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帮文武重臣肃立在殿外,个个貌似神态自若,其实除于谦等少数几人之外,其他人心里都在打鼓。
三月艳阳天,大地回暖,草木返青,可在众人眼里,狂风已在不远处怒号,京城即将迎来一个可怕的凛冬。
当陈循步入雍肃殿之后,发觉监察御史周鉴、王豪并不在场,最先迎接他的却是刑科都给事中林聪投来的两道逼人目光。
都给事中的级别高于一般给事中,林聪恰恰就是一名都给事中,此人在满朝言官中骨头最硬。
不久前汪皇后的父亲被人告了,说他近年来强占数千亩民田,并纵容家仆殴伤贫苦百姓,当时正是这个林聪,为此缠着景泰帝力谏,最后,景泰帝硬是逼着自己的岳父退还所有强占的民田,并将那名犯事的家仆收监杖责,然后流放到铁岭卫充军戍边。
就在陈循入殿之前,林聪已在景泰帝面前厉言抨击过陈循,说陈循“欺天负国,恃宠狎恩,豪横乡曲,凌虐贫寒,欲借机强占公用的坟山”,林聪还弹劾江西道等十三道御史畏惧当朝宰辅陈循的权势,不敢仗义执言,理应追究其风宪失职之责。
陈循自然看得出来,景泰帝大概是先劝抚好了林聪,后传他入殿,因为景泰帝的脸上并无一丝怒意。
“卿素有廉操,望珍惜羽毛。”
景泰帝惜言如金,短短十个字,却隐含着足够丰富的信息量。
陈循立马意识到,天子已认定他这个宰辅言行有亏,但庆幸的是,自己应该是安全的,不会被一帮言官弄进牢狱里,只是,他呆在首辅座位上的日子恐怕屈指可数了。
他开始怀疑老家的家人对他撒了谎,莫非家人真想利用自己的地位与权势,罗织罪名,诬告良民,乘机强占坟山?
陈循仍然无法完全相信家人会蒙骗自己,就想分辩几句,碰见林聪逼人的目光,生生闭了嘴。
景泰年间,言官的春天来了,庙堂上不再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一个小小的都给事中,品秩只是正七品,就令堂堂内阁首辅十分忌惮。
有林聪在,天子的岳父都被迫退还民田,受到圣旨严厉训诫,陈循虽为内阁首辅,却也远不如天子的岳父那般身份尊贵,哪来的底气与言官硬抗?
“臣谨记陛下的诫勉,臣告退。”
算你狠!陈循最后瞥了林聪一眼,而后缓缓退出雍肃殿,心中有分憋屈,却也只能默默忍受。
坟山纠纷谁是谁非,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在这场纷争中,他这个内阁首辅能够全身而退,实属万幸。
一名御史躬身移步至御座前,生怕外面的人听不见似的,朗声禀道:“启奏皇帝陛下,巡抚大同的左副都御史年富查明,武清侯石亨伙同武安侯郑宏等人,去年暗中吩咐都御史沈固,准石亨等的家人在大同官库多领折色粮银及绫布,共侵占白银千余两,绫布万余疋,请陛下下旨,执拿石亨等人,交付有司名正其罪!”
洪亮的禀奏声飘至殿外,文武重臣顿时如闻惊雷,齐齐一怔。
今天的天气燥热得有点反常,不少要员站在日光下,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在众人看来,景泰帝先拿自己的老丈人开刀,又拿近臣陈循、武勋石亨立威,这只是前奏,狂飙终将波及一大帮污行累累的人,到了那时,只怕许多人会人头落地,甚至祸及三族。
既然是前奏,石亨就不可能承受太严重的后果,对石亨侵占大同官库公款公物这件事,景泰帝手上的鞭子大概会高高举起,最后轻轻落下。
但石亨不这么想,他与陈循不同,陈循真的是素有廉操,而石亨却是污行累累,经不住聚光灯的使劲照射,大同那边的贪渎旧账还算小事,京城这边的诸多污行才是最要命的!
被人从大同旧账上打开了一道口子,大火就很容易延烧到京城这边的新账上,若是如此,石氏家族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更加糟糕的是,负责制衡京营总兵的于谦、范广等人,令石亨如芒在背。
石亨曾多次尝试拉拢于谦,于谦死活不上套,最近的一次拉拢,是石亨在景泰帝面前,恳请召于谦的儿子于冕入京,担任府军前卫副千户,景泰帝准了,最后却遭到于谦毅然决然的拒绝。
在石亨的记忆里,于谦决然的言辞至今音犹在耳。
“为人父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显荣显贵?但如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选人用人应以公义为先,臣的儿子臣自己知道,他的才干不足以胜任副千户,武清侯不去举荐隐于世外的贤才,也不选拔埋没于行伍之中、身份卑微的英才,却极力举荐臣那个资质平庸的儿子,这对天下无数不知名的贤良义士而言,公平何在!”
“于谦究竟知道我石亨多少底细?”石亨暗自问道。
想了很多,石亨越想越心虚,中衣早被冷汗浸湿。
雍肃殿内,景泰帝走下御台,缓缓踱步,忽然驻足望向门外,目光明亮而又深邃。
“沈固体弱多病,已致仕在家休养,此时讯问沈固,朕于心不忍,罢了,逮捕武清侯、武安侯等人的涉事家人治罪,余者不究。”
余者不究?那就是说,石亨安全了!
殿外的王直满含深意的扫一眼石亨,非常突兀的叹道:“看得出来,皇上念兹在兹的大事便是远征瓦剌,革新内政嘛,便得将一个与大明剑拔弩张的外敌引以为借口,他日一旦重开大战,皇上一言九鼎,对内对外想做什么,皇上自能言出必行,谁也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