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100章 与贝都因人的前哨战

造型奇特、秀美奇特的山峰和沙丘连绵不断,宛若置身于画中,一步一景,对于驴友、背包客简直喜坏了心,但对于许多人来说,真是麻烦。

西奈半岛,风沙吹拂,一支骑兵队伍在沙漠中行军。

他们不能称为军队,军队制式装备,步调一致,而这支骑兵则是装备杂乱,他们都穿着长袍,有的人长袍罩着链子甲,看他们的模样是头目,大部分人则有皮甲,甚至还有些人就是布衣,都配备弯刀,有的人配备弓箭,有的人则是火枪。

这是一支贝督因人部族,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征召,前往开罗作战,他们是头一批赶往开罗的部队。

奥斯曼帝国控制一个地区,往往只是占据其中心地带,对于周边部族实施遥控,并不实管,同时推行绿化。

策略是听我话,不听话就打毁你全族。

这是一种恐怖统治,以大石压死蟹的架势逼使部族听话,而且不花一分钱。

庞然大物也似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不会给部族发薪水和供应军资,部族出战,依靠打胜仗从敌人那里掠夺财富来补充,财富包括了财产、牲畜、物资和人口,有时也能够收益丰厚。

因此,参战的部队不得不积极,否则血本无归,一来二往后,部族族长就坐不住座下的位置,族人们不敢反对奥斯曼帝国,就会把怒火发泄到族长的头上。

“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也称为“贝督因”,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就是那种高鼻深目绿或者蓝眼眸的那种。

在绿教兴起前,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岛部落氏族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之后,贝都因人纷纷皈依绿教,沙漠中成长的他们剽悍、骁勇、顽强,成为绿教扩张的基本力量,并随之而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

这支贝都因部族原本生活在受到西奈半岛以东地区,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征召,出动前往开罗。

土耳其人的使者到达了他们部族,要他们依照神圣的盟约,出兵为奥斯曼帝国作战。

神圣的盟约,是贝都因人的舍勒,亦即是族长,在神前发誓,要听从奥斯曼帝国的话,帮助奥斯曼帝国打击敌人,从而得到荣誉与财富和女人。

贝都因人豪爽、好战,只要给他们一个理由的话,他们就会痛快地参战。

这族的“舍勒”叫做艾尼斯,弓马娴熟,率领族人八百余人出动,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是最先抵达的部队。

艰难地跋涉中,他们用面纱遮腰,以抵挡无所不在的风沙的侵袭,食水补给不晚,每个人的嘴唇干裂,但目光坚定。

队伍中的马车在吱吱乱响,它们载着辎重,但家当少得可怜,就是一些烧饼、干果、椰枣而已,还有一些屯积的箭矢等,水罐早就空了。

贝都因的战士们形形色色,自由散漫地顺着向西的方向在行进,没有什么组织,都混在一起了,大家都自由自便地走着,有的唱歌、有的吵嘴、嚷闹、笑骂,有的爬到了马车上,睡意朦胧地打盹。

谁也没想到危险,没想到敌人,他们艺高人胆大,不惧任何敌人,自以为能够打败任何的敌人,甚至没有派出斥侯去探路,然后他们就吃了大亏!

在前方路左的一个大沙丘的后面,密密麻麻的骑兵部队,他们制式装备,一水的轻型合金装甲,也穿着长袍袍子,头戴钢盔,许多人蒙着脸,鸦雀无声!

正是东南军新编第四军的骑兵部队,由副军长郝摇旗亲自指挥,准备偷袭敌人!

郝摇旗伏在沙子上,拿了个小型的单筒望远镜窥伺着前面到来的骑兵部队,他这个望远镜望的距离不远,但是很隐蔽,不会在阳光中反光,避免了给人发现。

他作了一个手势,四门火炮被炮兵们无声无息地推上前,黑洞洞地炮口正向着前路的敌人。

郝摇旗低喝一声道:“开炮!”

隐蔽的四门大炮,向着那支敌人齐射!

隆隆的炮声,如春雷般在空荡荡的沙漠中回荡,郝摇旗翻身上马,率领骑兵们突击!

跟随在后面的骑兵们,不作声、不呐喊,也不开枪,从沙丘的后面飞驰而出。

火炮发射的是霰弹,炙热的弹片如切豆腐一样,将当面贝都因人与马匹的身体打得稀巴烂,鲜血飞溅,波及的人有上百!

受此一击,贝都因人炸营了!

惊魂稍定,他们见着了冲来的敌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好哇,就让他们我们弯刀与弓箭的厉害!

他们也打马跑起来,迎着敌人冲上前去,有的贝都因人向着敌人发射了弓箭,但大多数贝都因人更想的是用弯刀砍下他们的人头,他们紧盯着敌人,眼里冒出嗜血的目光。

双方距离并不远,很快接近,在东南军的队伍里,向着贝都因人猛然甩出了上百个冒着烟的小玩意儿。

终于有人喊出声来:“嘿,相好的,送给你们一个屎蛋!”

轰隆隆,轰隆隆,爆炸声中,贝都因人与马匹被飞迸的钢珠与铁钉给炸得晕头转向,痛疼难忍,队伍不整。

与此同时,东南军骑兵杀进了他们当中,马刀闪过,人头落地!

双方拼命地厮杀开来,兵器的交击声,怒吼声和惨叫声马上让这片地区变得喧闹无比。

郝摇旗手执短柄大斧,向右微一侧身,待战马冲近,一斧照着一个贝都因人的脑袋猛劈下去,“蓬”地一


状态提示:第1100章 与贝都因人的前哨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