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言情总裁>人间30天>9.第9章 贵人

爸爸突然开口问这里是不是灯市口大街,这让我非常惊讶。

爸爸说:“30年前我就来过这儿了,当时跑钓鱼竿的销路,这一带有一排渔具店,我们就来过几次。”爸爸边说边寻找,好像要找到当年的店铺,可这么热闹的大街两边,或许历经几度更换,白云苍狗间,早已不见了当初的渔具店。

爸爸说:“好像就是那个街角,当时有老两口子做买卖,那老头要是还活着,现在都有90岁了吧,他们是第一家进我们货的店铺。”爸爸咳嗽两声,又把话说回旅店的事:“哎,什么好不好的,现在住哪都好,我们当年来北京,可没住过这么好的旅店。”

爸爸那些年到北京跑销路,也涨了不少知识。那时他和运海叔不懂怎么推销产品,就四处搜罗渔具店,把自己生产的钓鱼竿放到别人店里,过段时间再来结账。但是别人的渔具店凭什么进你的货?爸爸回忆说,刚开始时,自己生产的鱼竿不如大工厂做的美观,质量方面也有所欠缺,只能降低价格先探探路。很多次,他们跑到别人店里推销钓鱼竿都遭到拒绝,和气一些的老板会委婉的说自己不需要,凶一些的老板会直接让你出去,这些都还好,就怕遇上不说话的老板。

有一次,爸爸到一家店推销,拿出自己的鱼竿,向店老板做了一番介绍后,老板只拿眼角斜了他几眼,就不再理他了。爸爸不明所以,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板干脆开始在炉子上做饭了,被冷落在一旁的薄脸皮的爸爸涨红了脸,呆呆的杵在那,要走吧,觉得自己挺怂,不走吧,这样呆着也不是办法。这时从隔壁店铺出来的运海叔,一看爸爸呆在那里,就知道没有谈成,运海叔说:“老板,你看我们给您留几幅钓鱼竿,您要是觉得好卖,以后我们还给您供货成不?”

老板悠闲的用铜勺舀起锅里的汤,递到嘴边,吸溜两口,斜着眼睛看看他们,又把勺里剩下的汤扬到锅里。真是个怪人,要不要倒是给句话啊。

实在受不了的爸爸转身就出去了,紧随其后的运海叔说:“你不能这么急性子,这种事本来就是求爷爷告奶奶,我们要是心气儿高了,还怎么卖货!”

爸爸没处撒气,大声说:“我就不信了,卖个货还成了孙子?”

那天,爸爸和运海叔找到了灯市口大街一个拐角处的渔具店,这家店的老板是老两口,60岁左右,用今天的话说,这老两口可谓是“佛系”做生意了。爸爸到他们店里的时候,正赶上午饭时间,大娘把店门关了,坐在店里吃饭,还招待爸爸和运海叔一起吃,刚吃没多久,就有人到店里敲门要买货。大伯冲着门口喊:“吃饭呢,一会儿再来。”爸爸问:“怎么有生意来了都不做?”大伯说:“小伙子,你记住,是客不走,是财不散,是你的总归要来的。”

后来,这家店铺成了爸爸工厂的第一批客户,爸爸每次来北京要账,别人家都是合作伙伴,结好账就走,而这老两口总是亲切的留饭。爸爸特别感激他们,在他那有些莽撞又有些自卑的时代里,给了他些许不同的慰藉。有一次爸爸去结账,大伯对爸爸说:“占才,你们的鱼竿用的胶不太好,我听说很多厂家都用天津一家工厂的胶,你们也可是试试看。”

大伯这句话果然点通的爸爸加工制造上的“任督二脉”,他一直追求的高质量,半年以来都受到胶的困扰,现在居然有人肯告诉他,通往高质量的秘诀是什么,那天爸爸都高兴的没有留下吃午饭,就赶紧回厂里商量怎么去天津买胶的事。

过了几天,爸爸和运海叔来到天津的一个胶厂,说明来意后,传达室的门卫把他们带到了厂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摆着一张木质方桌,桌上有一个搪瓷杯和几本资料,杯里的茶水还在冒热气,大茶叶片漂浮上来,像在显示厂长的威风。桌后是一把简单的椅子,桌子对面有两把小椅子和一个小茶几。看还在冒热气的茶水就知道,厂长可能刚离开办公室不久。爸爸和运海叔不敢坐下等,站了一会,厂长笑呵呵的进来了。

厂长进门便把军绿色的大衣脱了,露出里面的毛衣来,他招呼爸爸快坐下,捧起自己的搪瓷杯,喝了两口茶,又搓了搓手,问爸爸:“我听说你们是来我们厂买胶的?”

爸爸没坐下,自从上次被那位吸溜着喝汤的老板无视后,他总是有些许的自卑,他穿着妈妈做的黑布大棉袄,手上都是老茧,站在那里,显得异常的窘迫。还是运海叔开口了:“是啊,我们在村儿里开了一个钓鱼竿厂,听说你厂里有一种胶可以用在鱼竿上,我们想来买点回去试试。”

厂长笑眯眯的说:“原来你们也是开厂子的呀,那以后需要什么胶就尽管来找我好了。这次你们来,准备带多少胶回去?”

运海叔说:“两斤。”

厂长刚放到嘴边的茶杯停住了,他以为自己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多少?”

“两斤。”

厂长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他越笑,站在一旁的爸爸就越窘,北京老板慢悠悠舀汤的那一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呢?

厂长笑着说:“老乡啊,我们厂里做批发不是零售啊,一般来买胶的厂家,每次都是成吨的买,你要两斤胶我也没办法给你弄啊。”

爸爸更难为情了,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厂长低头想了想,又喝了一口水,恍然大悟似的


状态提示:9.第9章 贵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