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后是一个小花园,一人多高的常青灌木连接成排,将花园分割成甬道、草坪与花坛的组合。灌木组成的墙上到处都是缺口,通向不同的屋室。
小时候,还没开始练武的年纪,宋江常常与二哥、四妹在此玩捉迷藏,却常常把自己玩丢了,互相都找不到,急得哇哇直叫。
或许是即将远离的缘故,最近宋江常常触景生情,想起幼时的往事。
脚步慢了下来,宋江沉浸在回忆之中,直到花园中央的大银杏树下。手扶大树的树干,宋江望着枝头已经渐渐泛黄的叶子,被寒风吹动了额发,方才收拾心情,快步向着书房走去。
此时却听见一阵快疾的脚步从前方传来,一条人影从灌木墙的缝隙中冲了出来。
宋江见这人来势好快,连忙侧身避让,这人刷的一下,便从宋江身边掠过,头也不回地向花园外冲去。
宋江定睛瞧去,想要看是哪个如此莽撞无礼,却认出是宋滨,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宋雪之死,只怕心中最为痛苦的,就是他吧。
书房是座两层的小楼,上下有十来个房间。门口还有两个侍卫,其中一人宋江有些眼生,另一个知道名字是叫宋辟。宋辟冲宋江点点头,转身进去禀报,不多时便出来,带着宋江到了二楼小会客室。
宋江进屋后,宋辟将门带上,便回大门去。
小会客室只有一个方桌,围着桌子的四把椅子上有三把都坐了人,坐在上首的正是父亲宋知鉴。
宋知鉴没有看宋江进屋,只是单纯地说道:“坐。”
宋江乖乖坐在了父亲对面,唯一空着的椅子上,游目左右一扫,两边正是大哥宋惊涛和二哥宋惊海。
两个兄长的样子都颇为狼狈,虽然身上披着的衣物都是干净的。不过,从粘结的头发,以及脸和手臂露出的皮肤上犹自沾着的血污,还有两人身上散发出的阵阵酸臭气味,就能知道,两人竟然都没来得及洗漱,便被父亲召到了这个会议室里。
看到宋江坐下,宋知鉴说道:“开始吧。惊海,先说一下你的行程。”
宋知鉴的声音平平淡淡的,但是宋江却从骨子里感到了一种沉沉的压迫感。
宋惊海开始叙述他秋猎的经历。他的嗓子有些沙哑,咳了两声,灌了一口茶水后才渐渐流畅。
开头与宋江所经历的并无二致。只是宋惊海所前往的宿营地,离佑城比宋江的那个更为遥远。宋江的方向是向西偏北三百里,而宋惊海却是向北四百余里。
那一处是个开阔的草场,因此同行的是五支小队,有两支小队是一起走了十来天后分别离开,而剩下的两支,与宋惊海小队的宿营地,是在一起的。七月十四日时,宋惊海一行已经到了离目的地只有三十里地的地方。
宋江心下计算,有些吃惊。他的小队因为要赶时间的缘故,用的是角马拉车,而别的小队,大多数用驮牛拉车。驮牛负重致远,不过缺点是速度较慢。宋惊海是带着五支小队同行,绝不可能所有拉车的牲畜都是角马,肯定有部分大车是用驮牛来拉的。队伍的行进速度,总是限于其中最慢单位的速度。绕是如此,宋惊海的队伍却能维持与自己小队相近的行进速度,这只说明了一点,他的队伍用在休整上的时间比自己要少。一天这样没什么了不起,可将之保持了十来天,就相当地不容易了。
宋惊海细细地说道:“临近宿营地的那两晚,我就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野兽的数量多得异乎寻常,荒兽的密度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于是我反复琢磨了一个晚上,觉得百兽原那里,已经不是我们几个小队所能清理的了,于是到了早上,就告诉大家放弃本次秋猎,直接返回。”
宋知鉴突然开口称赞道:“不错,很果断。你把这事情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反应?”
宋惊海恭谨地答道:“他们都很意外,不过都同意了我的意见,我们当即就走上了归程。”
宋知鉴打断道:“我问的是宋辞、宋丽两个。”
宋辞和宋丽是另外两个小队的队长,都是老练的狩猎队长,论资历都不在宋江队的宋恪之下。他们两个理论上是与宋惊海平级的。出发时宋惊海并未被任命为支队长,没有支配那两支小队的权利。
宋惊海答道:“辞爷爷和我是一样的判断,他说要不是我先提出,他也要建议我们中止秋猎的。丽十二姑有些犹豫,后来我说这件事我负责,她就同意了。”
宋知鉴冷哼一声道:“宋辞这个滑头,他要是有这个本事,也不会一大把年纪还是一个小队长了。宋丽我估摸着倒是真的猜出是来兽潮了,可到底是一介女流,没有担当!”
宋惊海无言苦笑,这两位辈分都比他大,父亲是家主,对族人评头论足自是理所应当,可他要是这么做,可就是失了礼数了。
见宋知鉴不再言语,示意他继续往下讲,宋惊海清了清嗓子,说道:“接着我们就放出信号,示意刚分出去的那两支小队汇合南返。”
宋知鉴右手食指曲起来,轻敲一下桌面,示意有话要问,说道:“你那时放的是什么信号箭?怎么放的?”
宋惊海答道:“是每隔三个时辰,放一次红色的警报箭,每两个时辰,放一支绿色的指向箭。”
宋江和至今还没出过声的大哥宋惊涛长出了一口气,宋惊海这个做法没有问题,都是按照规定来的。
岂料宋知鉴竟然一拍桌子,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