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栖特种兵>第1345章 忠臣以身代主(大改)

冯云山遇到的抵抗,来自十八总。

十八总是一个统称,其实分为内总和外总。

内总一共八个,是在起初建城的时候,建立的八条街道,也就是从一总到八总。

外总就是古城之外,沿着湘江内测一溜排开的十个码头,已经码头后面渔码头配套的附属设施,从第九总一直到第十八总。

其实这个总字的来源,就是因为当时每条这样的街道,都有一个总更房,称之为总铺,供那些打更巡夜的更夫使用。

这些总铺,就被简称为总,久而久之,这个总字,就不仅仅代表一个总铺更房,而是代表那个更房所在的街道了。

而这个总和它代表的设施和街道,尤其是那个设在湘江岸边的码头,有被一些实力庞大的商家占有,成为他们所属的地盘,那个具体的总,又成了那个商家个人或者一个商号或者一群商人的代表,时间一长,这个总字,就被后来的这个意义所取代,逐渐剥离了原来的意思。

比如一栋高楼大厦,或者一个著名的机构,它的影响力,远远不是原来的那个总铺所能比拟的。

尤其是商人讲究抱团,一般以地域划分的商号都会聚集在一起,比如晋商、徽商。

时间一长,这种地域商会,就占了上风,实力大大超过那些挑单帮的商人。

因此,这片湘江沿岸的十总地区,就都被这地区商会所占有。

商人逐利,为了利益宁可大冒险,因此他们在天军和满清势力大规模较量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想方设法弄到安全的地方。

当然这样的安全,都是他们自己平定的,是否真的安全,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那些大商人的眼中,曾国藩曾大人是一个最安全的保障,离常沙不远的湘潭自然是,上上之选;甚至比常沙还安全,毕竟常沙是一个冲突的中心。

因此,他们就把他们的身价都挪到了湘潭,集中在外十总地区。

在每一总的街区范围内,都建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九总龙王庙,十总万寿宫,十一总关圣殿,十二总华南戏院,十三总黄龙庙,十四总璀圆宫,十五总海会寺,十六总鲁班殿,十七总观音阁,十八总唐兴寺。

湘潭清时的城市特征被概括为“街分十总,商分七帮”,其中的十总,就是九到十八总十条大街,七帮则是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沪商、湘商等七家商会。

其中湘商实际就是曾国藩的家族和当地官府的势力,在这曾家军的老巢,当然最为强大,在十个码头中,湘商一家就占据了四个,而且都是处于中间位置,也就是十二总、十三总、十四总、十五总。

现在这个湘军老巢之一,遭到了天军的攻击,他们以为安全的地方不再安全,所有的身家性命眼看不保,以前依靠的曾家势力湘军的保护,现在变成了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生死与共,存亡都在一起,从而曾家的这个据点,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各个商家一起努力保护。

曾鼎尊足智多谋,自然不会让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置身事外!

除了给他们必要的帮助以外,也给各个商会分派了任务。

他们的任务就是各自保证自己的那个总不失!

如果谁防守不力,丢失了自己的防区,所在街区的商号全部灭门九族!

这个惩罚非常厉害,等同于十恶不赦的大罪。

不过曾鼎尊自然也有这样做的理由和必要。

因为一旦一总失守,让天军从那个口子进来,所有的其它各总也就全线崩溃!

全线崩溃,必然会造成全城失守,那全城几十万人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考虑到这个后果。曾鼎尊不得不对疏于防守的商号严厉镇压。

自己本身安全的需要、整体守城的严酷命令,让每一个商会都拼了老命!

他们一拼命,必然就会拼命的花钱。

毕竟凡是赚了大钱的商人都是聪明之士,知道花钱和保命之间的关心。

越是花钱花得多,他们的命就会越安全,花钱和保命是正比关系。

只要肯花钱,人也多了,武器装备也多了,而且质量也大大提高。

因此,每个总里面都聚集了大队人马,堆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这些人既然得到了大笔养家糊口的钱财,也就不作他想,受到了卖命钱,当然就得卖命。

那些商人也知道这里是他们的最后一站,所有的钱财都在这里,因为也都下定了决心,就战死在这里算了!

必死的决心,充足的人员和武器,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因此,冯云山麾下的水师,就和他们硬碰硬地撞在了一起!

天军当然是遇强则更强,立刻就全力以赴地和这些商号武装干了起来!

整个湘潭,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四面八方、水陆空三路,全面开战!

于此同时,曾国藩在常沙接到了一个不速之客!

竟然是咸丰皇帝!

他竟然从两淮大战中逃了出来。

经过询问,咸丰皇帝才告诉曾国藩他逃出生天的曲折经历。

咸丰身边有个太监,名字叫做万忠臣,没有多大本事,只有一片忠心。

他也没有什么特长,却有一样自身带来的条件,就是他和咸丰长得酷似!

他也是浑身没有四两肉,看上去瘦骨嶙嶙,本来就瘦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依然晃里晃荡,似乎再套进去一个人,也不见得多挤得慌。

猛一看


状态提示:第1345章 忠臣以身代主(大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