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蒋纬国犹豫地道,“如果对症下药地改善和加强江阴要塞甚至整个江阴,再部署精锐部队坚守江阴,那我们这场对抗日寇的江阴保卫战就很可能像1645年江阴抗清保卫战那样,不好吗?”蒋纬国指的的是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公元1645年,满清席卷中国南方,在那一年的夏天,坚持效忠大明、不忘汉人先祖的江阴百姓在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的领导以及没有政府军(明军)参与、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自发展开的一场反清守城战役,前后坚持81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江阴全城为大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出动了二十四万兵马、二百多门大炮,死伤七万五千余人,包括三个王爷和十八个大将,而江阴方面,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江阴全城只有五十三人幸存。
萧爻看着蒋纬国:“你想带部队去江阴?”
蒋纬国点点头。蒋纬国记得历史上的苏德战争中曾有一场著名的“布列斯特要塞之战”,布列斯特要塞是苏联在苏德边界处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德军想要全面推进,必须要拿下这个关键地方,这场要塞保卫战持续了约一个月(德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包括绝对的制空权、绝对的炮火优势,并且当时的苏军主力已经全面溃败,布列斯特要塞完全陷入德军重围中),坚守要塞的苏军累计战死了2000-2500人,进攻要塞的德军则战死462人,受伤1000余人。都是要塞,为什么苏军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能打得那么可歌可泣,而中国军队的江阴要塞保卫战却打得那么憋屈呢?蒋纬国有点不甘心。
萧爻看出了蒋纬国的想法,他摇了摇头:“今昔不同往日,江阴八十一日的辉煌是难以复制的,今天的日军可不是当年的清军能比得了的。江阴这座城市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看看江阴四周的地形吧,江阴号称有‘三十三座半山’,其实都是小山包,海拔超过100米的只有十座,最高的是定山,海拔273.8米,其次是花山,241.2米,第三是砂山,192.8米。依靠这些小山包,想要捍卫捍卫江阴、阻挡日军,难度很大啊!”
“难度很大?但事在人为嘛!”蒋纬国语气变得坚定起来。蒋纬国此时又想起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硫磺岛战役,硫磺岛总面积只有22平方公里,一个不折不扣的弹丸之地,岛上最高峰折钵山的海拔只有160米,防御该岛的日军共2.3万人,进攻该岛的美军则有7万人,并且美军拥有陆海空各方面的绝对优势,但最终,攻下该岛的美军却付出死伤近2.9万人的代价,日军全军覆没,双方伤亡比例高达1.23比1。为什么日军可以把硫磺岛战役打得那么漂亮,中国军队却不行?蒋纬国愈发的不甘心。
萧爻看了看蒋纬国,显得非常推心置腹地说道:“营座啊,你、我们、我们这支部队的真正舞台是在南京。江阴保卫战只是一场普通的城市保卫战,而南京保卫战除了在军事上的意义外,在政治上、外交上、宣传上的意义都是江阴保卫战无法相比的,我们应该保卫南京。”
蒋纬国心头猛地一动,因为他听得出萧爻的话外音。
“其实,我不赞同在江阴跟日军死打硬拼,还有一个原因。”萧爻正色道,“战略上的。我们如果要引诱日军由东向西,就必须要足够地引诱到日军。第一,我们要让日军感觉他们从上海到南京的这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第二,我们要让他们的目的地、他们的目标、让他们无法不动心的最丰厚的果实——中国首都南京,就在他们眼前,就在他们嘴边,这样,他们才会卯足全力地展开攻击,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看地图,上海是起点,南京是终点,江阴是中间点,如果日军在中间点江阴就裹足不前,那日军高层难保不会想打退堂鼓,但是!如果他们已经兵临南京城下,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了,他们还会轻易放弃吗?江阴守卫战是孤军死守孤城,南京守卫战同样是孤军死守孤城,既然后者意义远大于前者,那我们为何不把并不充裕的军力、精力、物力、人力、财力都放在南京呢?还有,日军从上海到南京的这一路上,不能让他们走得太艰难,要让他们看到中国军队一触即溃、望风披靡,江阴要塞同样不战而退,他们才会志得意满地抵达南京城下,以为南京跟江阴一样,都是唾手可得的。到时候,我们就达成了战术上和战略上的两大目的,一是让日军在进攻南京前陷入骄傲自大、狂妄嚣张的轻敌情绪中,从而让我们可以迎头痛击,使其骄兵必败;二是让日军的战略重点完全地被我们牵着鼻子走,牵到了华东。”
蒋纬国感叹地看着萧爻:“浩然兄,你分析得真好!不过…”
防盗模式:#x68;#x74;#x74;#x70;#x3a;#x2f;#x2f;#x77;#x77;#x77;#x2e;#x6d;#x6;#x62;#x69;#x67;#x65;#x2e;#x63;#x6f;#x6d;#x2f;#x72;#x65;#x61;#x64;#x2f;#x31;#x33;#x38;#x38;#x34;#x2f;#x36;#x38;#x32;#x33;#x39;#x33;#x32;#x2e;#x68;#x74;#x6d;#x6c;
若出现章节显示不全,请等待几秒或者刷新!
手机用户,强烈推荐使用,请关闭浏览器自带的小说阅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