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留守湖北的明军是左良玉部,但在两大农民军势力的夹击之下,左良玉也只能一退再退,岌岌可危。而到了三月底,淸军逐渐北撤,首辅周延儒也自请外出督师,去了通州。而对內剿灭农民军的重任,崇祯就把希望寄托在吴甡的身上。
本来崇祯希望吴甡能够像周延儒那样,自告奋勇,主动请命。但吴甡早以在官场混得成精,深知流寇不同于清军。因为一般来说,淸军虽然凶悍,但在抢劫一通之后,是会自动退出关外,至少前几次都是这样。但流寇却永远都在大明的土地上,除非是全部缴灭,否则难以平息。因此也一直揣着明白装糊图。
但在崇祯的一再暗示之下,吴甡终于推托不了,只能同意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湖广督师,并以大理寺评事万元吉出任职方朗中,赞画军情。
但吴甡毕竟是老于世故,深知自己手上要兵沒兵,要将没将,湖广虽然有个左良玉,手下到是号称二十万大军,但一来左良玉部军纪败坏,而且还是出了名的不听调度,我行我素,当初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都吃过不少亏,如果就这么督师湖广,和送死其实没什么两样。因此向崇祯提出,请调精兵三万,以能战之将统领,自己方能南下督师。
但这时明朝的军队除了左良玉部和孙传庭部之外,大多都在抵御清军,而孙传庭坐守关中,有保护京师的重任,也不能轻易调动。因此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来供吴甡统带,更不要说能战之将了。而吴甡也下定决心,手里无兵,决不督师,就在京师干等着,无论崇祯怎样催促,也不赴任。结果两人就这样耗了起来。
崇祯固然对吴甡越来越不满,而吴甡心里也是左右为难,深知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皇帝的忍耐终究是有极限的。但自己如果不带兵南下,将肯定一事无成,而以皇帝的性格,到了那时可不会理自己什么有兵无兵的原因,一定也不会侥了自己,可以说是前后都走不通。
但就在这时,商毅如横空出世一般,出现在崇祯君臣的面前,而且为了分辩商毅战功的真假,一时把吴甡督师的事情也忘了。而吴甡心里也暗暗高兴,一来转移了崇祯的视线,也为自己多赢得了不少时间,二来假如商毅的战功是真的,则说明这个人确实有些本事,那么就带他南下督师,总胜过自己一兵不带得好。
而确实了商毅的战功属实,又亲眼看到了商毅部队的军容之后,吴甡心里也不由庆幸,这商毅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为自己解困的人,因此一回到建极殿上,吴甡立刻就向崇祯提出建议,调商毅部随自己南下督师。
其实崇祯也不是不知道吴甡的难处,只是现在朝廷确实无兵可派了。而湖北好歹还有左良玉在撑着,怎么样也能顶一阵,因此对吴甡迟迟不动也颇为不满。但现在吴甡提出,调商毅一起南下督师,这到未常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于是转头问曾化龙,道:“曾爱卿,你以为如何呢?”
因为现在商毅是山东的驻防参将,是曾化龙的部下,因此要调商毅,还是要征求一下曾化龙的意见,就是过场,也要走一下。
曾化龙对此到没有意见,见皇帝问自己,忙道:“为国出力,理所应当,臣无有异意。”
崇祯十分满意,又转向商毅道:“商爱卿,你又意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