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网络游戏>帝国海权>第159章 弹幕徐进

约亨的话对施利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这意味着未来的德国皇帝有可能不赞同,或者说不看好自己构思中的解决法国人的作战方案。不过约亨所说的问题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致命缺陷,这对希望可以制定出完美无缺的计划的施利芬来说的确是难以接受的。

不过施利芬也不愿意就这样就在皇储面前丢面子,用最快的速度想到了应对方法。“殿下说的问题的确很有道理,不过这些问题都是技术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不是吗?我是有得到消息说殿下赞助的研究中有无线电技术,如果使用这种新的信息传输技术,那么通讯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无线电技术现在可不成熟,不仅体积庞大,重量巨大,而且发射功率不足,另外还存在着无线电波同样被敌人截获导致泄密的可能性。”约亨自然要强调技术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这些都是技术问题,也都是可以通过研究解决的,陆军对这种技术非常的感兴趣,因此我们非常希望这种技术可以完善后成为我们陆军的装备。”施利芬说到,实际上也是向约亨示好,表示陆军愿意成为无线电技术的重要客户。“陆军想用汽车来取代牲畜?”约亨有些惊讶。

看到约亨如此惊讶反倒是让施利芬也惊讶起来了:“殿下您难道没有想过用汽车来作为军队的运输工具?”

“啊,不,当然不是。只不过陆军想要用汽车取代牲畜,那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以及整个后勤体系的变革。”其实让约亨惊讶的并不是这个“大手笔”。陆军就算有这个想法也无法真正实现用车辆完全取代骡马。

就算到了二战,真正完全实现摩托化的也只有财大气粗的美帝,而用机械化推进打得整个欧洲找不到北的纳粹德国实际上是一个摩托化程度很低的军队,因此约亨也不指望在德国实现完全摩托化,能实现部分精锐部队完全摩托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现在听到施利芬要在陆军中装备汽车,怎能让约亨不惊讶。约亨也就不说什么技术问题了。反正施利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回答自己。

不过约亨并没有就此放弃:“当然,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无线电、汽车等等装备都将越来越能满足部队机动作战的需求。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我们一定可以通过机动作战击败对手不是吗,如果战争陷入僵局,我们需要能够在正面交战中打破僵局的进攻手段。”

对于这一条,施利芬没法反驳,不过施利芬还是要强调一下正面进攻的难度:“当然,殿下。正面进攻如果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别无选择。但是这样所要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这对进攻方非常不利。”…

“我看到现在演习中的都是先进行高强度炮击试图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然后士兵再进行进攻,但是在对坚固的工事破坏甚微的情况下。士兵依然会倒在进攻的路上,你们就没有想过换一种炮击方式吗?”约亨问到。

“殿下有什么好办法吗?”施利芬问到,也许皇储殿下的确是个海军的优秀炮术军官。这从他那本现在是海军军官必修的炮术理论书籍《射击与命中》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并不代表对陆军的炮击也很了解,施利芬有些不以为意。

“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犹如教科书一样的炮击完再进攻的方式,这种炮击让敌人熟悉后甚至都能知道你再炮击停止后多长时间内我们的步兵进入了敌人射击的最佳距离。”

约亨说的就是一战时期的常态,老兵在摸透了对面的炮击规律后,能够不慌不忙的等着敌人冲上来,这种情况何时别让它再发生了:“我们并不对敌方的防御阵地进行炮击,而是对防线前方和我方推进的阵线的中间地带进行阻拦式射击。炮弹的炮击深度随着我方部队的推进不断向前延伸,直到我方部队能够冲进对方防线里面,这种炮击能够十分有效的掩护了我方部队的进攻。”

这就是在一战中交战双方在受到了血的教训后才出现的弹幕徐进。

“这样的炮击没有任何效果啊?”施利芬对这种不轰击对方防线的炮击方式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但是我们即使炮击敌方的防线依然效果不大不是吗,而且采用这种炮击并不代表我们不进行火力准备了,只不过改变那种连着炮击2-3天后都没什么效果的炮击而已。

将敌方防御前沿定为第一道覆盖区域,其余主要地区依据敌方防御阵地的编成相互间隔。在主要地区之间,根据防御阵地的编成、地形条件和冲击军队的前进的速度,划分中间地区。在每道射击地区上划定炮兵营射击地段,具体的地段划分要根据我们投入的火炮的威力来进行。

进行弹幕遮断时,从第一道主要地区逐次向所有中间地区转移火力,然后再向第二道主要地区转移火力,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我们的弹药充足,甚至可以采用两层弹幕遮断。第一组对第一道主要地区进行遮断,第二组对第二道主要地区进行遮断。第一组炮兵转移火力与进行一层徐进弹幕射击时相同。在第一组炮兵向邻近中间地区或第二组炮兵射击过的主要地区转移火力的同时,第二组炮兵向下一道主要地区转移火力。在徐进弹幕射击的整个纵深内,都应遵循这样的火力转移方式。

单层遮断炮击能够为部队提供一定的防御率和防御宽度,而双层遮断炮击在前一层遮断为己方进攻步兵提供掩护的同时,由后一层


状态提示:第159章 弹幕徐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