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塔倒也还算理智,接受了术伊巴尔的看法,但中层以下将领对术伊巴尔却无不耻笑,背后给他起了两个外号:“胆小的术伊巴尔”、“回纥人中的青蛙”。
回纥骑兵听到极其反感,天方教黑衣骑兵和回纥人之间本来就矛盾重重,虽然有萨图克与山中永生者的结合,但短时间内哪里就能弥合这些矛盾?只是暂时掩盖罢了。
又过数日,有人发现唐军在战壕之后掘渠引水,将那密河的河水引到一些平地上,弄出一些井字形的地貌来,阿拉伯人都看不明白,还好是有一个到过东方的商人看了出来,叫道:“天啊,唐军在屯田!他们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屯田!”
被他这么一说,阿拉伯人才想起果然是这样!
唐军屯田的地方,距离必胜城最近的不过十五里!按照现代度量衡折算起来还不到一万米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悠然屯田,那还将必胜城的兵马放在眼里吗?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术伊巴尔就是不肯派兵出城!
天方教黑衣骑兵几乎人人都已经开骂了!同时鼓噪着要求更换必胜城的守将!术伊巴尔虽然心中自有自己的道理,但面对这样的形势压力自然极大!
郭威却派了军士,就在开出来的几千亩农田中撒播冬小麦,以作来春之用。
也不用到十一月,大雪已经飘扬起来,天气越来越冷,将必胜城内骑兵们的火气也给冻没了。那密河流域虽然有北方的高山阻挡寒风,但这里在内陆深处,冬天的严寒仍然十分可怕,也亏打到这里的府兵多是百战强兵,连北庭那样的气候都熬得过去,对这边的天气也并不太放在心上,但夜里也不敢轻易出去活动,许多前来依附的河中部落都告辞自去避冬了。
这个冬天唐军的军事物资还算充足,尤其是疏勒、宁远、龟兹所产的优质棉衣、手套,还有用天山一种青草晒干后做成的鞋垫,塞在鞋里能够保护双足,这几样保暖效果极佳,足以确保唐军在暴风雪以外的天气都能在户外活动而不被冻伤。在帐篷中又有手炉、脚炉等各种保暖措施,能够帮将士熬过最难的地狱季节。
回纥人这边却还没能统一军装,除了黑衣骑士之外,所穿多是杂式衣服,有大部分还是萨曼王朝留下来的遗产,保暖配套不如唐军,不过他们有城墙为依靠,比起帐篷来更能阻挡寒风。
进入十一月中旬后,双方基本就进入休战状态,士兵们闲的无聊,但双方的最高领导层却都更加的忙碌。
萨图克这边,自唐军逼近,后方就一直不稳,尽管几次叛乱都被***了下去没形成大气候,却还是让萨图克平添烦忧。
张迈这边的压力更大!萨图克是本土作战,补给线不过数百里,转运起来代价不大。天策唐军却有一条达到数千里的补给线——这还只是计算从宁远到必胜城外的距离,如果算上天策境内各处对宁远的支援,那这条补给线就更长了!
大量的物资从河西出发,抽疏勒以补宁远,抽龟兹以补疏勒,抽高昌以补龟兹,抽瓜沙以补高昌,抽甘肃以补瓜沙!哪怕到了寒风凛冽季节,仍然有不知多少辎重部队行走在上万里的路程上!物资从宁远到必胜城外,路上的运输就要加一倍以上的耗费!至于宁远从各地抽调物资的费用,更是大到无法统计!
在大雪封路之前,到达那密河流域的补给只够维系大军五十天,也就是说还不到两个月,到明年一月中旬,如果还没有新的补给到达,那唐军就要断炊了!
郭洛在沿途也广布牧场,但那也只是尽量减少补给而已,至于郭威在术伊巴尔眼皮底下的屯田放牧,那就完全是作秀给阿拉伯人和回纥人看的攻心战术了,那几千亩农田就算有了出产,对唐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更何况麦田最快也要四五个月后才能收割,唐军的物资哪里熬得到那个时候?
这些压力,都压在了张迈和郭洛身上,后方郑渭报给张迈的书信,让他常常彻夜难眠,必胜城虽然坚固,他却还不怎么放在身上,但几乎抽干了天策政权的这条补给线,却是让张迈不堪重负!
唯有清楚这一点,才能理解当郭威说短时期内无法打败,
尽管如此,张迈还是拍着的背脊说:“这些让我和郑渭来扛!你只管将撒马尔罕拿下就行。”
郭洛亦知张迈的难处,他的肩头一边要负责撒马尔罕一战的成败,一边还要考虑天策政权是否能够负担得起,不过他却没有将这些压力分给郭威,张迈还对郭洛探讨一些后勤的事情,郭洛干脆就没和郭威提起过这方面的问题!
进入十二月中旬,那密河部分河段断流,有些河面虽然有水却也冻得结冰了!但在这天气唐军也没法进行户外作业,更别说趁机跨过河去作战,这时候双方都缩在各自的军营之内,互抱取暖,整片大地仿佛完全进入冬眠状态。
只有东方偶尔还有消息传来——因为部分路段大雪封山,所以消息的传递有些要迂回,有些要等候,不少东方的情报延迟得厉害!很多都是两三个月前发生的事情了。
东方的变故,张迈一直都没让前线将士知道,直到这日终于发生了大事,这才派了马小春,令他去传郭威前来商议。
郭威见是马小春来,问道:“出什么大事了?”
马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