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霸主崛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四十吨黄金和两个省

神历2538年十月三日,血狼国和冰狮国酝酿了许久的西南之战终于爆发了。

数以千架的血狼国空军战机,首先对盘踞在雍康省北部和黔南省东部的冰狮国军队展开了空袭,随即冰狮国布置在上述地区的大量战斗机,也纷纷集结起来升空迎战,与血狼国的空军开始争夺制空权。

不过由于血狼国空军的战斗机,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性能上,都要比冰狮国空军的战斗机略胜一筹,所以血狼国空军很快就在空战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而随着血狼国空军的出击,血狼国陆军也对冰狮国军队驻守的雍康省北部和黔南省东部发起了猛攻,仅仅两国陆军主要交战的战场,就有十几处之多。

血狼国和冰狮国在大秦国西南地区的这场大战,是由血狼国主动发起的,指挥血狼国军队的派遣军总司令尼亚德,希望能在冰狮国军队另外一百五十多万陆军部队进入西南地区之前,就率先击败在雍康省北部和黔南省东部的两百八十万冰狮国陆军。

不过战事的进展并不如血狼国派遣军总司令尼亚德所想的那样,在与血狼国陆军的激战当中,冰狮国陆军表现出来了世界第一陆军的底蕴,在失去了制空权的情况下,以劣势的兵力,死死挡住了血狼国陆军优势兵力的进攻。

当更多的冰狮国陆军进入了雍康省和黔南省之后,这场血狼国和冰狮国在大秦国西南地区的大战,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在大秦国南江省省会晋州城的临时总统府内,现任总统蔡永昌叹气对十几名大秦国的军政高层说道:“虽然血狼国和冰狮国在我们大秦国西南地区的大战,等同于给我们大秦国西南地区的民众带来了一场浩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血狼国和冰狮国之间的这场大战,却给我们大秦国留下了喘息之机,让冰狮国把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西南地区的战场。”

现在大秦国所面临的形势非常糟糕,除了苏毅麾下军队所控制的首都岳阳城地区、陇兴省以及绥安省的一部分之外,大秦国军队所能控制的区域,只剩下中部地区的鲁山省和西陵省,以及东南地区的南江省、普阳省、南川省和岭南省。

大秦国的中部地区一共包括六个省以及首都岳阳城,五个省除了鲁山、西陵、陇兴、绥安,还有鲁东省和松安省,目前鲁东省和松安省以及大部分的绥安省,都控制在冰狮国军队的手中。

大秦国的东南地区也包括了六个省,除了大秦国军队仍然掌控的四个省之外,澳南省和云湖省都已经被冰狮国军队所攻占。

至于大秦国的西北五省和东北六省,则完全被冰狮国军队所占据,在大秦国的西北五省和东北六省,只剩下了民众自发组织的一些反抗冰狮国统治的游击队。

这样一算,大秦国的政府还能控制的地盘,只剩下了六个省,总面积不超过两百四十万平方公里。

国防部部长刘辅臣苦笑着说道:“如果不是血狼国突然出兵我们大秦国的西南地区,也许现在中部地区的鲁山省和西陵省,已经被冰狮国军队一口吞掉,目前我们大秦陆军在鲁山省和西陵省,加起来只剩下大约一百二十万部队,并且这一百二十万陆军部队还严重缺少武器弹药。”

总统蔡永昌随后对国防部部长刘辅臣问道:“刘部长,那么我们军方在东南地区的四个省还有多少陆军部队?”

刘辅臣说道:“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扩充,目前我们大秦陆军在南江省、普阳省、南川省和岭南省,总兵力大约在四百万左右,由于有了苏毅支援的那一大批武器弹药,我们国防部勉强把这四百万陆军部队完成了新一轮的重新整编。”

总统蔡永昌犹豫了一下问道:“现在东南四个省与中部地区鲁山省、西陵省的通道还没有被切断,国防部能不能支援鲁山省和西陵省的一百二十万陆军部队一批武器弹药?”

国防部部长刘辅臣还没有说话,总参谋长周博韬就摇头说道:“为了把南江省、普阳省、南川省和岭南省的四百万陆军部队武装起来,我们国防部已经把压箱底的武器弹药都拿出来了,根本无法再拿出一大批武器弹药,去武装鲁山省和西陵省的一百二十万陆军部队。”

总统蔡永昌随即与副总统李庆伟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副总统李庆伟开口说道:“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是否可行?如今在我们大秦国的军队里面,苏毅麾下的岳阳方面军,可谓是兵强马壮,岳阳方面军在不久前的反击当中,还收复了整个陇兴省以及绥安省的好几个县,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岳阳方面军进驻鲁山省和西陵省?毕竟岳阳方面军只要打下了绥安省的桃林县,就等于打通了与鲁山省、西陵省的通道,而目前驻扎在鲁山省和西陵省的一百二十万陆军部队,则可以抽调回南江省、普阳省、南川省和岭南省。”

副总统李庆伟的这番话,让军方的很多高层皱起了眉头,国防部五位副总参谋长之一的严德刚立即反对道:“虽然苏毅麾下的岳阳方面军,名义上依然归属于我们国防部指挥,但是实际上苏毅麾下的岳阳方面军,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我们国防部的掌控,完全成了苏毅的私人军队,如果我们把鲁山省和西陵省交给岳阳方面军,不是更助长了苏毅的嚣张气焰吗?”

副总统李庆伟叹了一口气说道:“凭借我们在鲁山省和西陵省那一百二十万严重缺乏武器弹药的陆军部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章 四十吨黄金和两个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