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暴君>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礼可是有学问滴

有驻军,就需要长年供给粮草,这成为大明财政的一大负担。

于是,大明朝的开国太祖洪武皇帝老朱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开中制,后来又改开中制为折色制——只要交足一定的银两,任何地区的商人都能够领取盐引进行贸易。

但是这其中有个关键的问题——得先出钱才行!

原本能随便谁能弄到盐,对于盐贩子们来说是好事儿,但是这么一算,这事儿可就不让人那么开心了。

但是就像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说的一样,既然要花钱才能弄到盐,那么想办法少花钱,或者干脆不花钱弄到盐岂不是更美?

有道是心动就要行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徽商和晋商们立即就行动起来了。

既然要赚钱,就得先花钱。要不然的话怎么进场?

但是花钱也是有讲究的。

要不然你随便一个人上去就直接送钱,那官老爷们敢收吗——你谁啊你就送银子,本官跟你很熟吗?不知道本官向来视金钱如粪土的?

既然直接送银子不行,没问题,咱换个套路就得了呗。

送字画,送古玩,还有那些有名气的印章什么的,总之什么玩意不起眼但是又有价值,还能跟风雅沾上边儿的东西,可劲的送就是了。

要要抬着千两银子上门得是多大一堆?简直是成何体统。

但是一幅有名气的字画可能价值千两,卷起来也不占地方,随手就能拿着上门。

身为官老爷总不能拒绝客人的手礼吧?又不是啥值钱的玩意不是?

大人说这画值一千两银子?

哎哟,我的青天大老爷诶,这是小的在街头王二麻子那里花了五两银子买来的,自己欣赏不来这玩意,也分不出来个好坏。

这不正好听说大人您是鉴赏书画的高手,所以小的冒昧带着这东西上门求教来了吗。

若是大人也觉得这画儿不错,只要五两银子,小人就把他转卖给大人您了。

啥?大人两袖清风,五两银子也没有,可是却很喜欢这幅画?

哎哟哟,您瞧瞧,这事儿弄的。早就听说大人您两袖清风爱民如子,如今一大家子花销又多,那点儿俸禄确实存不下。

这样儿罢,这画儿啊,就放大人您这儿了,您替小人鉴赏鉴赏,咱们改日一起去倚红楼醉红楼啥的聚一聚。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大家不就成了朋友了么?

大家既然已经成了朋友,那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吧?

等到事情办妥当了,那朋友间是不是就有了通财之谊了?大人跟小人可是朋友,如今朝廷抠门,大人手头紧,小人都看不过去了!

这样儿吧,这里有几十两的银票,大人先拿去用着。

只是这几十两怎么变成了几十万两,这事儿可能是钱庄那边儿弄错了。

……

事实证明,大明的官老爷们根本就无所谓原则不原则,大明律那玩意更是没有人当回事儿——像海瑞一般的蠢蛋毕竟是少之又少。

就像是大明为了杜绝私盐的问题,特地把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都设在扬州。

但是,最大的私盐的盐枭林伟枫也他娘的在扬州。

而且身为徽商的林伟枫和晋商那些老抠们不一样。

或者说徽商群体都看不上晋商那些老抠。

有钱了干什么?

有钱了得享受人生不是?

看看西北来的那些老抠们是怎么干的?

修出来的宅子有气势,结实,但是并不好看,灰蒙蒙的,看着就压抑。

至于那些老抠们自己,还是喜欢穿老羊皮袍子、吃馍馍、夹大葱大蒜,死了以后在地窖里留大箱子元宝,但是只舍得花二两银子给自己买棺材。

咱徽商就不像他们那么低级,忒俗!

看看咱徽商的宅子,轻松、开阔、愉悦,以审美的情趣消解了那些老抠们大院中那种权力、等级的森严,多好。

至于平常么,吃的好,住的好,用的好,这才是人生不是?

咱徽商可不能饱暖思**,这不是咱们该干的事儿。

除了修桥铺路接济那些穷苦百姓,咱还得多读书。

林伟枫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自打三年学徒期圆满出了徒,林伟枫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商生涯。

先是找放贷的借了本钱,又拿着这点儿本钱开始贩卖些小物件,慢慢的接触到私盐这一个行当,之后就一头扎进去舍不得出来了。

但是在许显纯看来,这个林伟枫本身就矛盾的很。

从一方面来看,这家伙就该千刀万剐也不解其恨——扬州的私盐,十之六七是从这家伙的手里流出去的。

但是这家伙流出去的私盐之中,又有十之六七都给了那些穷人去贩卖了——虽然这些穷人大部分是他的老乡。

虽然说剩下的那些私盐仍然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这家伙还总是拿出钱来去干些修桥铺路,养老济幼的善事。

而且这家伙干这些事儿还不是单纯的邀买名声做做样子,而是真金白银的往外拿。

你说你你当个盐枭,你就坏的天怒人怨呗,你要是想当个好人,就趁早收了手去读书做官好不好?

可是这家伙偏不,一边儿把私盐贩的风生水起,一边儿当着大善人,每日里手不释卷。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大明的藩王们没出来搞什么妖蛾子。

或者说,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已经早早的洗干净,不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礼可是有学问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