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雨飘零
委实不怪这些勋贵们懵逼。
大明一朝,成国公和英国公乃勋贵之首,富贵无比。又和其他靖难功臣世家,互相联姻,尽掌五军都督府。
到了崇祯三年,第七代英国公张维贤卒,其子张之极成为第八代英国公。
可惜其人年弱多病,又兼能力平平,只是挂职都督府,并未真正入朝做事。
成国公朱纯臣遂成为勋贵世家的带头大哥,为集团利益代言。
可现在,带头大哥突然被皇上打入刑部大牢议罪,这可如何是好?
有心想为大哥求求情,可皇上如此盛怒下,他们还是选择了避其锋芒,当起了缩头乌龟。
还是乖乖回去告诉家里的老不死,让他们来想办法为好。
“尔等荣华富贵,皆是你们先祖一刀一枪疆场浴血厮杀拼搏而来,不是你们肆意挥霍的资本。
朕决定,自今日起,取消爵位世袭罔替制。
公、侯、伯之位,若家族再无新的战功,隔代递减,三代而止。”
崇祯皇帝威严的双眸扫视在此的勋贵将领,怒气冲冲的颁布旨意。
这是军改中重要的内容,今天趁机说出来了。
爵位世袭罔替制度,其中世袭是要的,如此才有动力。人家流血拼命挣的军功,蒙及子孙无可厚非。
可罔替要不得,如此只会衍生出一群混吃等死的败家子弟,并且断绝其他武将的上进之路,这不公平!
要老命了!
崇祯皇帝这道旨意,把在场所有勋贵震得头昏脑涨,半天没回过神来。
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整个家族享受祖先留下来的特权已经习惯了。骤然听说此事,有点接受不了事实。
可是,接受不了又如何?他们有能力叫板皇上吗?
襄城伯李国祯和诚意伯刘孔昭凄惨的对视一眼,他们是伯爵,按皇上的说法,若没有军功,他们的儿子今后什么也没有了。
太祖初立,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
之后又阅前朝之制,革除子、男爵位,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所以说想要社稷军功,哪有那么容易?
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崇祯皇帝的脸色稍稍和缓,对着一众勋贵继续说道:“尔等皆是将门世家,子孙比市井寒门子弟已经有足够优势。
若还是不能从中脱颖而出,只能说其才干有限,天资不足,为国效力徒增笑柄,反而不如安分些,在家吃闲饭。
至少,不用流血捐躯,得个安稳。”
崇祯皇帝这话不好听,可事情确实如此。
这些勋贵子弟都是家景富实之人,若有心,能没有顾虑地学习军事知识,练习战场技术,研究训练军队。
而一般寒门子弟,因为军事学习的成本高昂,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不说别的,单单一匹马就不知让多少寒门子弟扼腕长叹,徒呼奈何?
更可况还有武器、训练场地、食物等长期的消耗,这全都是大问题。
所以说,穷文富武不是随便说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勋贵子弟有这些优势,关键是没有敢战的决心。
现在,崇祯皇帝用这招,相信应该能刺激到他们。
尤其是随着他们家族逐渐没落,而其他新的勋贵涌出,更加如此。
“新乐侯,你暂时代理京营总督一职,务必要同心协力辅佐曹都督重组京营,否则,朕定不轻饶!”
朱纯臣凉凉了,崇祯皇帝把京营副总督新乐侯刘文炳提到位置上。
不是他能力有多好,而是将就着用。
毕竟,在新的勋贵没有产生之前,朝堂的文武需要平衡。
不然,文武失衡差距加大,武将想翻身就更难了。
而这,无疑不符合崇祯皇帝心中的战略布局。
“谨遵圣谕!臣一定全力配合曹都督。”
说这话的同时,刘文炳的心里是崩溃的,毫无升职的喜悦。
京营总督辅佐右军都督府,这话估计也只有皇上说得出来。
面子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是皇上把他放在火里烤啊!
上有朝臣要应付,下有勋贵子弟要平衡,中间还要和二愣子一般的曹都督打交道,刘文炳可以预见今后悲惨的生活。
可他娘的还不能撂担子,皇上现在可没以前好讲话了。
不然,也不至于把成国公抓进大牢了。
前车之鉴啊!
“朕心甚慰!”
直到此刻,崇祯皇帝终于露出一丝吝啬的笑容,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孙子,就是要拿鞭子抽着他们做事,贱,真贱!
估计等朱纯臣“畏罪自杀”后,他们会更乖一些。
没办法,杀人不过头点地,成国公虽然不堪重用,是个墙头草,但他身为靖难之后,勋贵之首,肯定不能胡乱枉杀。
那么,让锦衣卫来请他“畏罪自杀”,然后吐出部分赃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也可以完成替本尊报仇的心愿。
解决完这件事,崇祯皇帝让七十二个京营营将列队站好,然后开始训话。
“你们是米虫,朕对你们很失望。”
一上来,崇祯皇帝就开门见山说出中心主题。
“你们相互看看,你们的脸现在比文官还光滑,比娘们还娇嫩,这是浴血厮杀醉卧杀场的武将吗?”
崇祯皇帝手指他们,厉声高喝。
在场勋贵子弟低垂着头,一动不动,默默忍受皇上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