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常在、脱空常败
话说张明与五皇子李罗在突厥的赛因山达点了一把火,这把火直接把这赛因山达的部落烧了个干净。起码十万余突厥人都被大火焚烧致死,而镇北军与革命军的将士只不过有百十人的伤亡,其中还以受伤的士卒居多。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腾起的烟雾在五十里外都清晰可见。突厥本身人口就不多,被张明这一下烧死十万,真可谓是伤筋动骨了。
此战结束后,张明与五皇子李罗便带着大宇的将士继续朝着西北方向而去。留下那一堆狼藉的赛因山达,让突厥人头疼去吧。
而此时越过连谷关的五十万突厥骑兵,在延州与突厥帕德沙阿史那-济各的二十五万人马汇合到了一起,整个关内道已经有七十万突厥骑兵的存在。
延州的刁阳被逼无奈只好退走丹州,但是他在丹州并没有驻留多久,便又被突厥人追赶而至。
关内道五拨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万的兵力,哪是突厥人七十五万大军的对手。那突厥帕德沙阿史那-济各在五十万援兵到达后,便兵分四路一鼓作气,在半月之内便把整个关内道收入囊中。
坊州的蒋雄在得知突厥人五十万大军入了连谷关后,便已经有了退走关内道的心思,而此时他正好收到了张明的信函。
原来他倾慕已久的晋阳革命军是故人所创,他虽然在晋阳之战时逃亡到了关内道,但是想要为老将军张琛报仇的心思一直也没有消失。后来他得知吕安平与廖光奇在黄河北岸大败之后,还想着去晋阳截击落荒而逃的吕安平。
但是种种原因使他并没有去往晋阳,倒是后来在这晋阳大地上突然崛起了一股新的力量:革命军。这革命军在晋阳的所作所为他也有所耳闻,并且还悄悄的派人去晋中南地区查看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晋中南地区的老百姓却如那传言所说。家家户户不仅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耕地,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还分到了房屋,再加上晋阳革命军并没有多少士卒要养活,所以这税收也非常的低。
蒋雄有时候在想到晋阳的情景时,也恍惚的以为这便是先贤提倡的天下大同。直到张明来信后,他才知道原来晋阳的一切都是当初那个逃亡到聚贤庄的六皇子所为。
这又让他有些惊奇不已,毕竟大宇的李氏王朝才刚刚覆亡没有多久。那皇室子弟都在奋力的想要恢复往日的河山。比如那常年镇守边关的大皇子李军不就在皇宫覆灭后,立即在怀安登基称帝。而那二皇子李清也是更加倾力的经营那远在西北的陇右。
这六皇子他是打过交道的,严格算起来他也算是老林的救命恩人,而且为人十分的让人称赞。但是让蒋雄不解的是,这六皇子不想着光复大宇,却在晋阳地区带着老百姓闹起了革命,说是要革掉所有站在老百姓对立面势力的命。呵呵,这不是要与全天下的士族阶级为敌吗!天下的各处军阀没有一个不想得到士族阶级支持的,但只有这六皇子却这么的与众不同。
林济道在得知张明是晋阳革命军的创始人之一后,欣喜万分!这林济道与蒋雄的感受不同。张明算是林济道的救命恩人,所以他对张明有一份不一样的感情。
此时突厥人已经在关内道扎下根来,在关内道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蒋雄便起了心思想要去往晋阳投靠张明所创的革命军。他的提议立马便得到了林济道的支持,林济道在得知张明在晋阳后,早已有心去往晋阳,毕竟除了张明是他的恩人之外,这革命军在晋阳可是闹到风生水起。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革命军在晋阳的威望确实不是其他军阀可以比拟的。
突厥人的攻势越来越强大,在蒋雄还未退走之时,那同在关内道的刁阳、段昆明、李响却带着各自的人马来到了坊州。
虽然一直以来他们几人都在自己的地盘发展,并未有什么交集,倒是有一些摩擦。因为他们其实本质上都算是马匪,都是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为了生存他们打劫过往的客商,没有客商的时候便会到各处村寨去打秋风。有时候两方人马会因为抢夺一批客商而发生矛盾。
但是自从突厥人入关之后,那突厥帕德沙阿史那-济各便带着二十万突厥铁骑直取关内道。面对突然出现的强大外敌,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进行对抗。
此次刁阳等人来到坊州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即将面对十倍于自己的突厥敌军,想取胜基本上没什么可能。
这四拨人马都在为何去何从而伤透脑筋,他在得知蒋雄想要去往晋阳投靠革命军后,剩下的三位头领也纷纷犹豫起来。
他们从蒋雄的口中得知,革命军乃是他的旧识,他去投靠自然顺理成章。蒋雄也提议这三方头领一起去往晋阳,但是这位头领的背后其实也有人支持。延州刁阳与丹州的李响准备去往蜀州投靠叶正平,而那段昆明以前乃是蜀州石勇的手下大将,奈何现在石勇早已被李清逼死,所以他也算是无处可去了。
段昆明在蒋雄的劝说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随蒋雄一齐前往河东晋阳,毕竟投靠革命军也是他的一条出路。
蒋雄在带着一万余马匪与那段昆明的两万人马兵合一处,便朝着东面的黄河进发,只要越过黄河便是河东道晋阳地界。
蒋雄已经派出快骑先往太原方向奔去,给革命军带去自己来投的消息。这关内道坊州正东面乃是河东道晋阳地界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