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民国战神>第133章 接任最高统帅部司令

1912年1月,西北国防军冬季演习正式拉开,西北国防军以俄军出兵五十万进犯中国边境为设想,在新疆哈密地区展开军事演习。

演戏中出动4个甲种军,3个乙种军,共计50余万兵力。

只见演戏中,各部队清一色装备了汽车、三轮摩托车,只有乙种师还保留着一定数量的骡马。

在机动力方面,西北国防军可谓世界第一。

演戏中出动轰炸机,对敌军进行了轰炸,接着以炮兵火力对敌军进行压制,在空中侦查与空中火力的配合下,成功将敌军火炮压制了下去,随后部队到达进攻位置,118部队开始指导炮兵、空军投放毒气弹,前线部队戴上防毒面具,随后发动进攻,炮兵以徐进弹幕进行掩护。

敌军溃败,西北国防军以机动优势将敌军包围,然后进行消灭……

演戏比较简单,但是战争中有的都有了,各部队在演戏中的配合尽管出了一些小插曲,但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通过这次演戏积累了经验,演戏中出现的差错可以在演戏后继续强化训练。

演戏后,出兵蒙古的日期定为开春时节,那时候尽管蒙古还是比较冷,但并非冷得难以承受。

1912年1月,各省纷纷派出代表前往兰州,袁世凯也派唐绍仪前往兰州,这些人到兰州是因为西北少帅沈凝云的冠礼即将举行,他们都带上了礼物前去观礼。

唐绍仪第一次来到西北,这次唐绍仪前来西北,不仅是代表袁世凯来观礼这么简单,另一方面则是与西北政fu进行深入交流,以争取到西北政fu对北京政fu的支持。

当火车驶入关中平原时,只见关中平原与潼关外之景象有明显的差别,铁路沿线不时可见工厂。望眼看去,一片沃野。地头的麦苗在寒冬中已经长出,正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这些麦苗明显种得比其他省份的小麦要密集。

唐绍仪不由感到惊奇,对车上的警员问道:“地里的小麦种得那么密,难道不怕被风吹倒吗?”

车上的警员不由自豪的回答道:“那怎么可能,这麦种是我们西北培育出的抗倒伏高产小麦,所以可以种得更密,亩产比以前的麦苗提高了一倍多。要是再往地里撒些钾肥,还可以种得更密,不过钾肥不好弄,垦殖公司手上都没多少。”

“那岂不是不愁吃不饱肚子了?”唐绍仪顿时感到震撼,惊喜的问道。警员点头道:“西北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十年前西北百姓还经常要饿肚子,后来粮食靠外省进口,那时候开始就很少饿肚子了。这些年西北粮食已能自给自足了,西北不仅不用进口粮食,还可以拿出粮食赈济外省百姓。”

“小兄弟知识不差啊!”唐绍仪不由对这个普通警员高看了一眼,那警员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说道:“这些都是报纸和广播上说的。”

唐绍仪却是对抗倒伏高产小麦念念不忘,心想如果北京政fu能把这个麦种推广开来,北方各省百姓都不用怕吃不到肚子了。于是唐绍仪立即拿出纸笔,写了封报告,直接交给边上的副手,让他发回北京,向大总统报告。

写完报告,唐绍仪依旧兴致勃勃的看着窗外,只见沿途到处都是工地,还看到了一些施工机械在作业。同时还看到了很多高楼已经盖了起来,或是在建。从那名普通警员口中得知,西北的楼房是这几年刚开始盖的。那些施工机械效率极高,一台施工机械干一天,比几百名工人干的还要多。

唐绍仪是留美幼童出身,在美国生活了不少的年头,在美国也没有见过生产力如此疯狂的玩意。

但火车驶入榆中县时,只见铁路两旁工厂林立,高耸的烟囱不断的冒着黑烟,工业区内的机器运转声火车上依旧清晰可闻。唐绍仪不由再次被震撼到了,如此密集的工业,在美国都极为少见,不由惊叹西北工业的强大。

实际上西北工业规模并没有欧美列强那么大,但是西北工业的核心技术却是比欧美更高端。

到了兰州,唐绍仪下车后被安排到了酒店住下,不过唐绍仪刚到酒店放好行礼,马上便带着人到街上考察去了。

在大街上,眼前所见都显示出了兰州的繁华。街道上干净整洁,两旁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街道上一个乞丐都看不到,行人中不少衣着光鲜,脸上看上去比较饱满,不似各省百姓那样被饿得面黄肌瘦。

不过唐绍仪很快发现,兰州的物价比各省要贵不少。但是,那些百姓看起来毫不在意,有些人买东西时甚至有些大手大脚。好一会儿,唐绍仪才知道,西北百姓的收入高,就算是一名妇女,一个月的工资达到了30元的水平,而其他省份,普遍只有3元,甚至还不到。

物价虽然高,但是西北百姓承担得起。而在耐用品方面,西北地区的价格甚至比其他省份还要低上一些。一名工人一年的工资,就能买得起一辆汽车。

在这样的工资水平下,西北经济被疯狂拉动。此时的西北,市场经济无比繁荣,工厂只要生产出商品就不愁卖,因为市场根本就是空白,老百姓又有了钱,就产生了大量的消费。大量的消费,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那些手上有钱的人看到经济形势这么好,也将钱拿出来投资,又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原始动力,则是西北集团的大规模投资,使西北经济走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高速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只要


状态提示:第133章 接任最高统帅部司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