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河口之战
炮下去炸穿.米的钢筋混凝土一点问题也没有,德国人的碉堡修的再厚实,即使算上上面的土层也不可能有这个厚度!

而且熊式自走炮还有一定的装甲防护,整个战斗室前置。火炮正面是一个巨大倾斜装甲面,厚度为,倾斜4度,虽然面对反坦克炮效果不咋地,但是考虑到熊式自走炮的攻击距离,这个距离上先不说平射炮很难打中。就算打中了,也没法把正面打穿,战斗室顶部还有一层厚度的顶部装甲,用来抵御榴弹弹片的攻击。而且为了抵御破甲弹的近距离攻击,熊式自走炮还使用了橡胶—钢板装甲,这可是第一代复合装甲,用来对付穿甲弹效果一般,但是对付破甲弹那绝对式钢钢的(这不是作者杜撰,有兴趣的人可以百度一下。)

螃蟹和熊只是总参特种车辆的两个有代表性的车辆。而实际上,整个特种车辆车族囊括了从特种破障、对付特定目标到城市巷战的一系列功能。而在加强了这些特种车辆后,华夏的装甲洪流再一次轰鸣着冲向对手!

在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一队队奇形怪状的车辆出现在德国人的视野中,在军官的催促下,德国部队从后方的掩体中进入防线,一个个火力点被迅速激活。这条防线是德国人的弹性防线,属于可以放弃的那种。不过这一次这条防线的指挥官似乎并不这样想,他投入了相当的兵力。甚至包括放置在加固掩体中的高炮,他想利用这条防线好好的消磨一下对面的锐气,就像前几天做的那样!

华夏军团轻易的突破了外围的反坦克障碍和蝮蛇铁丝网,这些东西在炮火的打击下早就不成样子了,面对坦克的冲撞不过一下的事情,真正有威胁的是那些反坦克地雷。虽然被引爆了一部分,但是这些引信比较迟钝的家伙依然幸存下来一部分,使用了聚能战斗部的地雷完全可以撕开现有坦克的底部装甲,不管是虎式坦克还是龙式坦克都一样!这种地雷在以往的战斗中已经摧毁了多个对手,只要坦克压上去。火光一闪,就没让德国人失望过!

不过这次面对厚重的扫雷滚,威力巨大的反坦克地雷完全失效了,根据压强变化来引爆的地雷可分不清上面是扫雷滚还是坦克履带。而破甲弹穿深不错,但是后效应有限。被炸一下的扫雷滚可以继续凑合着用。几辆龙式坦克慢吞吞的推进着,并且不时用主炮清扫着沿途的目标,伴随着地面腾起的一团团烟雾,一道数百米宽的安全区被开辟出来。

当双方接近到米的距离上时,德国人的反坦克炮开始射击。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德国知道正面的龙式坦克几乎坚不可摧,所以他们选择攻击坦克后面的车辆。不得不说德国人选择的位置非常刁钻,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非常小,而且还借助地势。龙式坦克的火炮的俯角又小了一些,再加上对方外形低矮,直射火力的效果并不好。

“把野猪拉上来!现在该看他们的了!”负责前线指挥的孟岩看着停滞不前的部队十分恼火。龙式坦克自保有余进攻能力不足,再靠近的话,如果对方在隐藏的倒打阵地上部署重型反坦克炮的话,龙式坦克也吃不了兜着走,而一旦这个矛头被摧毁的话,后面也没法打了。

野猪是一种重型清障车辆,车体正面装备了一门寸的臼炮。口径只有倍。理论射程不超过千米。不过这个东西和熊式自走炮一样,别的不行,炮弹威力足够大!在起重设备的帮助下,一发千克的炮弹被装好,随着一个巨大烟圈升上天空,沉重的钢筋混凝土穿甲弹以4度的落角砸在了目标的掩体的顶部!厚重的弹头撕开了半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和上面覆盖的圆木和土层。伴随着剧烈的爆炸,整个炮巢被炸塌,从空中看去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

这种火炮装填起来十分的缓慢,但是效果非常之好,再加上这种重型炮巢的数量不会很多,在经过一顿点名之后,孟岩的部队得以继续前进,不过再往前走的话,就进入了阵地战的最后环节,近距离厮杀了。在米到米的距离上敌方的火力密度会成倍的提高,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各种机枪和火箭筒将成为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大敌。最大的伤亡也是从这时候出现的。

华夏的装甲阵型开始展开,在步兵战车的掩护下,大量手拿突击步枪的步兵开始下车伴随在坦克周围。这种仿制后世ak4搞出来的型突击步枪是突击部队的首选,虽然依然存在精度较低,人机效应不太好的问题,但是胜在火力凶猛,而且稳定性非常高,说白了就是抗造,非常适合在沙漠地区作战!

坦克在对付大量散兵的时候效果并不好,而步兵机枪组也会遭到设置在障碍物后面的迫击炮的攻击,步兵战车上机关炮确实不错,但是奈何本身身板太脆,所以最终抵挡对方大量步兵猪突和反坦克小组攻击的就交给了华夏另外一种专门车辆,这种被称为山猫的战斗车辆最早设计出来本来是用于防空的,两门4博福斯高炮配上大容量的弹药储备和电动炮塔,其反应速度几乎是最快,而且使用型坦克的地盘改造出来的车体也拥有不错的防御。

这些正面足以抵挡以下口径火炮的车辆绝对比脆弱的步兵战车结实多了。虽然有些资源浪费的嫌疑,但是总装备部认为在减少人员损失,应对特殊战况的需求下,少量装备山猫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双方接近到4米的距离上时,德国人的防线火力被瞬间


状态提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河口之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