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死转圜 二

按照中国的五行学说,世间万物有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相生相克。

例如最简单的划拳,锤子赢剪刀,剪刀赢帕子,帕子赢锤子。再厉害的家伙,只要遇到了他的克星,一样咯屁的命。

兵法也是如此。再厉害的招数,也能被其他的招数克制。

“分进合击”的克星,便是“各个击破”。

鞑子的第一位领袖野猪皮努尔哈赤便是此中高手。

在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赤说过一句话,准确说明了“各个击破”这种战术的特点:

“凭尔多路来,我只一路去!”

在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充分利用骑兵优异的机动性,先集中全军向孤军冒进的杜松部发起攻击,阵斩杜松等将,全歼大明西路军。

战役第二日,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再次集中全军攻击杜松的后援马林部,马林仅以身免,所部全灭。

战役第五天,努尔哈赤再次利用骑兵优异的机动性,预先抢占攻击阵位,在半路伏击)部。刘綎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所部及朝鲜军全军覆灭。

此战中,努尔哈赤集中使用主力,用了五天时间,凭借敌方一半的兵力,依靠周密的计划、准确的情报和强大的机动能力,在三个孤立的战场形成了对敌的绝对优势。

最终的结果,完全符合兰开斯特模型的精算结果。鞑子只用很小的损失,便换来了歼灭明军四万五千八百人的巨大战果。此战之后,明清攻守异位,成为大明朝覆灭的起点。

为什么四路明军的“分进合击”会失败?为什么野猪皮的“各个击破”会成功?

二十多年来,大明的文武百官在研究,朱平槿也在研究。

朱平槿的结论是:在这个时空里,时间、空间、速度等各个变量,都在以一种粗旷的,或叫原始的方式在进行。小时、分、秒等精确的时间单位,还等待着神级的朱平槿和他的老婆来发明。可就算他们发明了,没有用于精确计时的工具,任何人依旧徒唤奈何。

时间是这样,空间、速度、联络方式等要素也是这样。

没有精确的地图,没有良好络,人马六条腿的低下机动能力,眼睛看、耳朵听、马匹送、脚板走的联络方式,一切的决定因素都说明了一点:

在地域广大、地形复杂的战场上,进行精确协同是不可能的。

可分进合击的成功,恰恰就仰赖于精确的协同。没有精确的协同,分进就很难形成合击,最后很可能被各个击破,变成一场灾难。

朱平槿在理论上总结了分进合击与各个击破两种战术之间的辩证关系,比较了他们的优劣,指出他们之间的转化条件。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朱平槿近期的军事著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之中,供护国军中高级将领中阅读。

刘镇藩当然没有世子爷的理论水平。但他身经大小数百战,同样清楚战场的实际情况。

在巡抚廖大亨长期的钱粮支持下,刘镇藩用这些钱粮招募秦地流民当兵屯垦,所以整编后的第十一团兵强马壮,有四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的大编制。另外,他还指挥着元坝屯垦辅兵编成的一个守备营以及第五团十八营王省吾部。

但是,刘镇藩必须抽出部分兵力守备从百丈关到吴垭镇这条交通线上的若干要点,保证军需物资尤其是必不可少的粮食,从百丈关卸船经陆路转运到吴垭镇,再通过米仓古道的石板路,转输

至群山之中的南江县城。

土暴子对这条交通补给线的每一次袭击,粮食的每一点损失,都迫使刘镇藩加强对交通线的屏护力量。如此一来,他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除了团属骑兵营一部外,只有三个步兵营又一个连,包括归他指挥的第五团第十八营,总兵力不足三千。

刘镇藩之所以否决了副团职待遇、原都司、护国军第四十一营长周明望轻兵强袭的建议,坚持以堂堂之阵合围敌人,并不竭余力地试图增加自己的兵力,就是为了防止每一路被敌人各个击破。

“百密终有一疏”。但是,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原因差一点改变了恩阳河谷之战的进程:

因为太平县主的再次出走,蜀世子朱平槿将刘镇藩的奏疏彻底耽搁了;

另一个原因或许更要命:一位耍杀猪刀的刀儿匠多了几句嘴。

……

崇祯十五年四月二日的清晨,一支服色混杂的队伍冲破了河面稀疏的晨雾,出现在寨坝河(五郎河)的对岸。驴骡的嗯昂声和猪儿嚯嚯声扰乱了流水的平静,溅起的水花惊动了高城堡值守的哨官。

“站住!什么人?”望楼上的哨官大吼一声。

“刘总爷,小可盛恒庄的赵四赵洪道呀!”领头的人跳下马来,对着远处的望楼一拱手。

“哇,义财神到了!哈哈!有口福喽!开门!”

盛恒庄可是广元城里赫赫有名的商号,东家姓赵,与川北镇有几十年的交情。川北镇多年来的军需物资采买,都是盛恒庄在经办。盛恒庄的老东家去世后,赵家老大赵洪昌继承了家业,坐镇总号,几个兄弟则到处奔波。通过各地的分号,把川北镇急需的战马、粮食、铁器等物质从陇、藏等地买回来。

崇祯十年和崇祯十三年,川北镇遭遇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大量的将士阵亡,急待抚恤;大量的军资损失,急待补充。盛恒庄以川北镇为基,自然损失也不小。

可是在盛恒庄最困难的时候,赵洪昌毅然垫出银子,解了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死转圜 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