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黑暗的苏醒>104、黑母与沈韵

psp游戏机显示屏太小,由始至终,黑母给瞿兆迪的印象就是一张二维图画,唯一显得离奇的,就是那几根“突突突”跳个不停的神经纤维。

可拿到瞿麦荣的平板电脑,并从那里见到黑母后,他惊奇地发现,处于二维平面的黑色大脑其实具有三维形态,当它在审慎思考时,会习惯性扭转约5度角,并露出部分脑内的组织结构。

“原来这家伙也很善于伪装,伪装的本事,绝不在我之下!”瞿兆迪兴奋地想。

这个发现,强烈地激发出他继续研究黑母的兴趣。仔细琢磨一番后,他认为恐怕黑母本尊也从未意识到,在沉思时它爱不自觉转动5度角,否则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如此分析,黑母算不算是露出了马脚?借助这5度角的线索顺藤摸瓜,难说就能破解长期以来,它蓄意隐瞒的来历?

从那时开始,瞿兆迪多了个心眼,每次与黑母在平板电脑上谈话时,都如守株待兔般等待,并经常有意无意地引诱它思考问题。

时间不长,他就逮到一个好机会,成功用截屏功能抓取了一张清晰的,黑母在转动时产生的三维动图。

将动图里繁密的神经元坐标输进脑神经元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瞿兆迪还真得到了一组与人类大脑一般无二的数据。

看来之前的调查虽没得到实质性进展,唯一有用的结论也没有错,黑母确实不是来自暗质星,它与质子人不是一伙的。但那组数据,令瞿兆迪产生了新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疑问,这家伙是真的拥有自己的大脑,还是刻意模仿了人类的大脑?

漫无目的地,瞿兆迪将黑母的大脑数据连入太空军医疗数据库,开始与地球表面,六十亿人口的大脑资料作数据对比。光大陆的cpu运行效率之高,已接近暗质星水平,但要想完成六十多亿组对比,还是得花费一定时间。

瞿兆迪可没希望能从地球人中搜出黑母,他猜测它一定来自地球以外,说不定本体处于比银河系更加遥远的外太空。

所以他认为没必要坐在分析仪前等待比对结果,而是把分析程序设置成自动,一旦分析结束,系统就会自动关闭。

这几年里,通过对人体大脑的研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脑间的神经元组织结构从拓扑图上看,不存在任何区别,可当用具体数据来坐标单个脑神经细胞的位置,竟没有任何两组数据是相同的。

这是一项新发现,极具科学创新意义,如果公布于世,必定会在人类社会中引起轰动。

生物体内的双螺旋结构dna,来自两组不同的基因组合,所以具有个体相异性,这一理论竟也同样适用于大脑。他的发现说明,独立个体的脑部构造皆因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排列顺序,个体间只能找出相似性,而不存在重复性,并且永远也不可能被其他生物体复制。

这一新型研究成果,或许能揭开思维相异之谜,告诉人们,为什么永远不存在两个人能写出一模一样的文章,或做出一模一样的行为的可能,就像世界上不存在长相一模一样的人。

与dna在生物学上的意义相同,脑神经元细胞排序的相异性,也能成为生物个体身份识别的依据,只要写出逻辑合理的比对程序,就能通过大脑结构,找出想找的生物目标。

这毕竟是一项新发现,还没经过科联那些老学究们的验证,故而瞿兆迪没着急公布,仅是偶尔从太空军庞大的地面人信息数据库里调取一些数据,做做身份猜谜游戏。失去自由后他以此为乐,只为调剂单调的地下人生活。

屏幕上,蝌蚪大小的数字在飞快闪烁。鉴于比对数据量实在太大,观测员只能从侧栏的比对记录中翻查结果。

瞿兆迪可不会一头扎进枯燥的数据海洋,常常粗略一看就不再理会这台仪器。他习惯于见到除去“比对次数”、“比对时间”等流水性记录会实际发生数字的变动,其它记录项后,始终显示的都是“0”。

可这一次,漫不经心的一眼竟成了惊鸿一瞥!

令瞿兆迪大感意外的情况出现了,在“比对成功次数”的长条栏里,数字“0”变成了一个笔直的数字“1”,而“比对成功率”的长条栏里,“0”后出现了一个小数点,小数点后数不清的位数为“0”的末尾,也清清楚楚地竖着一个“1”!

他站在原地,呆若木鸡,脑子却转得飞快,“黑母的三维大脑,与地球人的脑神经元坐标比对成功过一次?这种成功说明什么?说明那个神秘的外星家伙,其实藏匿在地球上,正以普通地球人的身份混迹于普罗大众?”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朝屏幕数据看了又看,无论是成功次数还是成功比例,那个“1”字,都是那样的刺眼,却又那样的真实。

“一定是程序在逻辑运算上出了错!对电脑而言发生这种错误很平常,我没必要这样紧张!只要退出程序后重新启动分析仪,就不会再发生这种可笑的事情!”

瞿兆迪声音颤抖地安慰着自己,右手按住光电鼠标,将那小小的白箭头挪到了“退出”图标上。

为防止误点,按下“退出”后,系统会友情提示:退出后所有对比数据将清零,您真的要退出吗?是请按“yes”,否请按“no”。

白箭头飞速挪到“yes”上,瞿兆迪只需手指轻轻用力,噩梦般的“1”字就会从眼前消失。

他满头大汗,连眼睛都快给汗滴封


状态提示:104、黑母与沈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