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个总经理下马,涉及连累到一大批的高层干部,整个松江实业的管理体系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董事会和职工之间的联系,只能从职工代表来传达。

当松江塑料的职工代表刘建生,收到自己父亲带来的消息;让他代表职工明天参加省国资办牵头,针对松江实业法人股变更事宜进行讨论的时候,刘建生正在位于松江塑料厂不到一公里之隔的松江街一处门窗都被封的死死的废旧厂房之中,指挥着一众工人赶工。

“老大啊,这怕是上头要大动啦!你可得提前应对啊!”

轰隆隆的机器声中,老刘头看着自己儿子听到了消息之后面色阴晴不定,面带忧色大吼到。

“我知道了爹!这事儿我心里有数!您赶紧回吧,啊!”

心烦意乱的摆了摆手,刘建生连推带攘的将自己老爹轰出了车间。

站在灯光昏暗,却又一片热火朝天的车间之中。思衬良久之后,刘建生狠狠攥起了拳头,不动声色的在车间之中将几个在职工之中素有威望的兄弟拉到一旁。

......

“看来之前的传闻是真的,公司现在终于挺不下去了。松江和投资公司那头,这一次真的是要卖股份了。明天上午九点让我我去国资办开会,这个事儿,你们怎么看?”

“这......”

几个五大三粗,身上工作服沾满了灰尘和废料渣的汉子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都麻了爪。

“老刘大哥,这要是公司被别人收购了,那咱这小聚宝的事儿.......还能捂得住嘛?”

互相看了看,终于有人抓耳挠腮的问了一句。

问的是提心吊胆,听的人同样是忐忐忑忑。

小元宝厂,是松江塑料的职工们给现在这个黑厂子起的外号。八十年代初,松江塑料厂最辉煌的时候,卖的最好的产品就是塑料元宝。作为那个时代最最时髦的年节祭祀用品,松江塑料厂生产的“金元宝”是畅销大江南北。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整个松江塑料厂职工的工资,生活都处于整个厂历史的最高峰。

所以在公司不成停了工,刘建生靠着职工代表的身份,将所有的职工绑在自己身边儿,偷偷的将厂子里边儿的设备运出去搞私厂之后,便将这个黑厂子取了个“元宝”的代号。

但是其实,这个厂子,早在松江塑料厂没有彻底败落之前,就已经存在!

早在88年,当时担任销售股股长的刘建生就动了自己单干的心思。那个时候看着塑料厂的产品卖得好,刘建生跟亲戚朋友借了笔钱,偷偷的租下了一个仓库,开始生产当时塑料厂一些批量小但是利润大的产品,借着自己掌握着客户资源,偷偷生产然后销售给南方的那些客户。

靠着自己攥着客户的便利,这几年刘建生可没少赚。

可是赚的再多,这个私厂始终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事。偷偷摸摸的,规模上一直就是那个样子。每年提心吊胆的,也就是五万六万的进项。

直到松江实业打91年下半年,因为几次失败的投资导致公司股票大跌,塑料厂这个主业受到波及衰败,刘建生才看到了机会!

可以说,松江实业虽然这几任的总经理都不是什么无缝的鸡蛋。可是下马的四个总经理里头,真正在松江实业任上犯了错误的,其实只有最初的一个。之所以乱到现在这个程度,杨建生在这里边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而且不光彩的角色。

不过不光彩归不光彩,在松江实业管理体系崩塌,整个塑料厂成了“没妈的孩子之后”,小元宝厂终于迎来了机会!

之前,在小元宝厂工作的就只有杨建生的几个亲戚,但是在整个塑料厂停产之后,几百号没了收入来源的职工都被杨建生说动,到了厂子里边儿干活。为了生计,也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一群职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老厂子的设备搬到了小元宝厂里头。

现在,这个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小黑厂,一年的产值已经做到了将近三百多万。

虽然老厂已经快一年没发出工资,但是凭借着这个黑厂,职工们到手的钱,聚成比八十年代松江塑料最好的时候还多!

所以不夸张的说,现在松江塑料厂几乎所有的职工,都巴不得塑料厂能一直停工下去。

“要是股份变更成功的话,公司肯定得清查资产,那咱们的事儿捂住捂不住的...可两说!“听到身边人的询问,杨建生冷冷说到。

这话一说出来,几个汉子的目光立刻就慌张了起来。

虽然现在不像前些年了,对个体和私营企业有那么多的限制。政府政策已经放宽了不少,开始鼓励私人办企业。可是小元宝厂是个什么情况?

这要是放在早前,那可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啊!

没有工商登记,没有税务......

每个月众人赚的是不少,可是这么长时间了,谁还不明白这个小元宝厂是怎么回事儿?

这万一让人发现了,事情败露,厂子里边儿的职工有一个算一个,那可是要坐牢的!

“老杨,那,那不然咱们现在赶紧把设备啥的搬回去吧?可别,可别因为这个事儿,再惹上官司啊!“

职工们虽然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不过为了混口饭吃罢了,一听说没准要惹官司,就都慌了神儿。

“对啊!既然要卖股份,搞清查,那咱们赶紧把设备还回去吧!赚钱是赚钱的,可是因为这个事儿惹官司蹲号子,那,那可就操蛋了!”<


状态提示:第658章:鼓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