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蚁贼>79 吴军

常遇春要想进入济宁,需得先过徐州,然后再渡黄河。徐州现在张士诚的手中,他是怎么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渡过黄河的?

他先从金陵北上至宿州,——宿州在徐州的南边,现在义军手中,为梁绵住占据;然后,借用了梁绵住的一部分兵力,大张旗鼓,伪作主力,冒充是由他率领的,逼近徐州,在城外三十里处结阵,装出攻城的架势。

同时,他却带着本部五千人,偃旗息鼓,绕过徐州,走西边五十里外的萧县,趁夜渡过了黄河。渡河的船只是梁绵住早秘密为他备下的。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紧促点时间,一夜足能渡过。徐州驻军既然受到了冒牌“常遇春”的围困,自然不敢妄动,待得知消息,真的常遇春早已渡河而过。为时已晚,追之不及。而宿州军的任务完成,自撤回本城。

此计叫做“瞒天过海”,看似轻而易举,但其实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实现。比如,如果换个别的将校带队,肯定就不会这般容易。之所以能轻易成功,全是因为“常遇春”这三个字的赫赫威名。

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祖籍河南南阳,宋朝南渡时,为避金乱,其先祖迁到了怀远贾村,到他已经是第七世了。

适逢红巾乱起,他先是投奔了在怀远附近平阿山起事的刘聚,任九夫长,“有所攻剽,遇春敢力深入,必克获而归”,由时深得刘聚的爱重。但是,刘聚只是个“盗魁”,“急掳掠,毋远志”,而常遇春却是很有志向的,因此在至正十五年,又带了几十人“私卒”,转而投奔了当时在和州的朱元璋。

和州离怀远有几百里,其间很有几股别的义军,为何常遇春不改投别人,却偏偏去投了朱元璋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先,怀远离濠州很近,只有四五十里。朱元璋是从濠州出来的,且在濠州时,他已经颇有名气了,还是郭子兴的干女婿,“根脚”不低。其次,怀远东南六七十里外,便是横涧山,朱元璋曾在此“单骑”收降了缪大亨的数万人,显现出了出众的胆识。再次,又便在当年,至正十五年的三月,十万元军攻和州,朱元璋以万人距守,“间出奇兵击之,官兵数败,多死者,乃解去”。万人打败十万人,又显现出了出众的谋略。

多方面结合,这分明就是一个“明主”的典型。所以,常遇春投奔了他。

不过,在投奔之初,朱元璋出于种种的考虑,没有立即就重用他。常遇春在投奔不久后,就主动请为先锋,朱元璋对他说:“尔以饥来归,且有故主在。”怀疑他前来投奔的动机,不愿给他高位。常遇春顿泣道:“刘聚盗耳,无能为也。倘得效犬马之力,某虽死犹生。”表露忠诚,“固请”,坚持请为先锋。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不肯就信用之。

直到渡江取金陵,采石之战。

“元兵置阵矶上,舟相去三丈余”,朱元璋麾下诸将皆“莫能登”。“遇春飞舸至”,架着一艘小船来到,朱元璋命之向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进取太平”。这也就好似“投名状”,一战奠定了他在吴军中的地位。

朱元璋乃如他早先所请,授其“总管府先锋”。“无何,进为总管”。

继而,蒙元中丞蛮子海牙“复以舟师袭据采石”,又夺回了采石矶,“道中梗”。使得吴军前后不能相接,通往和州的道路也因此而被梗塞。

朱元璋“自将攻之”,“遣遇春多张疑兵分敌势”。“既合”,两军合兵后,“遇春别操轻舸,以精兵横冲海牙之舟,分而为二”,“左右纵击,大破之,悉获其精锐”,“自是元师扼江之势衰,而南北通矣”。

投奔朱元璋的第一战,先夺下采石,打通了军队向前的道路;然后又战败蛮子海牙,挽救了吴军险些因为“道中梗”而败亡的命运。

“遂从取集庆路,功最”。

打下集庆(即金陵)后,他又“从徐达取镇江,复为领军先锋”。随后,“徐达攻常州,而降卒叛,与张士诚合而围达”,他又奉命“以师援之”,“表里共击,大破士诚”,“复为总管”,“进统军大元帅”。

次年,“克常州,迁中翼大元帅”。这个“中翼大元帅”,即“帐前五翼”之一。“帐前五翼”,乃是朱元璋的精锐。常遇春得任此职,说明他已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并由此正式进入了朱元璋高层将校的核心圈子。

“寻从达下宁国,分兵取马驮沙,遂取池州”,池州之战,大败陈友谅麾下的赵普胜部,他又是“战功最”,“进行中书省都督”。又明年,“擢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自采石战后,这才没几年,就做到“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的位置了,简直是火箭般的升官度。

又明年,从朱元璋“取婺州”,“复有功”,“进镇国上将军,同佥枢密院事”;不久,“以其兵攻攻衢州”,“衢州下”,“进佥枢密院事”。

至正二十年,也就是去年五月,陈友谅大举进犯。

常遇春先是“从达守池州,大破陈友谅之众”,“斩万馀级,生擒三千馀人”。常遇春能征善战不假,但是却有个不太好的嗜好,就是“杀俘”。经此战,得了三千多的俘虏,他对徐达说:“此皆勍敌,不杀,为后患。”徐达持重,比较宽厚,认为不能这么做,“以状闻”,禀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


状态提示:79 吴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