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推算并不完全准确,高太后是中秋节后三天驾崩的,也就是八月十八日。洪涛抵达开封时已经到了八月二十五,头七的大朝会和入临都没赶上。理论上讲,再参加两次入临和一次南郊请溢,就可以找借口离开开封了。
入临,就是进入皇宫给皇太后哭丧,这本不是三礼中的定制,而是佛教仪式。也不是所有官员都能入临,除了必须五品以上的要求之外,还要得到皇族的邀请。这也算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没资格入临就说明你不受皇家待见。
洪涛在这方面有天生优势,他是驸马,板定板的皇亲国戚,算高太后自家人,自动获得了这个资格,不受待见也得去。
长公主比他还多了一项工作,烧香。不是瞎烧,是去皇宫里的佛堂一烧一整天。凡是回到京城里的皇族都要去轮流烧,皇帝也不例外。
还别嫌麻烦,这个规矩是神宗皇帝在给慈圣光献皇太后办丧事时特意规定的。在这之前没有烧香的规矩,而是卒哭。
听完名字再看看字,就应该明白了吧。卒,停止的意思。哭,这里指无时之哭。按照古代礼法,长辈死了,家里人肯定特别哀痛,咋表现呢?哭呗。
但哀痛是不分时候的,想起来就得哭,所以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分昼夜都得哭。民间是哭七天,帝王之家必须比别人牛逼,所以要哭一百天!!!
我就草地雷啊,洪涛刚听到王嬷嬷说起太后大丧礼仪时,差点没骂出口,这不是用死人折腾活人玩嘛。
按照中医的说法,哭伤肺。好人连着哭七天,先不说有没有眼泪,哪怕只是干嚎,七天下来也得内伤,连哭一百天还有命没了!
当然了,事实上没洪涛想象的那么苦逼,不是一个人连续哭,皇族那么多人呢,还有宫女太监啥的,轮着哭。只要保持每个时辰都有哭声就成,老话说的好啊,糊弄鬼。
这时候神宗皇帝不乐意了,好好的皇宫,哇啦哇啦哭三个多月,还让不让人睡觉了!于是力排众议把卒哭的规矩给改了,也哭七天,后面的用烧香代替。
洪涛觉得吧,一位皇帝有没有做为,从他登基那一天起就能看出来。改规矩的时候神宗皇帝刚登基第二年,身边还有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大臣盯着,愣是说改就改,这就叫魄力。
反观赵颢,登基都快十年了,除了在朝臣中间挑拨一派斗一派之外,其它的狗屁也没改。说他是废物有些过分,但碌碌无为板上钉钉,一点不冤枉。
亲兄弟俩,还是一个妈生的,小时候也是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离第一次皇宫入临还有六天,洪涛踏踏实实的在驸马府里当护卫。原本以为光白天装一装就成了,晚上还得陪长公主睡觉呢。没承想长公主说了,大丧期间不得同房,不光不许进长公主的房间,更不许去骚扰平七海。
这下洪涛完全轻松了,不用再日日切换身份,干脆白天晚上都让那个假货冒充,自己则随时准备着出逃。
说起出逃,王十总共安排了……开封城有多少座城门就有多少套计划。为了应对有可能的宵禁情况,还分成白昼和夜晚两个版本,不可谓不细致。
但凡是偷偷摸摸的事儿她都特别上心,不是应付差事,是打心眼里喜欢,真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典范。
按照促进社委员会的分析,皇帝在公开场合下手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软禁,也得软禁在驸马府中,什么天牢地牢的算是没机会尝试了。
原因很简单,朝廷不能公开和凉王翻脸,那样的话依旧无法控制新军。从这次对夏作战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王大、王七、蒋二郎、萧兀纳都是新军中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有没有凉王统领一样能指挥作战。
只有把凉王控制住,然后想办法把新军解决掉,才能返过头来再处理凉王的问题。到时候随便加上个罪名就能往下撸,过两年等大家淡忘掉这件事儿、这个人之后,再找个罪名一撸到底,或者干脆就宰了完事。
洪涛认同这种分析,来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有随时被咔嚓的危险,他保证找个理由死活不进京,爱说啥说啥,就不忠不孝了咋滴吧!
“就不能走得正大光明一些,不是钻狗洞就是藏粪车,如此编排为父你脸上光荣!”但洪涛对王十安排的逃跑方式有很大异议,这都是什么破玩意啊,太埋汰人了,很难不对王十的初衷有怀疑。
“爹爹说的轻松,殊不知用十天时间挖通一条暗道有多难。为了不让皇城司的探子发现,我的手下平时都要用竹签和手指掘土穿石,只有到了深夜才敢动用钢钎和钢铲!想在宵禁之后出城,除了粪车粪船、水车水船也没有其它途径,总不能把城墙炸塌冲杀出去!”
王十很不服气,她人还没到开封就在为这件事儿忙活,这些天几乎连轴转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不表扬还怀疑,太伤人。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你爹爹我还怎么做人?到时候东京日报肯定连篇累牍的写,朝廷有那么多笔杆子,你猜爹爹会成为什么!”
不管王十有没有挟私报复,反正洪涛是不想钻到粪桶里出逃。他有轻微洁癖,哪怕隔层做得再好,想一想头上是几百人的屎尿,后半辈子也浑身难受。
再说了,万一被人发现,就算能冲出去,名声咋办?当屠夫、当奸佞洪涛都无所谓,但不能当粪桶之王。大丈夫能伸能屈不假,可这也太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