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宾室内鸦雀无声,只有越来越急促沉重的呼吸声。所有人一开始是死死地盯着地图上的中东地区,炙热的目光几乎要把地图给点燃,然后又一起死死地盯着蒋纬国,包括蒋百里。
希特勒的眼睛犹如一块不断被加温的铁块,开始散发出越来越明亮…甚至发红的光泽。
德国的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煤炭和矿物盐还算比较丰富,铁矿就十分紧缺了,石油更是严重不足。石油在这个工业化时代里对于一个工业国家、一个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国家而言,价值和意义是何等的巨大!希特勒为了解决德国的石油不足问题,可谓绞尽脑汁、焦头烂额。眼下,全世界的石油产区主要有4个:美国本土、苏联本土、荷属印尼地区(主要是婆罗洲)、罗马尼亚。德国本土产油量非常低,平时消耗和战前储备的都需要进口,很显然,一旦开战,德国在石油供应问题上马上就陷入极度艰难中,美国、苏联、荷兰,这三国掌握的石油资源都不会一直给德国的战争机器输血,德国最依赖的、以及几乎是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罗马尼亚。
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德国的战友里,意大利是一滩烂泥,日本是一条疯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都对德国十分忠诚,但这两国都国力弱小、资源匮乏,真正对德国有用的就是罗马尼亚。首先,罗马尼亚对德国也十分忠诚,“很讲义气”,一直跟德国并肩作战到了战争最后;其次,罗马尼亚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石油,罗马尼亚的石油几乎就是德国的生命线。在战争后期,尽管德国空军还有上万架飞机,但却无法起飞迎战,因为罗马尼亚的油田已经在美、苏两国轰炸机的轰炸范围内。盟军飞机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导致德国的战争机器彻底鲜血枯竭。
此时的德国正在拼命地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虽然平时用用还算够了,但一旦爆发战争,德国的石油储备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德国究竟有多么缺乏石油呢?历史上的二战期间,德国最高峰时一年撑死了只获得1000万吨石油,一半是开采出来的(大部分是从罗马尼亚境内),一半是用煤作为原料进行化工合成的,作为对比,美国最高峰时一年石油产量超过2.5亿吨;苏联是3000万吨,英国是1500万吨,日本是300万吨,意大利是150万吨。对比非常鲜明。德国因为油料严重不足,导致德军的坦克和飞机的实际利用率越来越低,军队战斗里受到了很大制约,在二战后期,德军的许多坦克和飞机在生产出来后因为没有油料,只能停在地上,然后被盟军飞机轻易炸毁。德国之所以打输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缺乏石油是重大原因之一。
德国此时每年只能获得几百万吨石油,“中东石油储量起码有500亿吨”、“科威特境内石油储量起码有100亿吨”、“如果德国拥有中东,那德国以后的年产油量起码会突破1亿吨”,当蒋纬国对希特勒等德国高层们说出这几句话时,他几乎成了上帝的化身,成了德国的先知。
急促而沉重的呼吸声中,贵宾室内一直没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