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583节 外交波澜 3
力对比,**实力对英军占据压倒性优势;另外,香港就是中国领土,但距离英国本土却有万里之遥,即便是距离英国最近的殖民地(马来亚、文莱、香港)也隔着一个南海。可以说,此战立刻爆发的话,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在中**队这边的。原先历史上,二战期间英国在远东的防卫重心是印度,前线重点是新加坡,至于香港,其实已经在英国高层的放弃计划里了,因为香港不但缺乏长期防御所需的纵深和物资,在战略上也没有太实质的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曾有英军高层提议向香港增援两个加拿大步兵营,但被丘吉尔否决了,因为丘吉尔很清楚地认识到向香港增兵注定是没有意义的牺牲。

中国以强硬姿态向英法索要殖民地和租界,并不是中国单方面的动作,而是联盟国的战前计划,联盟国成员国之一的葡萄牙把澳门交还给中国只是一个铺垫,实际上,中葡就是在唱双簧,现行演戏预热一下,然后再展开向英法索要殖民地和租界的正题行动。月日,联盟国总部在青岛召开“德中日三方会谈”,商讨苏联战争结束后联盟国的下一步战争策略。

代表中国参会的是蒋纬国、徐永昌,代表德国参会的是德国驻华军事团团长法肯豪森、德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代表日本参会的是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以及蒋纬国的一个老熟人、现担任日本陆军军务局局长的石原莞尔。

“在不把美国拖入战争的前提下,对英法荷等国采取正确而有效的军事行动,以夺取其所属的大量殖民地,是联盟国成立的宗旨之一。”会议开始后,蔡茨勒说道,“先解决苏联,再对付英法荷,这是联盟国的战争顺序,苏联目前已经被解决…”

“只是被打败而已,谈何解决?”石原莞尔不冷不热地插话,“苏联不是还存在着吗?还有足足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差不多一亿人口,岂能小觑忽视?如果不彻底地灭亡苏联,谁能保证我们接下来不会陷入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以美国强大绝伦的国力,若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输血,足以令其死灰复燃乃至东山再起。”

蔡茨勒说道:“苏联所剩领土虽然还不小,人口也算庞大,但该国的工业体系已经荡然无存,经济完全崩溃,最基本的粮食都匮乏奇缺,据说,此时在苏联境内,每天饿死的人口超过一万,若不是我国和中**队在苏联边界处严防死守,阻挡苏联人逃离苏联,苏联人口早就逃离一空,苏联这个国家也自我崩溃,如此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有何威胁?”

石原莞尔坚持地说道:“除恶必须务尽,斩草必须除根,不彻底消灭掉苏联以绝后患,联盟国的大后方始终如芒在背,我们此时的姑息,也许就是我们以后祸根的源头。”

徐永昌说道:“可我们已经跟苏联签署停战条约,十年内不再进攻苏联,美国是担保人,如果我们悍然撕毁条约,这可能比消灭苏联更加得不偿失。那份条约,其实等同于我们稳住美英法的重要手段,如果撕毁,必定打草惊蛇。”

及川古志郎说道:“既然我们已经做好跟美英法开战的准备,又何必在意这一点?”

徐永昌反驳道:“此言差矣!首先,那份条约更多的是稳住美国,美国才是我们最忌惮、最需要稳住的国家,英法并不是,根据可靠情报,美英法似乎打算跟苏联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如此一来,我们就更加投鼠忌器了。如果我们先解决苏联,岂不是等于告诉美英法我们打算继续战争的意图?如果我们同时解决苏联和英法,岂不是两线作战?”

石原莞尔冷冷地道:“联盟国在战争最后时期之所以没有一鼓作气,主要是为了让中国得到苏联的那些家当,如今,造成这个两难局势,中国要承担最大责任。”

法肯豪森说道:“这个其实是次要的,元首认为,苏联根本不足为虑,没必要将其当成重大威胁,那样反而是庸人自扰,在暂留着苏联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展开下一步的行动。对英法的战争在被付诸行动后,我们的双手只需要拿出一根手指头,就可以彻底把苏联送进坟墓,这是元首的原话。”

蒋纬国听得心头暗忖:原先历史上,德国先打英法,干掉法国后却迟迟难以解决英国,希特勒认为英国已经不足为虑,所以放过英国,调头去打苏联,结果德国深陷苏联战争泥潭,本来在德国打击下半死不活的英国却在美国输血下“原地满气血复活”,最终德国腹背受敌;眼下,战争顺序虽然倒过来了,但也有几分相似,德国先打苏联,打得苏联只剩最后一口气,但希特勒同样认为苏联已经不足为虑,所以放过苏联,打算调头去打英法。不过,苏联不会像原先历史上的英国那样在美国输血下“原地满气血复活”,因为蒋纬国不会留其一条活路。

“如果苏联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么大的责任,谁负?”石原莞尔不理会法肯豪森,语气咄咄逼人,目光看着蒋纬国。

“中国负这个责任。”蒋纬国干脆利索。

石原莞尔没有吃惊,只是露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如果这样,实在再好不过了。”

蔡茨勒继续说道:“苏联绝无可能成为我们的后顾之忧,所以,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要试探英法此时对联盟国的态度。”他望向蒋纬国,“中国向英法索要其在中国境内的殖民地和租界,就是联盟国对其的试探手段。如果英法妥协


状态提示:第583节 外交波澜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