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187节 思想辩论
切齿。

蒋纬国摇了摇头:“你说得不对。注意,这是战争,我和我的弟兄们既然身为中国军人,就承担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敌的天赋使命,而保卫国家、抵御外敌的手段就是竭尽全力甚至不择手段地打击敌军。古人云‘兵不厌诈’,这个简单的道理,柳大才女,你不会不知道吧?”

“你部队杀的是没有反抗力的日军伤兵!”柳无垢再度愤怒无比,“不是在战场上杀敌!”

蒋纬国点点头:“是,但这不应该吗?首先,那些日军伤兵是日本军人,他们来到我们国家侵略我们,被我们消灭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做了鬼也没资格有任何怨言,他们不来侵略我们,又怎么会被我们杀死?这是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后他们必须承担的代价和后果的其中小小的一部分而已,责任完全在日本人自己的身上。如果日本人不发动这场侵华战争,那些日军伤兵就不会死,崇明岛遇难同胞也同样不会死,所以,所有责任都在日本人自己的身上;他们伤兵惨死,是他们自食其果,他们杀我们的同胞,是欠下我们血债,我早晚让他们十倍百倍地偿还!其次,我已经查阅过战斗报告,竖河镇伤兵医院里的那些日军伤兵基本上都是受伤不重的,真正的日军重伤员、受伤致残者都已经被返航的日军运输舰船运回了日本本土,日军把能痊愈的受伤不重的伤兵安顿在属于中国国土的、靠近上海前线的崇明岛上,是为了方便于那些伤兵在痊愈后直接再上战场,重新拿起枪,对我们中国军人、对我们中国人开枪。我们不现在就杀,难道要等他们痊愈后再杀?现在就杀,轻而易举,以后再杀,难度就大了,付出代价也大了。竖河镇的日军伤兵有三四千人,在他们身上有伤的情况下将其杀掉,我们只付出了一百多名官兵伤亡的代价,如果等他们痊愈后再在战场上杀掉他们,我实话告诉你,国军想在战场上消灭掉三四千日军,少者要付出五千人以上的死伤代价,多者要付出一万人以上的死伤代价。柳才女,你说我们应该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如果选择后者,岂不是宋襄公那种蠢猪式的迂腐行为?就好像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碰到一头受伤的恶狼,不趁恶狼受伤时将其果断打死,难道等恶狼养好伤再跟恶狼展开堂堂正正的战斗?”他看着柳无垢,“现在就杀掉那些日军伤兵,我们死伤了一百多个弟兄,等那些日军伤兵养好伤重新上战场,我们想要杀掉他们起码要死伤五千个弟兄,你希望我们选择后者?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岂不是要白白地多死很多兄弟?柳才女啊,你宁可自家同胞多死很多人也不愿意敌方侵略者死很多人,这是什么逻辑?”

柳无垢瞪着眼睛,她发现自己一下子就被蒋纬国在辩论上风和道德制高点上给死死地压住了。“这不是重点!”柳无垢愠怒地道,“重点是你们此举造成了极度恶劣的后果!日军因此而恼羞成怒并在崇明岛上展开报复!致死两万多同胞惨死!你说我‘宁可自家同胞多死很多人也不愿意敌方侵略者死很多人’,分明就是诡辩!我正是不愿意那些无辜同胞的惨死!”

蒋纬国点起一根香烟,不紧不慢地道:“军队杀敌导致百姓遭殃,这确实非常令人痛心,但责任不在军队身上。军队不杀敌,怎么抵御外辱?又怎么保卫国家?百姓遭殃的真正原因并非自家军队杀敌,军队只是在履行天职,何错之有?柳才女,你的逻辑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军队奋勇作战,打得敌军死伤惨重,敌军恼羞成怒,屠杀平民以泄恨报复,难道平民被屠杀是军队奋勇作战的结果?军队不奋勇作战,难道应该临阵脱逃?莫非,军队应该在敌人面前一触即溃、望风披靡,让敌人打得顺风顺水,从而让敌人心情愉快,最终放过我们的老百姓?哪有这么荒唐的道理!江阴八十一日,因为江阴百姓奋勇抵抗,致使攻城清军付出惨重伤亡,所以江阴城破后被清军屠城,还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是一样的道理。柳才女啊,根据你的逻辑,阎应元(江阴保卫战的指挥者)、史可法(扬州保卫战的指挥者)、侯峒曾(嘉定保卫战的指挥者)都做错了?是不是应该对他们说,哎呀,你们千万不要抵抗啊,更加不要激烈抵抗啊,否则清军攻破城市后会杀光所有人的。喂,这不就是屈膝投降的汉奸思想么?”

“你…”柳无垢的愤怒和悲痛已经被气恼给取代了,她发现蒋纬国让自己理屈词穷。

蒋纬国用一种“邪恶的眼神”看了看柳无垢的漂亮脸蛋,然后嘿嘿一笑:“再打个比喻,假如我现在要(他偷偷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杨梅)…qiáng_jiān你,你反抗还是不反抗?反抗可能激怒我,导致我杀了你,不反抗嘛,最好再配合我,让我心情愉快,最后放了你,你选哪个?”

柳无垢被蒋纬国这个粗俗得近乎无耻的比喻给差点儿气昏过去,她抬腿就踢蒋纬国。

蒋纬国急忙躲开:“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蒋纬国!你…混蛋!”柳无垢面红耳赤,她几乎要说脏话,但还是强行地忍住了,“你少给我偷换概念!你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当然是没有错的,但你们杀日军伤兵,这就不对!第一,此举导致日军在崇明岛上屠杀无辜居民!第二,这是违反国际战争法和日内瓦公约的!”

蒋纬国非常无奈地道:“又来了!请问,日军杀人需要理由吗?畜生咬人是畜生的天性,不需


状态提示:第187节 思想辩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