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家破(四)
不知道是那药效太低,还是昭文太子毅力惊人,整整一夜,他与芳华又是无事发生,直至清晨。昭文太子一向有早起的习惯,动作虽不大,但仍能惊醒一旁的芳华。“太子殿下,你……要起床了吗?”
“今日有要事相商,故而得早起。”有后宫不得干政一说,昭文太子不便向芳华透露更多的内容。二人虽无福气之实,但冠有夫妻之名,想到这里,昭文太子不得不俯身,轻轻拍了拍芳华的脸蛋,“你再睡会儿吧,还早。”
“太子殿下……你,不责怪我吗?”芳华伸手,揽住昭文太子的后背,尽可能地使二人的身体,贴得更近一些。“是我……太心急。”当芳华若有若无的声音,飘在昭文太子耳边时,他确实不忍责怪。
“等这段时间过了,我再补偿你。你也知道,眼下,前线吃紧,我断分不出别的心思,用在儿女情长。”昭文太子找了个最合理的借口,向芳华解释道。他那真诚的态度,令芳华越发无地自容。
是她小心眼了,一心想着与昭文太子亲热,却忘了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昭文太子素来以国事为重,确实,分不出别的精力,用在不该用的地方。“太子殿下,我明白了,往后,我定会努力做最合格的太子妃。”
是芳华不合格吗?也许不是,也许真正的答案,只有昭文太子自己清楚。但当他凝望芳华的脸庞,总能在无意间,看到嘉怡的身影时,那一刻,他的负罪感,该向何人解释?想不到答案的事,昭文太子便只能选择逃避。
但,并非所有的事情,昭文太子都拥有逃避的选择权。一旦出现在早朝间,一旦身份定格成“监国”二字,饶是前方是千万丈悬崖,他也必须只身向前。就如,他在朝堂之上,看到端亲王出现在眼前。
呵呵,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老练的昭文太子,已学会将不该有的表情,藏在内心,而非外露。他的视线并未在端亲王身上有过多地停留,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平静地问道,“端亲王,你的旧病,可算好了?”
“多谢太子殿下挂念,病了小半年,总算,能走出门。”似有意般,端亲王咳了三两声,连语气,也切换成尚在病中的虚弱感,若非一旁有太监搀扶着,只怕,端亲王便体力不支,“到底老了,是不太中用。”
“来人,赐座。”该会给出。当一把雕花棕色木椅,被太监端到端亲王面前时,昭文太子连谦让的机会,也不给他,便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拘礼。“今日,是有要事,才不得不让你到这儿来。”
端亲王便也不再客气,只是,眼睛看向昭文太子的余光里,留了七八寸,是给站在一旁的上官丞相。昭文太子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样的药,端亲王猜不到,或者说,猜不透。
大殿内静得可怕,凸显出昭文太子的语气,越发冷静,似一道寒光,有力地穿透每个人的心房。“诸位都到齐了吧,今日,是想与大家商议,是否,该向河西增兵。若是增兵,又该增多少?”
河西一战,关枫与木合打了半年有余,但仍未分出胜负。不仅在朝野内,连那民间,也对关枫颇有微词。“察哈尔部那么大点地方,竟然打了这么久。我看,那关将军,只是个窝囊废。”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窝囊废”的说法。但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大家便认可了这一观点。一向以大国自居的中原,向来不把偏远之地的蛮族放在眼里。更何况,关枫以守为攻,甚少主动出击,这大大地损伤了大国民众的自尊。
饶是如此,风言风语,终于传到昭文太子耳里。幸好,前线有庄亲王与修文震场,昭文太子并不会轻易被这些小道消息,蒙蔽双眼。但唯有一件事,他不能自行做出决定,那便是“增兵”。
“微臣以为,增兵一事,可行,但得缓行。”兵部尚书自认为最有发言权,不等昭文太子补充提问,便站了出来,率先表达态度。“以关将军的兵力,对付蛮族绰绰有余。若是贸然增兵,太子殿下,难保不生异变。”
“哦?你这是,在怀疑关将军吗?”兵部尚书主管兵部一切事物,他的说法,昭文太子不可以不重视。但他挑眉的动作,却显露出此刻对兵部尚书的轻视与鄙夷,“你且说说,有何想法?”
“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关将军,真有心上阵杀敌,以他的能力,区区一个弱小的察哈尔部,又怎会是他的对手?恕老臣直言,关将军的心,恐怕不在此处。”兵部尚书振振有词的分析,在朝堂之上掀开一场轩然大波。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却又不敢轻易站出来,向昭文太子表达支持,亦或者反驳的态度。
“此事,我自有定夺。依你之见,眼下,是不宜增兵吗?”昭文太子拍了拍桌子,强行中断嘈杂的议论声,将话题扳了回来。只是,他不再看向兵部尚书,甚至,连一句“爱卿平身”,也不赐予。
兵部尚书讨了个闭门羹,马屁没有拍着,反而吃了一点灰,便不再回应昭文太子的问题,只悻悻然,自顾自地回到原有的位置上。他那傲慢无礼的态度,令昭文太子着实愤怒。
“诸位,若是没有异议,那我便直言。”昭文太子拍案而起,露出少见的激昂情绪,在斥责兵部尚书的同时,似有意,将视线停留在端亲王身上,“增兵一事,刻不容缓。眼下,大敌当前,诸位不可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