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大流氓渐渐达成一致,南斯拉夫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苏联方面付出的代价是不再扩大对越共的援助,而美国则承诺不越过北纬17度线。虽然暂时没有说将越南一分为二,但是这个结果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
当然,这一切是越南并不知情的,胡志明还在想方设法的为了统一全国而努力,甚至不惜发誓越南不解放不统一他就不结婚。
对此始作俑者李晓峰却是没什么感觉,他讨厌越南和越南人,而且越南的地缘价值又不大,指望他像历史上的勃涅日列夫一样养着这群白眼狼,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分裂的越南对苏联更加有利,那就让越南分裂好了。
基本上同美国人达成一致之后,李晓峰的关注重点终于可以转回欧洲了。因为当前的欧洲真的不算太平,其实也是二战之后积累的种种问题到了爆发的时候。
什么问题呢?最主要的还是经济问题,或者说生存问题。从1945年开始气候就变得非常的不正常,小冰河期导致的干旱让整个欧洲的农业大规模的歉收,主要的粮食产区,比如乌克兰、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以前是出口农产品换取外汇购买西欧的工业产品。但是此时他们不要说出口粮食了,在苏联和美国的全力支援下仅仅能维持饿不死人的状态。
而对西欧国家来说,粮食一般不能自给,必须依赖进口,而这几年中东欧又基本没有粮食出口,只能前往南美洲收购粮食。但问题是,苏联也在这一地区大规模的采购粮食,直接导致了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前面说了,包括法国、英国在内西欧国家经济遭受重创,黄金和外汇储备低到了极点,而以物易物南美的市场份额又大部分是美国的,这导致西欧国家很难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粮食。几乎可以说完全依赖美国的支援。
但是,之前就说过,美国人不是活雷锋,他给出的救济是有条件的,美国人太想一劳永逸的占据欧洲市场了,尤其是西欧市场。所以这几年他们给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的经济援助条件是相当苛刻的,不给美国开放市场,美国就坚决不给援助。
甚至对比之下,美国对中东欧的救援条件更轻松。当然其中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对美国人来说西欧面临苏联的直接威胁,没有美国的庇护什么都不是,自然不担心西欧反水投靠苏联,自然就要狠一点。而中东欧是苏联的底盘,想要将中东欧拉到美国那边去,自然要多给点甜枣不是。
所以到这场灾难到了1948年的春季时,西欧的形势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法国市场因为向美国开放,几乎全部沦陷,廉价的美国商品将法国本国货打得抬不起头来,经受了二战摧残的法国企业又大部分缺乏竞争力,此消彼长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破产,连带着银行也岌岌可危。法国人的购买力是一天不如一天,反正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法国的总破产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法国的日子不好过,英国人也很凄惨,当时英国的中产阶级也吃不上面包了,只能拿土豆度日,而更要命的是,气候还不理想,土豆的产量都直线缩水。而且美国人早就眼馋英国的金融霸权,是玩命的做空英镑。随着英镑一天天贬值,更是进一步压低了英国人的购买力,绝大部分的英国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这还是英国,荷兰和比利时更惨,这两国从1945年开始连续经过了四个绝望的冬季,大部分居民的人均卡路里摄取量低到了900卡路里的超低水平,四年内大约有50万人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
甚至这还不是最惨的,德国按照官方标准的食物配给量一天一个人只有800卡路里。意大利也是差不多,而南斯拉夫甚至只有500卡路里。
因为严重的生存危机,整个西欧都是动荡不安,人民的不满正在积蓄,需要的只是一个火星而已。西欧很惨,东欧也不见得好过很多,毕竟苏联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美国人虽然也施加了援手,但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这么说吧,东欧的人均每天卡路里摄入水平也仅仅比德国、荷兰高两百的样子,人均大概在1000卡路里的水平。
而这个水平几乎只有东欧战前的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的水平,其实也就是饿不死人而已。你想想让你连续三年天天都是半饱不饱的状态,而且说不定没有房子住(被摧毁)、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管路炸坏了)、还流行传染病、甚至工作更加繁重。这样的状态谁能忍受?
更糟糕的是,二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东欧地区的民族问题,甚至伴随着战争的胜利,这个问题还更加突出了。从1941年开始,纳粹就将波兰西部的大约75万农民向东驱逐,将空出来的土地提供给德国公民。类似的情况还在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地不断上演。而随着战争的胜利,情况又完全反过来了,这些“日耳曼人”再一次被赶走,甚至连带着很多世世代代居住在本地的日耳曼人也一起被赶走。
这些日耳曼人大部分被赶回了德国和奥地利,而且从中东欧地区被赶走的还不仅仅是日耳曼人,还有大约10万克罗地亚人,他们在安特.帕凡立克的战时法西斯政权垮台后为了逃脱铁托的游击队报复而随着德国人一起逃跑(这些可怜虫后来的结果很惨,驻扎在奥地利的英美军队将他们再次遣返南斯拉夫,其中大约有四万人被处决)。
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