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出了国,才知道国家到底有多好。看看幕府军队,没有党支部行么!这要上阵了,有些原本看着还行的日本兵居然怕死了。要是怕死,早点说啊!”政委钟大年在党委会议上相当不高兴的说着。
周新华向这帮幕府军宣布了要给他们家人送些东西之后,一部分幕府军的确是感激涕零,同样,一部分幕府军竟然意志消沉起来。战争马上就要开打,这些没有战斗意志的家伙们竟然在喝酒的时候哀叹“这是告诉我们,不用再想着活着回来了吧。”
这种说法得到了不少幕府军的支持,当然也有些幕府军不支持这种说法。双方先是言语争执,酒劲上来之后干脆互殴起来。
光复军很注重部队思想建设,任何战争前都要进行思想动员。动员当然不是吆喝着效忠韦泽,而是把未来战斗的理由,目标都给大家讲清楚。中国人极为现实,中国人也很讲道理。只要道理以及执行上能被大家认同,那么剩下的就只剩告诉同志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在日本打仗,中国这边的思想动员很简单,国家需要知道日本的动向,各方能力,这是为中国未来与日本之间的交流做准备。这理由只能让中国的指战员们理解。最近韦泽在军中强化了“指战员”的名词,军队分为战斗人员与指挥人员,原本“军官士兵”称呼也开始淡化。
中**队内部的建设并没有理由复制到日本军队中,所以大家对日本幕府军非常的看不惯。所以日军战前的动摇,在中**人看来格外的不习惯。
周新华无奈的劝道:“算了,我觉得倒幕军也未必就比幕府军队强到哪里。我们的任务就是试着建立一支日本的新式军队,据说咱们打完这几仗之后就要回国。那时候日本人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好了。”
“回国就太好了。日本军队真的不行!”钟大年说道。有他带头,其他同志表达了几乎完全相同的看法。战争是要死人的,为了中国而战,大家也会怕死,不过到了战场上努力作战就好。可为了日本人而死,这实在是超出了大家的承受范围。
战争却没有因为个人的感受而改变,倒幕军向着京都发动了进攻。他们分为两支,一支进攻鸟羽,一支进攻伏见。混合部队里面的新选组原本就主要维持伏见的治安,所以混合部队迎击进攻伏见地区的敌人。
望远镜里面观察了一大圈,周新华疑惑的说道:“对面的萨摩藩就派了这几百人来作战么?”
光复军从1853年开始,规模就在两万人左右。而且部队从来没有分散作战的习惯,韦泽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争原则得到了完全贯彻。等周新华他们这一波人上战场之后,光复军更是动辄五万十万人规模的战役。所以对面出现了八百多人的敌人,让周新华觉得倒幕军对待战争的态度太过于儿戏了。嘴里吆喝着要“消灭朝敌”,那也弄出个万余人的部队来打仗啊。幕府好歹有一万五千人,据说倒幕军也有五千之众。周新华觉得自己怎么都得以一敌二呢。他可没想到对面的敌人数量比自己还少。
“敌人的军旗是萨摩藩的,就这么一个数量,包抄过去把他们灭了!”周新华提出了意见。
“萨摩藩占领了大路,他们会不会跑掉?”政委钟大年对此很是担心。
“我看他们穿的是草鞋,咱们的部队还有新选组都是解放鞋,跑也跑不过我们。”
“再说敌人的炮兵阵地在后面,我们包抄过去就行。”
前敌党委会纷纷提出了意见,最后达成了共识,主动出击,消灭敌人。
京都外的地区早就有地图,更有过实际勘测地形。一千部队分为三队先后出发,前队自然是步枪兵,中间的是炮兵,新选组跟在最后。
从地图上计算,以及实际勘测地形,这次出击大概要走八到十五公里的距离。之所以预判这么不准确,因为难以预料对面据说接受过西式训练的倒幕军能拿出什么样的应对来。
利用地形避开萨摩藩的军阵视线,大家就这么走啊走,走啊走。走出去五公里,新选组竟然被拉开了距离。平日里的军事训练是不可能把新选组也给弄来一起操练,这帮家伙还要负责伏见地区的治安,解决到处惹事的维新志士。被操练的都是日军。
现在部队只带干粮与水壶,不带行李,采用急行军的步频移动,新选组这帮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们竟然有些跟不上了。
“要不要等等他们?”政委钟大年建议道。
“等什么等!再等黄瓜菜都凉了!继续行军!”周新国答道。
部队拖着炮车一路前进,绕到了萨摩藩的军阵侧后一处并不算平坦的地区。从这里可以看到萨摩藩的部队占据了一个较高的位置,在那里布下了炮兵。
“进攻队形!上!”部队连歇都没歇,立刻开始下一步行动。急行军刚把部队的心率提高,这一歇肯定会让部队感到身体不适。
混合部队里面的中**人们派出了一个排三十多人开始进攻。接近战斗靠的是基本功,全部由中**队组成的进攻小队充分利用起伏不平的地面情况开始移动。前面遮蔽物高一点,大家就猫着腰一路小跑。前面遮蔽物低一点,大家就匍匐在地爬过去。
在排长带领下,部队充分利用了每一条小沟,每一个小土包,每一个能利用的树,草丛。与倒幕军之间的距离很快就从五六百米缩短到了不足一百米。
在出发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