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怎么死的?
君王猜忌,悲剧结局!
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最好时机,白起当然希望一劳永逸。但一报还一报,赵国也想到了反间计。
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说客苏代,受赵王委托,带上丰厚的礼物入秦,问秦相范雎:“武安君擒杀了赵括吗?”
“是。”
“秦国就要围攻赵都邯郸了吗?”
“是。”
苏代于是说:“灭了赵国,秦国称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劳,也不过如此。到时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苏代接着说:“上党的百姓宁可归附赵国,也不向秦投降,可见天下百姓不愿做秦国的臣民。如果秦国灭了赵国,赵国北方的人会投奔燕国,东边的归入齐国,南面的跑去韩国魏国,秦国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着赵国惊恐之际,叫赵国割地求和,别再让武安君建功立业了。”
这段话说到了范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劝秦昭王和谈。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后,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赵时,时机已然错过了:赵国从重创中喘息过来,白起的身体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败。于是去请白起,白起断然拒绝:“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何况各国的救兵纷纷开进赵国,他们对秦国的怨恨何止一日两日?长平一战,赵军虽然死了40万,但秦军也折损了一半,我们国内空虚,还要远征别国。赵军以逸待劳,各国援军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昭王不听,强行派兵。不久,第二员大将王龁果然遭遇了赵楚魏三国联军的夹击。白起不免自鸣得意:“不听我的话,如今怎么样啊?”这句话传到昭王的耳朵里,昭王恼羞成怒。那好,你白起上阵吧!国相范雎亲自去请,但白起犟如黄牛,偏不从命。一个将军,既然不能为王所用,就只能为王所弃。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夺官、削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由于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远迁。他滞留在咸阳的3个月里,正是秦军节节败退之时。颜面扫地的秦昭王,不想让他继续得意,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便勒令他离开。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怀怨诽,不如处死。”在咸阳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赐死的命令。刚烈的白起拔出剑:“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至于这个下场?”良久,他又叹息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投降,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说罢,他举起了那把鲜血浸染过的战剑,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
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
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在后人的眼中,白起更多是以“杀神”的形象出现;然而当年,他是秦国真正的“战神”,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敌。
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和他征战数十年取得的赫赫战功关系密切——这是历代史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事实。
但有一件关于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容我慢慢地解释: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十七城,又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
赵国形势异常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后,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对范睢说:
“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啊!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您将来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
苏代巧舌如簧,说得范睢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
“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苏代的话,前后有不同的意思。先是说范睢的处境。秦国之所以如今这个样子,根本的是秦国的强大,而秦国如果没有范睢这样的足智多谋的人在治国安邦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秦国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但是,范睢虽然是秦国的头号功臣,但白起这个人,是容不得你的,别看如今你在他之上,将来,您肯定要屈尊于他之下了。他这个人,是不好相处的。同时,在苏代看来,如今的赵国,已经是只死老虎了,秦国与赵国议和,根本的是剥夺武安君白起的兵权。如果解决了赵国的问题,那么,您范睢,也就可以稳坐泰山了。
范睢听了苏代的话,肯定是动了心,不然,他不会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休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
听了范睢的话,秦王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欣然同意了范睢的建议。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睢的建议,也就无可奈何作罢。
虽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也是有限制与前提的。像秦国本来已经打了胜仗,赵国并主动提出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