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宋时归>第三卷 补天裂 第五章 大婚(五)

辽东边塞之地,虽值三月之中,仍是冰封雪飘景象。这是数十年来未曾有的寒冷气候。每当王朝末日,总和天候不利暗合。真实历史上,女真军南下,黄河也早早封冻,结果南岸宋军一夜散尽。

在萧言那个时代,自然知道是气候曲线变化。而在这个时代,多少就会被视为一个时代的末世气象。

雪原之中,极目尽出,可见一道雪垒,蜿蜒曲折,直向天尽,这却是燕长城废墟所在。由檀州至此,已经向北深入三四百里。

雪原中,一队人马迤逦而行,人马都喷着长长的白气,在及膝深的雪粉中艰难跋涉。等终于看到这燕长城废墟,马上骑士,忍不住都发出了一声欢呼。

这正是向北巡哨的尽头。

前面骑士,纷纷回头,看着亲自带领他们此次北巡之人。这些骑士外面都裹着厚厚的羊毛披风,针线活细致,内里衬着丝绸。正是大宋河北西路出名工坊制作出来的军中所用衣物。披风内的甲胄,为了长途出巡轻便而言,只是一层锁甲,锁环小而相扣紧密,正是前辽残留的匠户精心打造而成。

每名骑士都或高大雄健,或轻锐敏捷,身上自有一种久经战阵的煞气在。每人胯下坐骑都是雄骏的辽东良马,备马也是这等水准。除了备马之外,甚而还有一匹驮马!

在备马驮马之上,驮着临阵所披甲胄的甲包,马鞍侧有步弓有骑弓。挂着七八个撒袋。撒袋中满满都是都是精钢箭簇的利箭。各色长短兵刃更是挂了四五件还多。除了这些战具之外,还有帐幕雨布干粮烈酒油脂伤药等林林总总的物资。简直是武装配备到了牙齿。

如此战士,如此装备,就是前辽最为精锐的远拦子军,都要瞠乎其后。

这支出巡军马,正是萧言在燕地檀州经营的私兵。大辽帝国财赋人口菁华,十成有六成是集中在燕地。云内诸州比之都差了不少。一个帝国在几年间飞速崩塌,谁要吃着了这些遗产,实力都会暴涨。在真实历史上,经过宋军伐燕连番血战,女真又洗劫式的蹂躏扫荡一场,最后将破破烂烂人口匮乏的燕地丢给了郭药师的常胜军。郭药师在短短一两年内,麾下实力就扩张到了号称十万以上的大军,而且装备甚完,战力至少比当面宋军要强。

在有萧言的这个时空。宋军伐燕照常打,打完思家的西军很快班师,女真未曾大举深入,郭药师又早早覆亡。整个大辽燕地的遗产基本上都被萧言给吃下来了。再加上萧言在汴梁长袖善舞大举敛财,源源不断的接济财物装备,神武常胜军扩大之后也不断的送来领军骨干。这檀州军马就算是余江余裤裆是个谨慎守成之人。实力也扩张得异常迅捷。

就算是萧言出兵云内。檀州方面以汤怀领军,选送了千余精锐。现在整个檀州方面的实力,也扩张到了余江直领兵马足有五千精骑,燕地依附豪强随时再可以拉起上万的军马辅助。

真要是萧言不要面对那么多麻烦事情,能腾出手来,再选调一批心腹嫡系为骨干加强,好好在燕地整练个两三年,拉出三四万精兵也只是等闲事耳。

可是留给萧言的时间永远是那么紧迫,留给萧言展布的余地永远是那些狭小,而萧言面对的敌人。从内到外,处处皆是,还都是那样的强大。

汤怀去后,余江坐镇檀州。萧言给他的命令就是一边扩张实力,一边紧紧盯着当面女真东路军宗望集团的动静。为了控制檀州,萧言的手段一则是将粮食供应紧紧的掌握在手中,二则就是哪怕最艰难的蛰伏时期,也从来没有断过选调嫡系心腹逐次充实到檀州方面,而檀州精锐,也不断的抽调到河东神武常胜军中。加之余江不是那种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人物,檀州方面到现在萧言仍然把控得稳稳的,而余江对盯住女真宗望军动静的重视程度甚而还放在扩军之上,奉行唯谨。像这种北巡哨探精骑,这一两年来救从来未曾断过。

而女真东路军集团,这两年来一则是忙于捧吴乞买稳定君权,二则是要稳固打下来的偌大地盘,东路军更有化渤海入女真的大动作。这一两年来,可称得上安安静静,就是女真哨骑,都难得一见。而檀州派出的这些巡骑哨探,也就向北越走越远。

这一趟出来数百里路,纵然马上骑士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也未免有些疲了,到了地头,纷纷回望领队之人。就怕这军将性子上来,再向北巡哨个百余里路,大家就有得苦头吃了。

要知道现在檀州已经是一个相当富庶繁华的所在,纵然比起大宋还是鄙陋不堪,但是在经历了血火洗劫之后的燕地,已然不啻于天堂。每日都有宋人商队而来,或者卖粮,或者收马,辽东皮货人参北珠也是抢手货。原来一片废墟的檀州州治治所,已经聚拢了数万人口,集市也都开了起来,甚而连瓦子都恢复了。如此远哨回去,牢不可破有银牌之赏,折钱就是十余贯文。还有半月假期,到酒肆里烫上一坛热酒,瓦子里面搂着个说不定是契丹贵家出身的小娘,岂不比在这里嚼冰卧雪强?

这数十名骑士,来历各异。除了契丹人和奚人不收之外,什么原来郭药师部下,当地豪强子弟,前辽汉军散兵,甚而还有被打散了流落燕地的河北敢战士,零零总总,什么都有。百战余生又是能为尖哨远探的精锐,多有桀骜不驯之人。换一个寻常点的军将还真压不住他们,可新来的这位军将,来头颇大,就是这些野惯了的远哨


状态提示:第三卷 补天裂 第五章 大婚(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