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透支消费
中华民国这样的警告貌似没有太大的效果,苏联很快回复称,只是苏联红军的国防部署,不属于中华民国的干涉范围。
苏联的间谍机构在中华民国也比较活跃,特别是中华民国有很多俄国女人,这些女人能获取不少情报。
根据苏联情报机构向列宁反应的情报,中华民国目前主要将力量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不愿意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这个情报尽管不是太肯定,不过从中华民国当前的局势也可以看出,中华民国对于经济发展是很上心的,正在全力发展经济,如果一旦陷入大规模战争,中华民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列宁和苏联高层判断出,中华民国不太可能发动大规模战争。就算要进行大规模战争,中华民国这个时候显然也没做好准备。
所以苏联这个时候对中华民国的警告并不是很上心,特别是有了欧洲方面的支持后,苏联高层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列宁等人甚至是做好计划,就算是中华民国入侵苏联,凭借着苏联的寒冷气候以及欧洲的援助,再用庞大的炮灰进行阻挡,应当可以挡住中华民国的入侵。特别是中华民国在东北亚还要面临美日联盟的威胁。
有了这样的想法,列宁自然不肯在乌拉尔山脉一线减少红军驻扎数量。
沈凝云看到苏联方面的回复,目光瞄向苏联的版图。王东升轻松的说道:“苏联现在自持有欧洲的支持,腰杆子已经硬了。”
“明年让毛熊知道一下什么是天高地厚。”沈凝云淡定的说道,“也让罗斯柴尔德财团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围堵我们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尽管在世界上没什么盟友,但那样又如何。此时的中华民国,有五亿人口。而中华民国的经济殖民地,有超过两亿的人口,总共有七亿人口的力量,占世界人口的38%。
欧美又有多少人口?
加起来都不如中华民国多,尽管欧美的人口加起来,再加上那些殖民地的人口是比中华民国的人口,以及经济殖民地的人口要多,但是欧美的那些殖民地多是武力殖民,对劳动力的利用率非常低下,战争期间几乎没有太高的产出。
中华民国却是不同,中华民国的那些经济殖民地在战争期间同样可以进入战时生产状态,有中华民国分包给他们的产业,这些经济殖民地可以充分的将那些劳动力利用起来,为中华民国生产各种轻工业产品,并未中华民国挖掘矿产,为中华民国输出农场品。
战争期间,中华民国的五亿国民,大部分都可以从事到战争的各个环节当中,而且连妇女都可以动员到工厂去。
论到战争潜力,现在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华民国抗衡?
当人口众多的中华民国全力爆发出来的时候,也将是世界为之颤抖之时。
``````
1920年的中华民国,在经理了库页岛争夺战之后,随后便非常安定的在这一年的大建设中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到了年末,中华民国又是一年一度的年关了,老百姓都在总结这一年的劳动成果,准备过个好年。
那些犯罪分子这个时候也是最疯狂的,人人都要过年,犯罪分子也要过年,所以年关也是让最让他们铤而走险的时候。
不过这一年中华民国的犯罪却是大大降低了,这个时候的中华民国依旧是使用重典打击犯罪的时期。
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极大,很多犯罪分子都被吓得干正行了。
自从沈凝云掌控了中央,中华民国公安部也将制度彻底的执行到了全国各省,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几乎变成了全民参与的程度。但凡举报犯罪分子属实的,都有较高的奖励,特别是那些情节严重的,更是奖励极为丰厚。同时中华民国设立了见义勇为的奖励,但凡见义勇为的都可以获得政fu嘉奖。
在这样全民参与的犯罪打击活动当中,大量犯罪分子无所遁形。特别是团体犯罪,只要其中的成员进行举报,就可以免罪,而且还能拿到高额奖励,经常有团体犯罪分子被同伙出卖。
另外中华民国的社会治安模式也与历史上的大有不同,历史上的各个王朝都是用地方一定程度自治的模式进行维持统治,明清时期的朝廷基本上只控制城池,出了城池就是那些宗族、豪强、士绅的天下。
如今中华民国的模式变成了大街上到处有警察巡逻、检查可疑分子。而企业保安也成为治安环节的重要一环,这些保安基本上都是安保公司出来的,安保公司的保安则是来自军队的退伍士兵。
中华民国的保安不是随便穿个制服就能上岗的,企业要想请保安,必须是从正规的安保公司聘请。
而中华民国的几家安保公司,都是财团成立的产业,属于垄断经营。几家安保公司又进行良性竞争。
这种良性竞争,即保障了保安的素质,也为保安提供了足够的收入保障。保安的收入不像后世中国那样偏低,而是比得上一般的技术工种,而且允许配枪。
这些保安的合同属于安保公司,对某个企业进行安保的时候,有什么问题是由安保公司出面交涉,那些雇主没有权力要求保安干安保之外的事情,例如充当打手什么的。
安保公司承接各种业务,除了日常的站岗维持秩序,以及负责保护某些商业运营、押送之外,还有保镖业务,更有雇佣兵业务。
像银行的那些运钞车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