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神仙下凡传>第四百一十章 千年之战
,这书应当是任昉写的,但是其中有被增补的痕迹。学者们的论述论文我并没有搜到。因此在这里,我只说一说我的一点依据。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述异记》)

“旧说盘古氏之死也,头为五岳”(《灌畦暇语》)

这两本书的盘古条目乍看之下似乎很相似,我看的一篇论文,学者只注意到了后面,从而断言是前者抄袭后者。但是两书最大的不同,却在这开头的一句话。

没错,一个是四岳,一个是五岳。

五岳之名,秦汉虽定,但是魏晋以来的习惯上还是比较常用四岳,五岳直到唐宋才开始大量的运用。若是《述异记》抄袭了《灌畦暇语》,怕是不会将五岳改成四岳,而如果是《灌畦暇语》沿袭了《述异记》以来的说法,经历了初唐,就有极大可能将四岳传成了五岳。因此,单凭这一点,我便可以断定《述异记》并非后人托名伪作。…

但是,《述异记》还是有过后人篡改,特别是这个盘古条目。从中唐时期的《灌畦暇语》,我们可以看出它基本上是引用了《述异记》,而它所引用的,并无“秦汉间俗说”、“先儒说”等“说”字样,以及“盘古氏夫妻……”这后面一段。因此我想。只怕这些文字,就是被后人增补进去的。而增补进去的时间在唐元和年间以后。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这种说法。让我想到了南方神话中的大洪水后葫芦兄妹结合繁衍的故事。而经历了唐及五代的战乱,南方部落蛮族与中原汉族的交流日渐深远,至两宋开始形成今天的南方少数民族,同时两方对各自的神话认知逐渐变得清晰。但在开始之时,由于语言的不同,便有了许多的脑补。

最著名的就是葫芦兄妹被等同伏羲女娲。要问为什么?都是兄妹嘛!或许还要加上读音的相似。但是,若说读音的相似。这是近代以来考证的,闻一多用南方葫芦的匏瓠、匏瓜来说是伏羲女娲的音转。我就不苟同了,直接否定好了。

至于为何直接否定,基本依据就是上面这“盘古兄妹了。”

吴楚间,匏瓠、匏瓜。与伏羲女娲字音的相似,要比与盘古的相似性小得多。而且匏瓠、匏瓜自身的相似性,更是能二合一的称作匏瓠兄妹,汉人听过去,更能听做“盘古兄妹”。

另外的原因,就是南方的神话中还有“盘勾”——两广地区的磨刀石与葫芦神话——这一则神话也是洪水过后兄妹二人延续人类。老闻能把匏瓠音转成伏羲,他能把盘勾音转成伏羲吗?但是若是让汉人听成盘古的话就很容易了。

甚至自东汉就有所记载的盘瓠,到了唐宋,自认盘瓠的后人们也开始说是盘古的后代了——黔、泾、巴、夏四邑苗众。咸通三年春三月八日,因入贼朱道古营栅竞日,与蛮贼将大羌杨阿触、杨酋盛、拓东判官杨忠义话得姓名。立边城自为一国之由。祖乃盘瓢之后。其蛮贼杨羌等云绽盘古之后——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的是“南海有盘古国”,不得不感叹,神话真是现实的映射啊。

文明的交流总是从模糊到清晰,浅显的交流,神话人物名称的相似或许让各自都以为冯京和马凉是一个人。因此才会让着两个不同的人物产生了交融,但是随着交流的加深。这种交融终究失败了。但是,仍留下了痕迹,迷乱了后人的眼啊。

所以,分析汉人与少数民族两方的盘古神话,实在应该考虑到两方的交流融合,以便溯本追源。但可惜的是,我所看到的学术论文里,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上世纪顾颉刚就已经提出了打破民族同出一源,到如今不仅没有打破,反倒连民族神话都渐成一源了。

那么再来说一说《三王历》的问题,起初我以为《三王历》是《三五历记》的误写,但是这说法只在一篇学术论文里看过,而且还没给证明。而辑本的《三五历记》,并没有这么一段。想来应该不是《三五历记》。

且这《三王历》里的盘古是龙身人首,不同于徐整所说的龙首蛇身,想来应该是南北朝时的流变。至于这《三王历》,或许是这一时期的佚书吧。再看唐代的《地理坤见》,盘古的形象又起了变化,成了龙首人身,殆至宋朝的《元气论》时,更是完全流变成了人形。…

那么最后来总结一下,盘古神话,汉人自创,疑始出于三国,流传不广,直至东晋以后,经历宋齐,才渐渐流传出来,至唐宋时混入南方民族,今仍有余迹。至明清方以巨斧劈开天地。盘古神话,流经千百年,至此完成。

ps:有说法称盘古是印度神话传入中原的变种,但其所用的经文,在徐整时代仅有一部译出,不知他看过没有,但韦昭是应该没看过的。而上溯两汉,盘古所具有的各种特性都已经出现了原型。尤其是,巨人,化万物的特性,只看两汉神话便可知并非取材自印度。

勇公子说:“否则我要你灰飞烟灭。”只听天空轰的一声巨响。醉生梦死城依着巨石而建,烧云崖下是座孤峰,但孤峰相连的却是巨大的山脉。大黑天虽然将力量寄附在人身,但怒火的冲动还是透过相连的山脉传向东方。

就连百里之外的商暴也感觉得到。他身上的天魔,更加感应敏锐。天魔说:“是大黑天,他终于到了东方。”商暴说:“大黑天来,你说什么?”天魔与商暴是透过心息相通,旁边的人根本无法听到他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章 千年之战--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