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77节 黄沙百战 7
朗明确表态投靠德国,苏英必然会下手,德国则鞭长莫及,无法援助。但是,这一切在眼下都被改变了。首先,伊朗除了西边的德国,还有东边的中国,南京军大举杀进中亚,距离伊朗边境越来越近,使得伊朗的安全保证得到极大提升,从而坚定的礼萨汗的信心和决心;其次,由于德国和中国(还有日本)正式联盟,打通德中之间的通道是两国迫在眉睫的大事,伊朗位于德中之间,所以受到了希特勒更高的重视;第三,这一点也最为重要,蒋纬国当初曾泄露“天机”给希特勒,使得“打完苏联后打中东从而获得地球油库”已是希特勒坚定不移的战争计划,伊朗就是中东的一部分,控制伊朗自然极大地有利于以后德军(或者说联盟国)对中东展开大规模的计划,从而导致伊朗在希特勒心中、在德国高层心中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德国对伊朗的拉拢也比原先历史上的翻倍再翻倍。这三点原因,使得礼萨汗比原先历史上更坚定地想投靠德国、加入联盟国阵营。

接到蒋纬国的请求后,希特勒立刻对礼萨汗开出了更加优厚的条件,督促其下定决心,同时,中方特使也飞速赶到伊朗首都德黑兰,这位特使不是别人,正是顾维钧。

礼萨汗亲德,自然也亲华,因此亲自接见了顾维钧,双方进行了一番对话,对话很有趣味性,基本上是一问一答,顾维钧发问,礼萨汗回答。

顾维钧:“尊敬的陛下,请恕我冒昧,请您先回答我几个问题好吗?”

礼萨汗:“当然,顾先生,您请问。”

顾维钧:“人是不能不思进取的,不思进取的人只是废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我们中国人以前有过辉煌,但百年来,我们衰弱了,眼下,我们虽然还很贫弱,但却义无返顾地参加这场战争,因为我们想要让我们中国重回汉唐盛世;德国人以前也曾辉煌过,德意志帝国威震欧洲,但随着上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德意志一落千丈,但现在,德国又一次挑起战争,因为德国人不甘心只当二流强国,想要重新成为一流强国;尊敬的陛下,伊朗人难道不想重现波斯帝国的辉煌吗?”

礼萨汗:“是的,我们当然想。”

顾维钧:“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果断地把握机会。伊朗以前夹在苏联和英国两强之间,不得不如履薄冰、低声下气,但一味的退缩忍让可以换来强盛吗?德中合力攻击苏联,苏联必败,并且在眼下,我国军队出兵中亚,就等于解除了伊朗的北部威胁,伊朗还在等什么呢?为什么不也尽到自己的使命呢?到时候,德、中、伊三国完全连成一片,伊朗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另一方面,患难见真情,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出手援助的朋友,会比在我们成功时再贴过来的朋友更让我们珍惜。伊朗现在不出手,难道要等到以后出手?两者的价值还一样吗?中国和德国是否会把伊朗视为真心朋友,不就看伊朗此时的表现吗?”

礼萨汗:“是的。”

顾维钧:“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如果中亚是我们中国军队独自平定的,我们自然没有理由分给伊朗什么,如果中亚是中伊联合平定的,伊朗出力了,自然就会获得相应的丰厚回报。我们打算,把苏联的土库曼地区划分给伊朗。尊敬的陛下,您现在还有什么疑虑吗?”

礼萨汗:“没有。”

由于希特勒和蒋纬国的双重利诱施压,伊朗正式加入联盟国,参加了苏联战争。为此,蒋纬国承诺把土库曼分给伊朗,土库曼是中亚五国之一,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不算小,总人口约200万,非常少,国土80被沙漠覆盖,石油比较丰富,天然气十分丰富,因此,这块土地“不好不坏”,特产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汗血宝马,蒋纬国让出去确实也有点心疼,但不算很心疼,反正又不是中国的土地,此时是属于苏联的,就算脱离苏联,也是土库曼人的地方,蒋纬国完全是借花献佛,用别国土地作为礼物收买盟友,堪称无本买卖、稳赚不赔。

第二次阿拉木图战役爆发的第五天,伊朗出兵参战,原本在伊朗北部边境处防备苏联的十多万伊军大举出击,打进了苏联的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位于土库曼南部边境,距土伊两国国界线不足五十公里,因此打进土库曼境内的伊军在当天就兵临阿什哈巴德城下。为对付南京军、夺回阿拉木图,托洛费门科把中亚南部四国境内苏军几乎抽调一空,使南部四国此时的防御堪称泥捏纸糊,阿什哈巴德此时的苏军驻军仅一个正规军步兵团和一个民兵师,总兵力不到一万人。不过,伊军的战斗力也不高,缺乏训练,缺乏重武器,缺乏辎重物资,缺乏弹药补给,缺乏正确合力的指挥,所以十多万伊军足足打了四天四夜、付出差不多一半伤亡,才勉强击退了阿什哈巴德苏军,攻占了这座城市。

尽管伊军表现得令人不敢恭维,但好歹取得了一个还算拿得出手的胜利,最重要的是,伊军在苏军背后的突然下手,使得苏军阵脚大乱。正在阿拉木图前线的托洛费门科得知这个噩耗后,惊得呆若木鸡,伊朗对土库曼展开攻击,意味着中亚南部四国已经陷入中伊两国的前后夹击,苏军完全是腹背受敌。

“怎么办?怎么办?”身为军队主官的托洛费门科完全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一架架南京军的运输机飞过苏军上方,空投下大


状态提示:第477节 黄沙百战 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