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泓有阅读的爱好,因为他从未奢望立储之事落在自己身上,所以阅读面大多偏开了朝政。而皇帝看他身体弱,也没有给他过重的学习任务。这便让他有了比较自由的阅读空间,获得一些前朝宫廷秘辛的散碎记录。
起因为嫉妒,落果至杀戮,实为宫杀!
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以无比空乏的理由,一念至杀一人。
王泓本来也难相信,女人的妒忌情绪,若延续下去。最后可以结成那么可怕的罪恶。
不过,这种情况在本朝,似乎还尚未发生过。
王泓曾试着想,可能是因为父亲的出身,并非与生俱来拥有皇族身份。也就没了那么多利益联姻、同床异梦的妃嫔,外加上王家家族内的异常团结,父亲对他拥有的六名正式娶进门的女子,都是存了真情,雨露均沾,这几名女子相互之间,也是处得很和睦。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前朝的某些记录里,关于宫杀,可是血淋淋涂得不止一处。
自己身为人子,对父辈的事。又能真正了解多少呢?
抛开一切因素不论,只论“宫杀”,目标为怀孕待产的贤妃,在当年,谁是最可能敌对她并下手害人的凶手?
几年前,当二皇子王泓在接触到那位叶家仆人,知道这些资料信息的时候,当年在贤妃受封之前,相继受封的几位妃嫔,如今大多花谢木枯。王泓只能凭记忆回想起她们曾经的形象。却找不出什么疑点。
那时贤妃住在别苑,也是较少与别的妃嫔接触了,儿时的王泓常去那院子,对这一点。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并且贤妃之死的关键祸因,是她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身中慢毒。但在那段日子里,王泓常与她共同进食,且不提慢毒,就是他稍微有些侵染风寒的症状,就会召引来几名御医诊治。为什么御医也丝毫未有察觉?
只能因此说明一个问题,贤妃是在最后待产那几个月,自己离开别苑以后,才遭的害。
好狡诈的凶手!
偌大宫廷,其实没住几位妃嫔,王泓很快将视线从这个角度挪开,转入另一个区域。
父皇在对后宫进行一次特别的“清扫”工作后,前朝留下的宫人,大多都得到了遣散回家、允许租地耕种的待遇。但并非所有被遣散的宫人都愿意回家种地,有一些已经习惯了宫廷生活的宫人,瞒着主子经营多年,已经在深宫之中建立了自己的小特权,回家就等于一无所有。
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当中,或许存在有对遣散令不服,而生出不轨之心害主的人。
这类群体里头的人,大多是在皇宫待了很久,若要玩起一套宫杀之术,扭曲的智慧敢叫观者咂舌。
父亲或许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个问题,为了保护自己那毫无深宫生活经验的家人,采取此行动,“清扫”遣散出宫的,大多都是这样宫廷经验丰富的老滑头,但难绝她们在宫中还留有人,借用别人之手实施报复。
原本,二皇子王泓的怀疑视角会就此转向,但是在反复琢磨那位叶家老仆人说过的话之后,他脑海里忽然闪现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记忆片段,令他把视线又转回原来怀疑的方向。
他本来也不想将怀疑的对象,盖在照顾了他多年的义母德妃身上,但无人能洗白他的记忆,便无人能阻止他朝那个方向琢磨。
犹记当年,在离开贤妃的别苑之后,他紧接着就住进了德妃的宵怀宫,这也让他有幸旁观到,在贤妃临产的那两个月里,德妃与她的“亲密”接触。
原本这个记忆片段,也只是能让王泓开始留心德妃,除此之外,暂时不会有更深入的调查举动,但在留意久了后,还真让他看出了异端。亲眼所见的异端,便使他那份搁在心里数年之久的疑虑,瞬间膨胀了数倍。
在大约半个月之前的一段日子里,也就是林先生遇害之前不久,深更半夜的宵怀宫,忽然有了异动。虽然王泓还不确定,宵怀宫里的人与林先生出事有没有直接关联,但至少能够证明,德妃手底下养了一批高手,并且这些人还都有比较快捷的出入宫的路径。
除此之外,德妃亲自微服出宫的次数,在那段日子里,增加得也非常明显。
国朝易帜,新君主亦对前朝行用的律令进行了一些修改。另外,也是为了照顾自家丝毫没有宫廷生活经验的家人,当今皇帝把宫廷条例也改了一些,是允许妃嫔或者皇嗣偶尔微服出宫去散散心的。
就连京都百姓,对此也是颇有一些了解,也表示理解。
但这种微服出宫,是需要派一些大内侍卫陪同的,可是德妃在前段日子里的频频微服出宫,却是没有惊动皇帝那边,没有惊动一个宫人。她除了行动保密极严,还弄了个“傀儡”代替她待在宵怀宫,装病卧床掩人耳目。
到底宫外有何事挂心,需要她如此鬼鬼祟祟?
而且她养的那批人,行动起来,路径轻车熟路,保密工作做得也是十分娴熟,看来绝非临时找外面的人凑的,恐怕她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施了这一切。
即便不能证实她是在十年前就开始做这些了,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她不是一个心思简单的女人。
在人多心杂的宫闱之中生活,多个心眼,也不为过,但如果有人把这多出来的心眼用在了行恶毒之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