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书剑盛唐>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与不留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李世民鬼使神差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李诚楞住了,眼睛瞪圆:“陛下,别闹!臣不是唐雎!”

李世民悻悻哼了几声,淡淡道:“朕也非秦……”好像以前还真是秦王的样子,李世民说不下去了,摆摆手:“行了,朕都知道了,朕就不明白,长安有什么不好?朕哪对不住你?”

其实李世民是想表达一下,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陛下既然这么说了,臣也不藏着掖着,留在长安对臣来说,压力太大了。”李诚也说了实话,李世民低头不语,心里看的很明白,李诚说的是实话。一

个人太有才能,是好事,但也未必就是好事。或者这么说,一个人的际遇和发展轨迹,与才能有关,也不全是才能的事情。

“臣要留在长安,唯一的选择就是做个权臣,但是微臣从没想过做一个权臣。”李诚又说了一句,语气听着就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李世民的眉头又皱起来了。

真话就是这么难听,李世民心里很明白。李诚留在长安,想要自保就得往上走,拼命的钻营上升的通道。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树敌无数。因为李诚的选择只有一个,孤臣!不

做孤臣,李世民也不会放心用李诚!但就这么放走李诚,李世民又不甘心。

李诚这把刀太好用了,人能力强就不说了,关键是气运。李世民感觉最为强烈的就是这点,李诚的气运太好了!似乎冥冥之中老天爷都在帮李诚。为

什么会这么说呢?李世民心里最有感触这点。就拿唐朝来说吧,入关以后形势未必就好,甚至可以说危机连连。但就是运气好,关键时刻老天爷都在帮忙。最终李唐得了天下。

这么说吧,唐朝能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不单单是自身实力的问题,真的是天意。这

个时代的人就信这个,李唐多次危机,最终化险为夷,都是因为气运太好。

轮到李世民自己,那就更别说了,玄武门那一趟冒险,稍微出一点问题都得完蛋。结

果就是那么有惊无险的成功了,要知道当时实力占优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一个有大气运在身的人几乎是无敌的!这样一个人留在长安,真的未必是好事。

但是李世民很自然的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驾驭李诚。其实这个念头真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只有皇帝才可以驾驭的臣子,一旦李世民归西了,搞不好就是下一个霍光。

“侍中如何?”李世民突兀的问了一句,李诚的反应是皱眉,为了表示一下重视,微微凝思之后,摇摇头:“不妥!臣树敌太多,不适合留在长安。”“

呵呵,自成担心朕护不住你么?”李世民的脸色又变了,这是发怒的前兆。或者说,已经怒气值很高了,就差一个爆发的口子。

“非也,臣素无雄心,不愿活的太累。”李诚当然不会说实话,果断的找个借口。

“难不成自成还想一步登天,坐一坐右仆射的椅子?”李世民看似在开玩笑,实则是真的认为,李诚有这个能力,胜任这个位子。而且这不是什么远期许诺,最多十年。李

诚还是低头不语,李世民笑道:“十年如何?”这就是口头许诺了,十年后李诚至少一个右仆射的位子。问题是,李诚知道十年后李世民不在了。

“陛下隆恩,臣不胜感激。奈何臣本野人,素无大志,但求富贵苟安于市井。很多事情,不是臣想做,而是不得不做。有的事情,不是臣不愿意做,而是不能做。”

李诚的态度很明确,非走不可。李世民也确实诚信要留人,并许诺了侍中的职务。要知道这职务已经无限接近宰相的,或者说就是宰相的一员。(唐朝是群相制度)李

世民很头疼的看着李诚,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这个家伙。如果是别人,得到这个职务和未来的期许,还不得开心的抱着皇帝的大腿哭喊一声:谢主隆恩。

他的脑袋里到底都在想一些什么呢?李世民发现自己真的无法看透李诚了。

“好吧,朕知道了,容朕再想想。”李世民挥挥手,一副懒得理睬的架势。李诚含笑抱手:“臣告退!”后退三步,转身毅然的去了,毫无眷恋之意。

等到李诚走远了,李世民才自言自语:“高洁之士?还是操莽之辈?”“

陛下不该如此看待自成先生,妾观先生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徐慧从里头出来,小心翼翼的递上一句话。李世民听了回头微微一笑:“爱妃有何高见?”

徐慧笑道:“先生应是担心祸及妻儿,这才远遁登州。”“

呵呵,朕可是答应护他一家老小安全。”李世民笑着给出一个答案的时候,徐慧没有附和的意思,而是皱眉叹息:“陛下,八牛弩的案子还没破呢。”

一句话就像点了李世民的穴位,高高在上的君主瞬间石化。是啊,八牛弩的案子还在。这

案子不仅仅是针对李诚的生命去的那么简单,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君王的安危,规则的破坏。这么说了,做这个事情的人,可以说肆无忌惮了。

按说这么一个破坏规则的人呢,应该是长安上下,群起而攻之。问题来了,案子为啥没破?线索完全断掉了,大理寺也好,丽景门也罢,一点头绪都没有。仔细想来,太可怕了!皇

帝高度重视的案子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难以想象。李

世民不是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八牛弩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与不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