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剑强站在一个土丘上,用望远镜默然看着远处。
透过望远境可以看到,一支衣服破破烂烂的,不少人还赤着胳膊光着脚的军队,背着五花八门的枪械,正在艰难的行军。
是的,艰难。
这些士兵面黄肌瘦,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步履有些踉跄,边走边喘大气,额头上全是虚汗。走着走着就有人昏倒在路边,更有人三三两两的掉队,走在前面的也不作理会,只是麻木的迈着步子。脸上、衣服上的泥垢和血污凝了厚厚一层,没有人想过要洗掉,军装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有不少依稀可以看到弹孔————显然是从阵亡的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脏兮兮的脸没有表情,目光呆滞而迷茫,干裂的嘴唇抿得紧紧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的主要武器就是步枪,五千多人的部队,只有不到两千支步枪,重机枪少得可怜,至于迫击炮,更是连个影都找不着,他们不像是一支军队,倒像是一支拿着枪的难民————也许一千多年前的乞活军就是这样的吧。
这是一支赶赴前线的国军部队,看番号是一个师,实际上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这么一支饿得连路都走不稳的部队开赴前线撞上锐气正盛的日军,结果怎么样,用膝盖都能想到。看历史书的时候他还对国军空有两倍于日军的优势兵力,却兵败如山倒而愤怒,但是,亲眼目睹了这些士兵是怎样奔赴前线的之后,他的愤怒消失了,只剩下郁闷和同情。
这些顶在前线和开赴前线的士兵做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他们尽力了。
江涛同样拿着望远镜看着,连连摇头:“这样的部队……说得不客气点,我们一个连就能打垮他们!”
苏菲叹气:“他们好可怜……美国不是援助了很多面粉、饼干什么的给我们吗?为什么这些士兵还是跟叫花子一样?”
薛剑强声音低沉:“美国援助的物资有九成给了空军,陆军拿到的一成不到,这么点东西平摊到几百万大军身上,能有多大的用处?连每人发一双胶鞋都做不到!”他愤然照着旁边一棵树猛击一拳,怒骂:“老蒋是怎么搞的,这七年来他都干了些什么啊!别人的军队越打装备越强,国军……”说到这里他都说不下去了,只剩下愤怒。
中国也不是没有装备精良的部队,抗战爆发前就有一批德械师,虽说绝大多数只有头盔和水壶是德国造的,被人戏称为“德盔师”,但三师一队却是货真价实的德械,装备之精良,训练之严格,为全国之冠。可惜,一个淞沪会战,一个南京会战,三师一队全部打残了;德国跟中国断交,断绝一切对华军事援助后,苏联又向中国伸出热乎乎的大手,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向老蒋提供包括坦克、飞机、火炮、汽车在内的大批武器装备,老蒋用这些武器组建起了两个苏械军,其中的第5军第200师更是装备大批坦克、装甲车,成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可惜的是,这批苏械部队也没有逃脱德械部队的命运,1939年中国军队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反击,其中数昆仑关战役打得惨烈,为了全歼据守昆仑关的及川支队,老蒋再次脑洞大开,把装备坦克、装甲车的苏械部队投入到山地攻坚战中……结果嘛,有兴趣的朋友到昆仑关去看看那边的地形,就知道这场攻击战的后果是什么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苏械部队在这一战中几乎打光了。
苏械部队拼光之后自然是轮到美械了。二战爆发后,美国迅速展开对华军事援助,虽然援助的绝大多数物资都给了空军,陆军获得的只是一个零头,而且由于滇缅公路被截断,这个零头也只能通过运输机经驼峰航线运进来,代价极其高昂,但好歹也算有了先进武器的补充,用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批美械部队。比如说驻印军,那是全副美械,而且后勤供应由美方亲自负责,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战斗力自然强悍得很。至于正在滇西向日军发动猛攻的远征军,装备跟驻印军相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跟国内的部队相比仍然称得上精良————至少弹药供应是充足的,饭也能吃饱,还能混一双胶鞋。在这个年代,能穿胶鞋的部队都是精锐,普通部队都光着脚或者穿草鞋呢。这支部队正在全力以赴,与驻印军遥相呼应,将缅甸和滇西日军置于磨盘之间,一点点的磨碎,试图打通滇缅公路,好让囤积在印度那边的物资运进来。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中国不是没有装备精良的部队,只是现在这些最精锐的部队正在边境和缅甸与日军死磕,至于中原、江浙、湖南湖北这些战场,很少能看到这些部队的身影。比如说现在,日军在豫中势如破竹,装备低劣的第一战区兵败如山倒,那些装备美械的、接受过较为严格的训练的精锐之师却迟迟没有露面,他们要配合美英缅联军和驻印军歼灭在缅甸的日军。后来战局糜烂,蒋公一再表示希望能从驻印军中抽调一两个师回国稳住战线,但都让丘吉尔拒绝了,丘吉尔认为在缅甸战场,以十万驻印军为主力的中美英缅联军对付日军四个师团能占上风已经很不容易了,抽走一两个师很可能导致缅甸战局逆转……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让中国战场继续烂下去。豫湘桂之战,一边是驻印军和远征军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一边是正面战场一次次大溃败,场面当真是诡异到了极点。而这诡异的战局后面是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