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31章 鼎定战局

5月19日清晨,德军集结超过一百艘各型飞艇,满载两个团共五千余名陆军官兵,于法国第三集团军腹地阿尔维地区实施空降。为了保证如此大规模的运兵行动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在清英的命令下,德军不仅事先在该地投放了伞兵部队、用以给飞艇进行降落导航,还制定了一份飞艇依次降落的顺序表来保障降落的有序进行。到日落之前,所有出航的飞艇都在目的地安然卸载,并全部返回了后方基地。得知这一情形,清英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数日以来一直阴沉着的脸色也终于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笑意。

平心而论,清英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极度冒险的行为。阿尔维地处法国第三集团军的纵深腹地,周围完全没有德军部队可供接应,而满载步兵的飞艇却又是拔了牙的老虎,没有任何的自卫反击的能力。一旦法军在此地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兵力,亦或是飞艇在降落过程中遭到法军地面火力的打击,迎接德军的定然是艇毁人亡的灾难性结局。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德军空中飞艇部队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的重型火炮,成为了他们在西线战场上进行轰炸突破的核心魂灵。

然而清英就是将赌注压在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这一突破口上,倾尽全力发动了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法国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得到,德军竟然能够如同众神出巡一般腾云御风而来,凭空降落在他们最不可能出现的阿尔维。而最终的事情也正如清英所料,法军并没有在此部署任何部队,听凭德军飞艇一艘接一艘的在野外空地上降落,而后放出一群群致命的陆军官兵!

两个团的德军步兵完成空降之后,随即便按照预定计划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相继进军到德军南翼包围圈的缺口位置,并在各个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岗哨、部署障碍、挖掘战壕、架设机枪。构成对这一地区的严密封锁。近十公里长的战线上,都是德军官兵们辛勤忙碌的劳作身影。拒德军的南翼突击部队距离这支从天而降的奇兵还有不远的一段距离,前方也还有数万法军正在进行着艰苦的抵抗。然而两军会合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根据德军指挥部的预期,最多在36小时之内。德军的南翼主力军就能冲破法军的正面防线,与这支空降部队完整合兵!

根据侦查飞艇所发回的报告,位于包围圈中的十余万法军已经开始朝西北方向撤退。对于法军的这一快速反应,清英在感到惊讶之余,却是绝不允许他们就这样逃出自己的包围。要知道,为了能够将这股法军主力给一举歼灭,清英在南方集结了大量兵力。害得自己的提翁维尔老窝都差点被法军给一股脑地端掉;如果就这么让法国人跑了的话,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清英以后还怎么在德军当中混?

为了迟滞法军的撤退,清英随即下令所有的基洛夫空艇和哥达i型轰炸机全军出动,开始对维索朗包围圈中的法军主力部队的撤退路线展开全面轰炸。公路、桥梁、铁道、甚至乡间小路都遭到了德军空中部队的密集光顾。得到了德军右翼集群的飞艇部队增援的第五集团军。其轰炸威力和之前的南方突进又不可同日而语。伴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恐怖轰鸣,法军的撤退道路在德军的炸弹轰击下纷纷迸碎塌陷,碎片四射,火光熊熊。虽然德军基地中的炸弹存储有限,但到了这种关键时刻。清英已经完全不吝惜这些炸药的消耗了。

拒这一时期的飞艇轰炸精度远不及俯冲之后精确投弹的斯图卡,初代哥达轰炸机的投弹精度也是不堪入目,但德军的轰炸还是获得了相当巨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公路桥梁之类的都是固定的标靶,另一方面此时的法军几乎没有任何的防空手段,德军飞行员完全可以将飞行器开到相当低的高度。而后精确地投下炸弹。除此之外,目前的这个包围圈也远较整个西线战场为小,德军能用于每一段道路的炸弹投掷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投弹的饱和程度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德军在这一地区的轰炸造成了堪与二战相比肩的闪击效果。

一时间,凹凸翻卷、乱石横斜的道路上,挤满了大量亟待撤退的法军官兵。骡马、辎重、火炮等大件物品乱哄哄的挤在一处,殊无任何章法可言。而从维索朗城中逃难的民众,此刻也混杂其中,他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用各式工具装载着大量细软杂物,与自己的军队争挤着撤退的名额。对于这些匆忙逃难的父老民众,法军士兵们没有任何能呵斥阻碍他们的理由;由于法军的作战不力,使得他们被迫放弃了世代居住的祖籍土地,这让半个月前还斗志昂扬、并准备一举杀入柏林城中的法军官兵们为之羞惭万端。战争初期的交战双方的军人,还保有中世纪骑士般的善良正直,没有沦为彻底的歇斯底里般的杀人工具。对于民众的逃难,法军士兵总是尽可能的予以帮助,以求减缓自己内心的愧疚。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法军的善举无疑是一桩幸事,这证明了战争的野蛮残酷终究没有压倒良知与文明;然而对于法军自身而言,他们的高尚精神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上万毫无章法可言的逃亡难民,更是严重阻碍了原本就因被德军轰炸而通行效能大减的道路;法军原本计划中的快速有序的撤退,如今却演变成了一滁乎是灾难般的龟速蠕动。

————————————

5月20日,提翁维尔,德国第五集团军指挥部。


状态提示:第331章 鼎定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