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球长>845.第845章 攻城

第845章 攻城

这就是士气问题,孙子兵法上来说的,穷寇勿追,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很轻松就可以消灭掉的敌人,如果誓死反抗,那么造成的伤害可能也不小。

后世的时候,许多小国给自己的安全策略也很简单,只要维持其武力超过一定程度,征服成本高于受益,那么那些大国邻国就不敢轻举妄动,人家又不想真的玉石俱焚,自然不打你。

但对于守城者来说,这就是煎熬了,一般被打到兵临城下,对于古典式城市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时代,城市都是消费型城市,除了少许手工业,不出产什么回报,不像是后世,可以依靠各种反哺回馈农村,而大多数的财富集中于农村,起码大量的粮食等物就在农村啊。

这就造成了,一支战斗力最起码的军队,面对来袭的敌人,只要稍有战斗力,都会拼命去堵住某个关口,不让敌人长驱直入打到城外。

也就是说,一般的围城战,都是守城一方的战斗力非常不足,不敢出城作战,而城外的人基本上也不会客气,先放手大抢劫城外的老百姓,得粮于敌不说,还能激发士气,甚至说这个时代的人口可是集中在城外的,如果能抓到城内什么关键人物的亲人,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处。

当然了,少部分底线很低的人,还会驱逐驱赶降兵或者当地老百姓是冲城,或者说携带着装满了土的麻袋,在城下堆砌起来山坡。

那可真就是要用尸体堆起来的土坡了。

所以,一旦发生攻城的情况,必然是又怂又蠢的人在城里,还怀着杀戮劫掠之心的在城外,攻城过程不知道会如何,但想要守住城池,要么是耗尽敌人的粮食,让他们自己退走,要么是靠着友军的援军可以安稳。

指望守城者自己击败敌人几乎不可能,原因很简单,人家掌握着主动权,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多少人去打,是佯攻还是真下本,而你守城一方,却不得不满城都布置兵力,也就削弱了守城一方的所谓物资以及城墙优势!

虽然城内各方面,从都督府到六部到镇守太监到各级官员的节操与能力值都差劲到极点,但有一点是知道的,一旦有人攻城,是不可以随意开门的,不然的话,人人都往城外跑,守军也溜号跑路,军心如何?

关闭城门,对于守军个体来说,就是要么拼死一战,得点赏钱,要么拒绝打仗,被家丁队组成的督战队杀死。

而如果开启城门,任由人离开,那么就等于在心底又出现一个选项,跑路,混进老百姓之中,逃跑出城。

而现在,除了某些“有价值”的高档次人物,其他人是出不去的,但是想出去,那是必须有关系啊。

如果是平时,张岱纠集了那些文人走狗,想走个后门简直轻而易举,但是今天却遇见了特殊情况,原来这南京城现在如此紧急,各家都不见外人,而是拼命让自己打包离开,能拿到出门凭条的万中无一。

张岱急慌慌的写了门贴投递,但无论哪一家都懒得搭理,此时那门房收钱收到手抽筋,哪里在乎你个文人什么德行?

再去找同乡或者认识的人求助,却是来不及了。

有本事有关系有钱有势的牛人,早就第一时间跑啦!

可偏偏张岱最熟悉的反而就是这些牛人,你说气不气。

别无他法,却是遇见了一位世侄,虽然隔着辈分有点远,但到底也是认识自己,恭恭敬敬的请自己上船休息,虽然纨绔子弟到了,哪怕外面已经打的尸山血海,也在这花船上游乐,实在是不像话啊。

当然了,作为文人的敏感,他还是看了看侯方域递过来的文书。

“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众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乾有血,心痛无声……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

“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护送先皇五太子,刺股为记,记名托孤,宗社是赖……”

“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率文武臣工,共勷义举,取年正八月初八寅刻,推封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乾隆,檄示布闻……”

“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南都,后灭帝都……振我神武,启中兴之略,建划万全之策,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

这些娟秀小子几乎有几千字,张岱一目十行,本身看到第一行就已经吓坏,但此时却是以本能慢慢的看了下去,越看越是胆战心惊,而那侯方域却是心中畅快,感觉自己一辈子没有这么牛逼过,等到南京的事儿定了,他先不必做什么首辅,而是慢慢经营,最好开一届的科举,先收他几十个门生,完成一个小目标,然后嘛,自然就是慢慢升迁了。

作为官场老油子的儿子,侯方域可是知道,那种骤然被提升到高位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大人物用来甩锅的炮灰啊。

想要成为他爹那样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哪怕造成大祸也可以无事的高官,首要的就是要有一群即使自己不在其位也会效忠听令的人。

这里面的标准当然也不少


状态提示:845.第845章 攻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