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攻下了大阪城之后,李晨芳日益发觉,比起夺取大阪城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困难和麻烦,战后对于大阪城的治理更让他感到难以应付。
在战场上,哪怕敌人再强大,你也知道敌人究竟身在何处。但是在攻下这座城市后,这些日本人在他面前虽然恭顺的很,但是城市内层出不穷的问题却告诉他,在这座平静的城市表象之下,同样还拥有诸多反对他们统治的力量,只是这些反对力量还够不上敌人的标准。
在幕府统治大阪城的时候,商人和手工业者希望能够减轻税收和扩大市场,体力劳动者希望能够控制粮价和保证自己的工作,几乎所有町人都希望幕府能够放宽对于商业和生活上的限制。
这些要求在他攻下大阪城之后也并没有什么改变,和幕府不同的是,他可没有一整个幕府大军在他背后威慑着这些大阪市民。虽然他的身后站着的是一整个大明帝国,但是一来他们无法暴露自己的身份;二来大明距离日本实在太远,并无法让这些市民更感受到威胁。
所以,这些町人们除了在反对幕府这一原则上和他站在了一起,关于其他内政方针上的意见却并非和他保持着一致。他们都认为自己为忠长殿下夺取大阪城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希望能够获得更有利于自己这个阶层的内政政策。
李晨芳有时候觉得,如果不是他手上有着镇压一切的武力,估计这些町人们连表面上的恭顺都无法维持了。好在他在夺取大阪城后,迅速解除了町人义勇的武装,组建了完全听从于自己的部队,才让这些町人们心存顾忌。
不过饶是如此,他也觉得自己这些人犹如在风暴中驾驭着一只难以控制的大船,他也不知道这艘船究竟是否能够顺利的渡过这场风暴。所以李晨芳才迫不及待的把刚刚组建完成的军队派了出去,一方面是为了整合刚组建的部队;另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周边的村社,给他留出更多的时间整合整个大阪城的力量。
应该来说,李晨芳的计划还是不错的。就在他派出部队扫荡大阪周边,并装作向京都进兵的姿态时,刚刚得知大阪城陷落不久的京都地区顿时慌乱了起来。驻守在二条城内的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手中不过近千兵力,虽然京都所司代理论上拥有征调附近各藩的权力,但事实上在《武家诸法度》颁布之后,没有江户发出的命令,没人会理会京都所司代发出的调兵命令。
板仓重宗只能一边向江户求援,一边向驻扎在备中、备前一带的长州讨伐军报警,并开始加强京都地区的警戒程度。由于传闻是忠长殿下派出的部队攻下的大阪城,为了能够把文书安全的送到江户,板仓重宗还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谁让忠长的居城正好堵在京都和江户的要道上呢。
拜家康、秀忠两代将军对日本陆地交通设施的大力改善,京都到大阪的旅程已经缩短到了五天半。也就是说,哪怕往来路途上没有忠长的拦阻,想要获得幕府授权的平乱命令,也需要12天以上。
对此一无所知的李晨芳,并不知道幕府僵化的官僚体制,已经为他赢得了最为关键的时间。在李晨芳攻下大阪的第七日中午,樋口雄太、平野五郎带着大阪第一师团的第一、二、四联队终于抵达了大河川。
他们在路上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行踪,而是大张旗鼓的扫荡着效忠于幕府的村社过来的。因此当他们站在大河川边上时,对面的堺市也早就得到了那些逃亡武士的通报,在大河川上的几座桥梁上修筑起了防御工事。
樋口雄太虽然是第一师团的师团长,但是他却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谁才是这只军队真正的主人。因此出兵以来一直很知趣的把作战指挥权交给了名义上的副手平野五郎,樋口雄太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平野五郎的好感。
虽然十多年来的和平安逸生活已经让樋口雄太失去了一名战士的武勇,但并不代表他前半辈子学习的技能和经验已经全部化为乌有了。
作为两次大阪之战的参与者,樋口雄太对于大阪府这个地方的地理倒是熟悉的很,也包括堺市所在的和泉国。因此他很自然的就为平野五郎讲解起了周边的地势,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樋口雄太到更像是平野五郎的部下而不是上司。
平野五郎听完了樋口雄太的讲解之后,倒是若有所思的说道:“东南是山脉,南方是丘陵,东面和北面都是平原,夹在大河川和石津川之间的堺市倒是一块发展商业的好地方,不过并不利于防守啊。堺市东面那几处小山丘是做什么的?他们会不会在那里埋伏一队人马?”
樋口雄太看了一眼确认之后,便爽快的说道:“那里并不是什么山丘,而是古代天皇和公卿的坟墓,大概有百来座。所以平野联队长请放心,他们是不会在那里设置伏兵的。”
虽然已经认为自己归化为大明人了,但是平野五郎还是对着古坟的方向合十参拜了下,他身边的军官们也立刻学习着朝古坟的方向进行了参拜。
完成了参拜仪式之后,平野五郎便指着下游两座石桥和上游一座木桥说道:“重建的堺市一共也没有几条街道,边上也缺乏防御的城墙,因此稻垣重纲在三座桥头布置了近三百兵力,显然是打着和我们据河而战的想法。
不过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面究竟有多少兵力,所以我的意见是,毛利胜家带着第二联队进攻下游的两座石桥,但是不必倾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