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太子顿了一下,然后看着公孙启,道:“我愿以卿为众臣之首,托以国事,而眼下困局,何以解?”
公孙启用很是复杂的眼神看着中山太子,良久,道:“眼下解困之法不在我中山,而在齐国。”
中山太子疑惑道:“齐国?”
公孙启道:“对,齐国,其实我中山国与燕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此次事端突然,若是我们先行遣使询问清楚,我想两国还不至于兵戎相见,但现在既然已经兵戎相见了,那也就不要去想前事,后悔也是无用,现在我们按兵不动,一方面谨慎防备燕国趁胜追击,侵犯我中山国,另一方面等齐国动作。齐国与我国约定攻燕,我中山已败,但若是齐国此时当真如约定攻打燕国,那么燕国绝对顾不上我们,毕竟齐国才是他的死敌,两年前他们可是抱着灭齐灭田的想法大肆攻略齐国北地,更别说现在的齐国执政和燕太子的私仇。
所以,我们不动,等齐国动,若是齐国不动,那么我们马上派人去向燕国求和,低头,认错,只要避免与燕国开战,避免我中山两面树敌,不管多屈辱我们都要忍下来,效仿勾践卧薪尝胆。”
中山太子一边听公孙启的分析,眼神开始渐渐发亮,最后满满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中山太子点头,道:“卿所言甚善。”
齐国,执政府。
田赵氏正在一个人对着棋盘琢磨前几日与田襄对弈剩下的一盘残局,一边执子落子,一边对那静候回话的人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怕过后执政知道了为了此事记恨我,不过我和你想得却是不同,若是此事不办,我怕以后我还能不能以正室内佐的身份陪在执政身边都未知。”
静候田赵氏回话的人沉默不语,最后行了一个礼退了出去。
等那人退了出去,田赵氏慢慢放下手中棋子,眼中划过一丝怅然,然后无意识的自语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随即,仿佛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说了什么,田赵氏苦笑了下,将手中棋子扔回棋盒,再也没有心情去琢磨什么残局了。
燕国边城。
天色昏暗,黑云压城,狂风四起,一道道银白闪电不时划破天际,眼见暴雨将至。
吴豹见此天色,对正在清点俘虏的夏瑜道:“主,回府吧,看样子要下暴雨了。”
夏瑜看了眼天色,觉得确实风雨将至,没有必要冒着大雨清点俘虏,便对军中侯奄道:“把这些俘虏迁入室内,我不想这些奴隶还没运回国就都病倒了。”
侯奄应了声“诺”就去调动手下人迁移俘虏去了。
此时风势更大,夏瑜与吴豹一行人赶在暴雨至前回了中军府邸,而一进府,杞熏便上前来回报道:“主,齐质送粮草来了。”
燕国国库穷得叮当响,虽然也有送粮草来,但那粮食都腐朽的不行,又不够数量,没办反,只得太子府自己掏腰包从方城运粮过来。
本来粮草短缺是军中大忌,齐质及时押送粮草过来应该是好事,可是杞熏分明见到夏瑜此时动作一僵,脸色苍白,眼中划过的情绪太过复杂沉重,以至于杞熏根本分辨不出那是喜还是怒疑惑是悲伤。
然而,那一瞬间的异样闪过的太过快速,让杞熏怀疑自己是否眼花了,因为很快夏瑜便很一边走进府中大堂一边利落的脱掉外罩的斗篷随后递给跟随的侍从,道:“齐质倒是够快,这事情办得不错,当赏。对了,前段时间我对齐质说过要他把家人从齐国接过来,你知道这事儿他办得怎么样了吗?”
齐质是齐国老太师田彪的内佐配送给夏瑜的,齐质之所以愿意陪侍夏瑜入燕,是以为自家虽然一直在太师府内为管事,但位子已经被大儿子继承了,想要通过陪侍夏瑜入燕国给二儿子换个差事。不曾想入了燕国被夏瑜委以重任,几乎做一城掌事,而在齐国的齐质的家人,因为太师内佐去世封地收归田氏宗族,新的封主不愿意用太师府旧人,把齐质的儿子都给免了差事,齐质家的日子便难过起来,两相比较下,齐质自然想把家人儿子都接过来一起过好日子。
齐质将此事禀报了夏瑜,夏瑜也同意了,毕竟齐质现在在燕国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家人还留在齐国确实不太合适,不过这件事还后文夏瑜就接到服人的信来边境了,夏瑜也没顾得上再问什么,所以夏瑜才会问吴豹,知不知道齐质到底有没有把家人都接到燕国来。
吴豹眨了眨眼道:“我听府里的人说,齐质把家人接到武阳去了。”
夏瑜沉默了下,然后道:“你去让齐质过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重要,入库前要核对清楚。”
吴豹应命而下,而夏瑜则是站在帅案前,闭着眼,死死的握着拳头,然后终是深吸一口气,缓缓抚着案几,坐在帅座之上。
死死握拳,夏瑜向不知道是否真是存在的神灵立誓,若今日无事,那他立刻去晋国,去找服人,把服人从晋国拽回来,若今日有事,那么是上天要他一定要完成任务,错不在他。
作者有话要说:检讨了下,我觉得我这几章写得有些问题:
本来是个大混战的局面,因为我个人不喜欢中山和智氏,不想多费力描写这两方,所以导致这里两方的描写很粗糙,简略,这就直接导致这几章结构有点失衡,节奏也有点乱,没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