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异界生活助理神>第七百二十六章 六记,六盏灯
个方向,这个力量,是正确的,是需要保持的,于是一直有意无意地持续着,然后遇到下一个关卡,冲上去……

结果就是,挂了。

在南方的时候。吃水果都能上火,这时,就要喝菊花、野菊花茶,喝金银花茶,喝薄荷茶,喝苦丁茶。到了北方,有时,连吃羊肉喝烈酒都不能抵御那严寒,这时,若再喝茶。就要喝姜糖茶。喝参片茶。

还是那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可是喝茶简单,就算不知道的人,一听之后。也就知道了。

而生活,而修行,而太多太多的事,远不如喝茶这般简单明了,许多时候,根本就不知该如何选择。再则,茶可以轻易地换,可是一个人的喜好、长期培养下来的习惯,尤其是那些成功经验在身心上留下来的积淀。很难更改。

别说主动去更改了,有时,连主动保持都还怕不够呢。

真实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到什么山就唱什么歌?能真正地做到每攀登一座新山。都将过往的经验清洗一空,全新上阵?

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也因此,过往的那些,成功的,带过来了,失败的,也带过来了,适用于此时此地的,带过来了,不适用于此时此地的,也带过来了。

结果……

结果真是不太好说。

无有玲珑心,难解九连环。十八弯的水路……需要一个高超的舵手。

方天轻轻叹息着,然后同样执笔,在希岩的这本小册上,除于首页同样署了“浮生记”书名等之外,还于末尾空出几页的其中一页上,紧随希岩的正文之后,题了几句话,算是读后感吧。

“身是舟兮心是舵,茫茫尘海共缠磨。谁有千识万种力,破那风浪无限多?”

这其实是方天以前的感悟,但于读完希岩的这本小册,再次想来,再次题于笔端,自是又多了一份特别的指代。以后,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看到这几句话,都会知道它所指的,对应于修行之中,到底是什么。

知道,就会思考。

思考,就会多一些选择。

多一些选择,未来的道路未必会更加开阔,但总是聊胜于无的。

题完这几句话之后,方天于下一页,再次题了一些东西,这次所题的,却是前世苏东坡的那首《定风波》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继以前送给沙迦之后,这次方天算是正式地让这首词在这个世界面世。

方天相信,这本小册子的主人,也即希岩,在看到这首词之后,同样会喜欢上的。

在继续休息半晌之后,因思及木罗在成为魔法师之后的表现与希岩的情况差不多算是“异曲同工”,是以,方天第三次翻开的,是木罗的那本小册子。

比起前两位,这位阁下在魔法学徒的整个阶段,走得算是相当顺畅。

埃里克是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而大器晚成么,早先,肯定是不怎么成的,在埃里克的叙述中,他是一步一步,辗辗转转地走到了九级,别说从sān_jí到四级、从六级到七级这样的关键性突破了,就是其它任何一级,都总是显得不怎么顺利。

希岩则是六级后遇到了一个极大的槛,后来虽然越过槛了,却留下了一直延续到九级才发作的后遗症。

木罗不一样。

这位阁下负良材,遇明师,得真传,一路几乎是无波无折地,就走到了九级。

但同样因为中途失去了老师,失去了监督,当然主要是指点,被外界的环境一“化”,就化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了,七级之后,无法再专心致志地致力于修行。

修行这玩意儿,虽说是身心并举,但绝大多数时候,完全是“心”在作主导,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全凭心意用功夫”。

而七级之后,木罗的心不纯了。

其结果,不用想也知道。

再天才的人,再拥有真传的人,心一不纯,基本上,在刚开始不纯的那个瞬间,差不多就已经完蛋一半了。

而在平平淡淡地述完了这一段人生过往之后,木罗仅用一句话,来作为这一段的收束:“不论何种之欢,若不应该,到得头来,必反喜为忧,反乐为辱。”

再后面,就是浓墨重写其如何晋入法师的过程了,尤其是“宁静致远”四字,被其用当初从方天这里回返后的事实与经历,解析得异常真切,看完后,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这人,真的“宁”了,真的“静”了,也真的“远”了。

而这本小册子的主人,也正是从这三个字中,一步一个台阶,直到跨入法师。

对于其述,方天微微点头,但方天真正看中的,却还是前面的那段。

在这本小册子后面,方天又一次地题写了读后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批注:“修行先须明理。理明,然后实证之。其它人生之种种,以理析之,非宜则去。”

“去之又去,是去粗取精。”

“精而纯之,则可以期待修行之精进。”

这几乎,是魔法学徒阶段的唯一奥义了。而至于到了法师阶段,这个要旨虽说仍旧适用,但已退为次要。推动法师阶段前进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不再是这个。

在继木罗的小册子之后,方天陆续地读完了安迪、法尔斯坦、帕特的著述,三


状态提示:第七百二十六章 六记,六盏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