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看出了孙策的犹豫,张昭试探着问道:“莫非令弟所言非虚?”
孙策苦笑。
他只得把昨日的话再说了一遍,末了道:“是我考虑不周,明日,便将此事落实了,也好让权弟早些上手。”
张昭忙道:“原来是老臣错怪了二公子。”
“怪我。”孙策安慰道,“若早些将此事公开,也不至于让张公与权弟闹得不愉快。”
“既如此,老臣这便跟二公子致歉去。”
见张昭远去,孙策长叹了一声:“公瑾,果然,不出你所料。”
“若仲谋能够有次权谋,倒也不负其名了。”周瑜冷笑了一声道,“只怕,多半还是张昭从旁指点,此人一向为世家张目,不满主公之举,心有它念,倒也不稀奇。”
江东的特色就是世家林立。
由于战事多半在中原一带发生,相比较而言,江东还算是平稳,各世家大族牢牢把持着县以下的治权,其势力滔天,经常能让命令得不到执行。
并且,因为田地都在他们手中,对普通农户也还算是宽厚,因此,还比较得民心。
更重要的是,各个世家都蓄养私兵,数量甚至比官兵还多,且不乏能力超强之辈分,真要是闹翻了,指不定谁吃掉谁。
所以,这些年来,孙策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各地剿匪,同时也是为了镇压部分有异心的世家,虽然凭借他的个人魅力与巨大声望,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暗地里的暗涌早已波涛汹涌。
其中,张家作为世家代表之一,又是江东的重臣、老臣,早就对此颇有微词。
他们经过观察,一致认为,孙氏子弟中,唯有孙权当政能够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也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渗透,基本上,双方已经成为一条战船上的人了。
周瑜会有这种怀疑,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对方居然想到了这么一出,可谓是将拿着鸡毛当令箭发挥到了极致。
孙权作为孙氏子弟,其合法性毋庸置疑。
如果孙策能够公开予以承认他的政治地位,无疑会让一大群支持者名正言顺地团结在他身边。
偏偏这点已经无可选择,被张昭今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
孙策微微有些后悔道:“公瑾,是我太过孟浪了。”
“为今之计,只得先尽早评判,否则,外事不决,内乱便更甚!”周瑜叹息着,也无可奈何。
很多时候,并非攘外必先安内,恰恰相反,如果外乱不平,内部的斗争也会愈加激烈。
据最新的情报,刘备的下一步动作就是要彻底拿下丹阳郡。
对此,丹阳太守孙翊已经多次发来求助的信号。
孙策沉吟了一会儿道:“既然权弟有意历练,不如,就着他负责平叛如何?”
“这”周瑜有些吃惊。
平叛看上去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这个过程无疑会极大提升个人威望,并且,进一步收拢他的人马。以孙策的眼光,莫非看不出其中的陷阱吗?
不过,当遇上孙策那似笑非笑的目光时,周瑜便了然:“给多少人马?”
“如今尚需配合曹操那边攻打荆州。刘备不过是藓芥小患,给权弟五千兵马也就是了。”孙策若无其事道,“至于其余将领,只许带些年轻小将,也算是培养军中新人了。”
不得不说,孙策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首先,刘备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但谁都知道,不过是打了个措手不及罢了。
如果孙策真的认真应对,应该很快就能压下去。
而给孙权这么一个机会,一来可以显示出孙策的支持,二来,也堵上了张昭等人的嘴。
但如果不给他黄盖程普这些老将,凭孙权的实力,孙策可以想见,会是什么结果。
性命应当是无忧的,可只要他无法平叛,就会给人以军事无能的印象,以后,即便他心中另有想法,支持者也会少很多。
果然,当孙策将这些想法跟命令公布后,即便是最支持孙权的张昭也无话可说。
要人有人,要钱粮有钱粮,这都推三阻四的,还怎么统领众人?想想当初的孙策,那可真的是从三千人起兵打下偌大地盘的。
“先生,你说,大兄他是不是已经对我起疑了?”孙权慢悠悠问道。
张昭面色凝重:“多半是了,只不知是如何泄露的。”
“好在,并未有什么明确的证据,也不好对我下手。”孙权嗤之以鼻,“虽然人人说他是霸王在世,却不知,他竟连这优柔寡断也学了个十分像。”
“二公子,命你去平叛,已经是对你下手了啊!”
孙权笑了起来:“先生有所不知。这年轻将领之中,我可是发现了不少人才呢单论战力,大兄他那些父亲的旧部,未必是其对手。”
孙权因为年纪加上当时孙策辗转作战,并不能专门陪伴他。
所以,他从小就与一些将领的孩子厮混,如朱治的养子朱然,又比如徐盛跟丁奉等,都是一块儿长大的发小。
孙策的实力太过强大,从小就是这些年轻人的偶像。
出了孙权这个异类,这些个发小几乎都是苦练武艺,也因此,在没人知晓的情况下,早已个个都闯出了一身的本领。
偏偏,孙权对他们了如指掌。
加上他刻意经营,很快的,这群年轻人就都以他马首是瞻。
这次负责平叛,刚好刻意征调他们,不仅让平叛上了一个保险,同时也让这群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