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河下游,距离河神庙三十里地,有着一处庄园。
在大唐帝国乡间,有着不少庄园,大部分是举族聚居,有祖祠,有族长,有家老,绝大部分都是一个姓氏,当然,这说的是庄园的最上层,像那些依赖庄园生活的奴仆、家丁、庄农之类的,有的会跟着家族的姓氏,大部分奴仆下人皆是如此,有的则保留着原有的姓氏,像那些客卿或者庄农多半这样。
在城池附近,方圆数百里,多是这样的庄园坞堡,在庄园和坞堡外面便是田地。
此处庄园亦是如此,是徐家人居住之所,在本地也算小有名气,当然,谈不上是豪强,也非郡望,不过,徐家主事的大爷交游广阔,长袖善舞,和本群的几个豪强主事人关系都非常不错,甚至和弘农杨氏的某一房的房主也有着交情,生意上也有着联系,故而,不容小觑。
哪怕是本郡的郡望,在氏族志上是二品门阀的罗家对徐家也是另眼相看。
徐家和罗家是邻居,居然十几年不曾交恶,要知道,以前和罗家相邻的那些家族大多已经没落,田地落入了罗家之手,人员成为了罗家的家奴,唯有徐家一如既往,哪怕是没有扩充,却也不曾失去土地,徐家人面对罗家人虽然也是恭敬有加,却也谈不上如何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徐家人之所以能做到不卑不亢,不仅仅因为徐家大爷交游广阔,朋友遍天下,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有着底气,有着不被罗家人欺负的底气。
徐家庄园便是水部所在之地。
这一带,北至河内郡,南边一直到南阳地界,往西到潼关,向东至雒阳,这片区域的绿林总瓢首便是徐家大爷,也就是说,在绿林道上,水部控制着这片方圆上万里的宽阔区域。
水部所有的高层都姓徐,不像火部等其余四部,由好几个家族组成,这一点尤为可贵,因为同出一家,有着血脉联系,水部的向心力便极其厉害。
像熊阔海这样的先天武者,修为虽然强悍,却也只能在水部担任长老一族,无法进入核心层次,原因很简单,他不姓徐,无法得到信任。
徐家的先祖是隐太子的谋士,并且是心腹谋士,曾经为隐太子出谋划策,很是打击了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
太宗宫变之后,徐家先祖徐胜之并未死在太宗手底下,也没有自杀殉主,而是继续在朝廷任职,当上了太宗朝的官儿,之所以能够留得性命,有着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太宗需要安朝堂上诸位朝官的心,表面自己恢弘大气,既往不咎的态度。
就好比千金买马骨,徐胜之便是那具马骨。
要知道,隐太子和太宗斗得最厉害的时候,一向城府颇深轻易不表露情绪的太宗曾多次在其他人面前咆哮,说是有朝一日必定要杀掉徐胜之。
如果,他连这个人都能原谅,不追究对方,那么,其他那些曾经站在隐太子那边的朝官也就会放下心。
第二个原因也很简单,人情关系。
太宗有着自己的幕府,称之为天策府,这天策府内的强者大多出自关东,因为当时关西门阀基本
上全都站在隐太子那一边,唯有关东人士方才支持太宗。
太宗身为秦王时期,在关东连年鏖战,他手底下的班底也多出自关东,
徐胜之也是关东人士,和天策府中的很多人士有着交情,有的是他的同门,有的是曾经的袍泽,有的是老乡……所以,当他被擒下之后,太宗很多手下都向他求情,使得太宗收回了成命,饶了他一命。
徐胜之在太宗朝也获得了重用,官至谏议大夫,太宗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他。
所以,史书记载,徐胜之并非纯臣。
这是讥讽他一臣事二主。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徐胜之便是隐太子水部的头领。
就像太宗有一个天策府,太子也有一个一线天的组织,这个组织分成了金木水火土五部,其余四部多少都在天策府留下了行藏,唯有水部非常的隐秘,无人知晓。
这是因为水部只有徐胜之一人。
也就是在徐胜之的帮助下,天策府以及以后的典狱司没能追踪到杜唐的原因。
虽然,徐胜之成功瞒过了雄才伟略的太宗,然而,在大宗师面前耍花招,在天子跟前做手脚,那种压力非常人可以承受,没多久,徐胜之便去世了。
徐胜之死后,太宗时常叹息,说是失去了一个肱骨之臣。
原本,他打算给徐胜之墓碑题字,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或者,他也觉得自己是受到了徐胜之的欺瞒,只是,却找不到证据。
徐家的子弟并未出仕,而是返回了关东。
水部这职务却是传递了下去,最初,只有族长一人知道,后来,渐渐地徐家核心人物都知晓了这件事,之后,有着外围组织,水部慢慢地扩散开来。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真正的核心人物都姓徐。
徐家祖祠,松柏森森。
祖祠偏殿,是徐家议事之处,这会儿,徐家的核心高层齐聚,几个人分左右坐着,徐家老大沉默地坐在上首位,并没有人说话,很是安静。
该说的话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说了。
杜唐第一个便是找的徐家。
当初,协助杜唐进行天蚕变的便有徐家,徐家当时的家主曾经参加去凶境捕获邪魅的行动,那一次,损失了不少好手,方才由杜唐成功将邪魅生擒活捉。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