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借观看世博会之机,携爱妻一睹“天堂”风采。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按照电话里约定好的,赶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寻见导游“小徐”——一位窈窕淑女型的杭州姑娘,她举着“畅游江南”小旗子,正忙着组织游客上车呢。
当空调大巴驶入杭州地界后,小徐开始为游客们娓娓解说。他讲“不游西湖等于白来杭州”、讲“断桥”白娘子的传说、讲相爱的人携手走过“苏堤”就永远不会分离,还讲了杭州习俗:谁家生下女儿,往往会在家门前种上一棵香樟树,待女儿出嫁时,其父就会伐倒香樟树,制作一对香樟木箱,给女儿做陪嫁……在小徐杭州味蛮浓的普通话里,我俩和车上游客们,饶有兴致的开始“天堂”之旅。
第一站自然是西子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拉住英淑的手,踏着舱板登上游轮,开始畅游西湖。
但见满眼荷花(可惜未到花开时节)在微风中摇曳,绿柳垂岸、山色空濛、波光潋滟、游轮穿梭。
随着导游的生动解说,断桥在不远处闪现,“三潭印月”映入我和妻的眼帘……西湖以她特有的姿色和情调,迎接着每一个游客。
我手持dv,几乎不曾关机,生怕漏下这天下美景。
游罢西湖,大巴车载着我们,来到一个叫做“鱼池观鱼”的景点。此处满池尽是红鲤鱼,硕大肥美。游客喂食时,鱼儿欢蹦乱跳,争跃出水,池塘里是红彤彤一片——这是我俩平生所见、种群最大的观赏性红鲤鱼。
在岸上的养殖园,则是另一番景象。
孔雀开屏最先吸引我俩的目光,这里的孔雀数量多、品种全,让游客们大开眼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一只小松鼠,它在我的dv镜头前,兀自沿着树干爬上爬下,居然那么逍遥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悄然显现……
到丝绸博物馆参观,我俩第一次懂得:什么是“柞蚕丝”、什么是“桑蚕丝”。
特别是在桑蚕抽丝现场,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劳作者中有一位特聘的老妈妈,年逾古稀,可是由于常年在“茧池”里浸泡,双手皮肤细腻光滑,犹如年轻女子一般,令人称奇。
午后,当大家感到又累又渴时,旅游大巴驰入“茶乡人家”:一个品茶休憩的好去处。
进得大门,就见一把特制硕大无朋的铜茶壶,立在当院,呼应着景点主题。
游客们按团儿,被安排进入一间间厅屋里。
我俩所在的团儿,也被导引到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内。
待众人坐定后,一位三十左右的女子亮嗓儿开讲:她给大家介绍“西湖龙井“的特点,讲什么是”明前茶“、什么是”明后茶“,我和英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了解到一些茶文化的皮毛。
女子当场为每位游客冲泡当年采摘的新茶。不知是由于劳累口渴,还是确实茶好,喝下去后,果然清香润喉,我竟一连加了四回水。
茶品得差不多了,女子当场给大家演示“桶装茶叶”:100元一小桶,装得满满登登。人们纷纷购买新茶。英淑也随大流,购买了几桶。预备我俩回到花江后,分送给杨叔等人。
回到大巴车往回走时,我对英淑悄悄讲:不能不佩服浙江人的精明过人,选择这个旅游点,颇具匠心,在不动声色中,弘扬了江南的茶文化……
游苏州,主要是观看老城区园林建筑群。
据导游讲解:早年间,一位清代王爷晚年荣归故里,倾其一生积蓄,建起这个著名的园林式宅邸。他膝下无子仅有一爱女……
我俩和众多游客,见到了这位王爷夫妇和千金的起居处;只是虑及保护古建筑,不准游客登临小姐楼阁上的闺房。
对园林里的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绿树花卉、翠竹藤蔓……感觉大同小异,没有给英淑和我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
倒是乘小舢板游苏州河,船娘哼唱原生态乡音小曲,古朴自然,未加雕琢,别有韵味,听来丝丝入耳。
后来,我曾专门跟英淑交流过,她也蛮欣赏的,只是不善文字表达。
好在,这段船娘小曲,我已经实况摄录,编入“畅游江南”小专题片里。
在“寒山寺”,我俩第一次知晓:“寒山”是个人名,不是山的名字。
英淑“请”了被大师“开过光”的观世音镀金佛卡,专门让我放进手机包夹层里,说是能保佑平安驱邪避祸。
我俩还由大师“点化”后,“请”下三注高香。这高香实在是巨无霸型,得由僧人肩扛着,在燃旺的木炭火上点燃,插在高高的香炉中,方可虔诚顶礼膜拜。
作为香客,我俩向善敬佛之心不可谓不诚吧?
然一心不可二用。光顾着听住持讲经、敬香了,唯一可以登临的多层高塔(信众捐建),我俩没有登成;传说中开寺仙人留下的“脚印”,我俩也没有光顾。据说,凡是踩过这脚印的都会交好运呢?
我俩听经敬香之举:不知是得是失?或者亦得亦失?
从上海返回花江市,我俩搭伴乘坐“东航”747客机。兴之所至,我在家乡晨报上发表散文《圆梦航拍》:
“……虽已年过半百,可由于我乃平生第一次坐飞机,那种新鲜、兴奋劲儿,用妻的话说活像个大孩子。像就像吧,起码说明我还保有对新鲜事儿的好奇心。
……当飞机终于爬升到预定高度,开始平稳飞行,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