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战役在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纵横司作为主要负责这一块战事的机构,成为了李二陛下向外了解战事的最主要途径,不断的有纵横司的血滴子将最新的大唐军队战况和吐蕃内乱战况通过特殊途径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然后迅速汇总到皇帝陛下李世民的手中,供这位皇帝陛下了解最新的战况。
比如隋文帝杨坚时代筑造的那座著名的历史遗迹石堡城,被李世绩委派军校优秀的在校生七个人,以李靖之孙李伯瑶为首,率领五百名士兵攻打下来了,据说是李伯瑶使用了苏宁对付僚人的方式,以的吐蕃守军仅仅只有一百个人,被大火烧死了,大唐军队在意外损失了三个人之后成功登。
最后得到的情报是吐蕃大乱的时候禄东赞的家人曾经到石堡城请求援军,石堡城的一千守军调动了九百个人去支援北方十二领主的领土守卫战争,然后全军覆没,剩下的一百个人一直守卫到今天,据说是他们认为石堡城易守难攻,而且不会有人在短时间内过来进攻,于是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正好被李伯瑶给撞上了最好的时机,用三个人的损失攻下了一百个人守卫的石堡城,还没什么技术难度,不知道这个消息要是被另一个时空的哥舒翰得知了,这家伙会不会吐血而亡,李伯瑶用三个人换了吐蕃一百个人。而哥舒大将军用三万人换了吐蕃四百个人……
自然,这个时期的石堡城已经失去了重要的战略意义,只剩下了历史意义,攻取石堡城也只是一场小小的牛刀小试,李伯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把吐蕃政府军在北方的最后一个据点拔掉,吐蕃军队根本不知道进攻他们的会是大唐军队,而且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如今发生了什么,石堡城里面活下来的人都不知到吐蕃如今已经在亡国边缘了。
除此之外就是大唐十万大军兵分十路以十员大将分别统领一路,向不同的方向南下进军。并且最终的聚集之地就是逻些城——吐蕃国都。而后再行军过程中一旦发生了某种无法应对的危险,就可以释放红sè_láng烟,那个时候距离比较近的友军就可以快速驰援,互相之间依靠狼烟相互联系。
十万大军南下之后。势如破竹。一路扫荡吐蕃暴民军团微不足道的反抗力量。抓到了几个快要饿死的吐蕃人,给他们吃了一顿饱饭以后,他们就非常感激的要求带路。成为了光荣带路党,有了这些熟悉最新情况的吐蕃流民带路之后,轻轻松松的剿灭了数十个吐蕃暴民军团管辖下的聚居点,轻而易举的摧毁了北方暴民军团的留守力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这段时期内最让大将军们感到头疼的就是兵力不足,不能留下太多的兵马去占据并且管制那些已经被攻打下来的领土,吐蕃国土不小,意外的广袤,十万大军似乎还少了些,李世绩一方面向大唐方面请求陆续派遣占领军占领已经被攻破的土地,一方面请求立刻派遣相对应的行政官员领导行政班子尽快把统治确立。
而对于此,李二陛下早有准备,大军进攻的那一天,第一批行政人员的队伍就抵达了谷州和浑州二州州治所,而后也调派了大量的新募常备军五万人准备进入吐蕃,准备对吐蕃的各个行政区划实行占领,军队只管进攻,不要停留,剩下来的一切就交给常备军和政府就可以了。
苏宁提出的应付大量扩充的领土的应急措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消灭吐谷浑之后因为吐谷浑的国土范围不大,所以还可以承受,但是苏宁就认为吐蕃国土面积太大,没有足够的军队和相对应的政府管理班子就难以真正的占领,肯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脱离于本土府兵之外的常备军刻不容缓,在那之后,常备军制度开始实行,而如今,派上了用场。
由于之前大唐已经进行了两次科举考试,获得了大量具有管理地方能力的优秀预备官员,而由于目前大唐国内对官员的需求不是很大,山东复兴计划和江南崛起计划的实施还没有完全将官员需求调动起来,所以这些官员虽然合格了,却没有官位可以做,一时间将近一千名通过科举考试竞争职位的优秀人才没了用处。
李二陛下正在忧虑这些优秀人才何处安放,吐蕃的攻略给了他一个绝好良机,把这些官员全部派到吐蕃去当官,去管理吐蕃故地,以后大唐的行政官员就要这样来做,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一定要在大唐本土之外的新近占领地区担任官职至少三年才可以被调回本土担任官职,这就是一种历练。
随后李二陛下一声令下,一千名预备官员浩浩荡荡的前往吐蕃准备出任吐蕃故地划分出来的二十个州的行政官员,州刺史自然是从原先的优秀官员里面选择,至于州刺史以下的那些官员则可以安排这些通过科举开始达到要求却没有官职给予的人才去担任,正好历练一番,等三年之后就可以回来担任江南和山东的官员了,再历练一些时候,把他们逐步调入中央也是可以的。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所以以后大唐官员的选拔制度就有了一个铁律,把各个官位的官名和具体要求公布,但是并不写出此官位具体要在何处担任,报考人员就选择这些官位进行考试和相互竞争,考完之后获得了录取就可以得到在大唐本土之外的某个地方担任相应官职的机会,至少三年,三年之后政绩突出者才可以被调回大唐本土出任官职,再然后就是调入京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