也存在弊端,信上记载着,世间灵气是绝对平衡的,一具躯体所能拥有的灵气是有限制的,在突破之时,虽然自身灵气储量大增,但也会打乱平衡,本不该自己得到的灵气却得到了,结果就会导致一方之地的灵气突然缺失,继而导致万物灵气错乱,这时候少了灵气的地方就会自发的夺去旁边灵物的灵气,而新失去灵气之物便会继续夺去,这并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是在修行者突破之后同时发生并完成的,最终多出来灵气的躯体势必会与失去灵气之物处于同一势面之下,那么由于二者平衡被打破,就会使得灵气强行变异,并互相联通。

信上记载,这种灵气的强行变异并连通的方式,就叫做天雷之劫,顾名思义,正是以天雷作为联通二者的通道,进行了一场关乎灵气的争夺战,谁败了,谁就要交出灵气,并发生退化,而退化往往代表着死亡,所以渡劫不成的修行者,几乎相当于陨落了。聚灵修行功法速度越快,雷劫来得就越快。

可七杀坞的创造者皮群,却创造了一种堪称完美的修行方法,他创造出了“法宝”这种东西,用以储存灵气,修行者不需要令自身提升过快,而是让法宝吞噬灵气,即便是发生了雷劫,也都是冲着法宝去的,法宝被雷劈没了,那就重新炼制。修行者可以操控法宝战斗,也可以随时吸收法宝中的灵气为己用,也有能通过雷劫的法宝,譬如皮群所创的第一件法宝——飞涧,它经历了三十二次雷劫,最终成了灵物,觉醒了数种能力,按照信上的推断,如果继续令飞涧经历雷劫,那么它终有一天会从灵物成妖,那可就是天地难寻的至宝了,所以每一任宗主都会将飞涧当做自己的法宝,不断使其吞噬灵气以渡雷劫。

七杀坞最辉煌的时期,便是第五代宗主毛明的执掌期,在毛明的努力下,飞涧觉醒了两种能力,一种是能够储存声音、术法和影响的能力,而另一种便是能够封印区域的能力。

聚灵的修行世界存在着无数的可能,因为灵气的高级不仅在于能够使得生灵突破极限,更是能促使其完成进化,一个石头在灵气的浸染下甚至能进化成精怪,继而修炼成型,这都是可能发生的,法宝飞涧离着成妖只差一步,毛明率领门人耗费五年挖出并建造了一间地宫,并称之为内庵,利用飞涧之术封闭整个区域,只留下上空一个小口,并用异石所致的七杀坞石碑镇压。

在封闭的环境下,修行者对周围灵气的聚集力提升了近百倍,当里面的灵气被吸干,就如通真空状态的地方突然打开了一个缺口,只要上方的石碑打开,那么外界的灵气就会被猛烈的抽进去,利用法宝飞涧让进来的灵气被吸收,过一段时间再放出,只许进不许出,这样一来,地宫就相当于一个永远取不尽用不完灵气的“蜜罐”,唯一的缺点是,石碑外的生灵会被强行夺去灵气,有致命的危险,这一点毛明也想到了应对方法,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将飞涧留在外面,反方向的释放和封印灵气,汲取地宫里的灵气来输送给地面上的修行者,但两边修行者体内的灵气一直在上升,只有法宝一直在遭殃,替修行者抗住天雷之劫,这一上一下两个吸泵般的修行宝地,不断地榨取天地间的灵气,还狡猾的躲过了无数次天劫,那一时期的七杀坞,简直是修行界里的“天上日月”,是旁人无法匹及的存在。

然而,第六代宗主毛助上位之后,延续了自己父亲(毛明)的方法,继续令门人修行,原本这一切都是大好光景儿,七杀坞也吸引来了大片的修行者加入,可一切不幸,仅仅源自于一只鸡。

内庵里的地因为受到大量灵气的熏染,已经变为了灵土,这里种出来的粮食和药草都是上品,且灵气十足,宗人们也在此地蓄养了不少的家畜,那只鸡本就是众多肉鸡中的一只,本该被随意屠宰放上餐桌的,可是由于灵气的熏染,且它吃过了灵土中出的粮食后,突然发生了变异,起先谁也没有看出,直到有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杀坞真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