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龙啸大明>第一八三章 台湾布防(上)

在一番恩威并施下来之后,果然起到了相当大的效果。虽然人们对商家军的说法还半信半疑,但致少都明白,反抗商家军是死路一条,而且从商毅所说的情况来看,如果真的能够照这样做,还是不错的。不过相比之下,华人对商家军的信任度要更强一些。

散会之后,商毅又留下众人住了一夜,并招待了他们一番,并给毎位头人一些礼物,正所谓打一巴掌还要给个甜枣吃,因此众头人们对商家军的好感也增加了一些,都觉得商毅也许说的是真的。

第二天各村社的头人都离开了鸡笼。而商毅将所有的华人代表都留了下来,另有安排。因为商毅知道,在这个时代,在台湾土著眼里,中国人、欧州人都是外来人,谁对自己好就听谁的,不能完全相信。这并非是商毅不信任士著,因为在另一时空里,荷兰人独占了台湾之后,就全力挑拔土著与华人之间的关糸,结果引发了不少华人与土著的内斗。相比之下,华人的可靠性,要比土著**得多。因此要在台湾立足,就先要把他们抓住。

商毅首先向众人保证,只要服从商家军的统治,就会保护他们在台湾的土地、财产安全。因为以后还会有移民到来,因此求他们回去以后,划定各自村子的范围,提交户籍和土地面积。并承认土地为各户家庭所有,五年以內,免除任何税收。同时毎个村自己修建村寨,组织团练自保,实现村村联防,并由商家军派人教导他们训练,如果商家军从各村抽调团S丁做战,将会支付报酬。

众人听了,也都认为商毅说的这些条件都不错,其实毎个村子都有结团自保的想法,只是无人组织,又怕惹怒了西班牙人,引来报复。现在有商家军来领头,自然都原意。

随后商毅又宣布,将西班牙人命名带有殖民色彩的名字全都取消,都改成后世所用的名字,鸡笼也正式改名为基隆,圣地亚哥城为三貉角县、至萨尔瓦多城改为社寮岛、圣多明哥城改为淡水县、噶玛兰改为宜兰。并且开始建立商家军在这里的初步统治基础。

同时商毅又派遣阿科尼亚,带十人乘船南下,和占领台南的荷兰人接触,宣告西班牙人以经被大明军队驱逐出了台湾,要求荷兰的台湾大员官员派人到基隆来,协商双方在台湾共处的利益。

其实在这个时候,荷兰人在台湾的驻军也不多,绝不超过六百人。就是在整个亚州,荷兰的驻军也只有三千多人。因为现在荷兰正忙于欧州的战争,想要大量增军亚州,还要等到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

但在占领了台湾北部之后,商毅并不打算趁胜进军,全面占领台湾。因为荷兰可不比正在江河曰下的西班牙,就是丢了台湾也无力反击。而现在的荷兰正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在另一时空里,十七世纪的后半段基本就是荷兰人的时代,“海上马车夫”就是从这个时候叫响的。

虽然以商家军目前的兵力,击败台湾的荷兰人并不是难事,但占领了全台之后,守不守得住,也是一个问题。荷兰人在台湾的驻军实力并不怎么样,但海上的实力却不容小视。一但驱逐了台湾南部的荷兰人,巴达维亚方面一定会出动海军,来复夺台湾,虽然目前的商家军海军的战船是够了,海军的素质还远远跟不上,因此也还不具备与荷兰海军相抗衡的实力,亚莉桑德拉的西班牙雇佣兵海军到是可以一战,但商毅并不想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同时明淸鼎革的时候在即,以目前商家军的兵力来说,也不足以支持两线作战,商毅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在这个时候,商毅可不想给自己的背后再建立一个强大的对手。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是中国沿海还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那就是广东的郑芝龙集团。在被明朝招安之前,台湾一直是郑芝龙的地盘,而且郑芝龙与荷兰人也是老对手了,双方在十佘年前为了争夺中国沿海的控制权曾经过了数年的激烈争夺。

结果双方互有胜负,郑芝龙虽然稍占上风,但也不愿长期树敌,因此最后双方不得不互相都退让一步,郑芝龙退出台湾,让给荷兰人,同时荷兰人承认郑芝龙在中国沿海的控制权,不追求在福建进行贸易,而且双方同意进行贸易往来。荷兰保留通向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的航线。但荷兰的对日本贸易,需经郑芝龙将中国特产运至台湾,转手之后,方由荷兰方面运往日本出售。

商毅也曾有过与郑芝龙联合对付荷兰人的想法,但郑芝龙也未必肯甘心,在联手击败了荷兰人之后,再将台湾这样一战略要地与商毅共同分享,螳螂捕蝉,还要预防黄雀在后,联合也是要以实力为基础的,关建还是在于商家军的海上实力太差了。不足以让郑芝龙和荷兰人感到畏惧。

相反,暂时把荷兰人留在台湾,并且与荷兰人达成一些合住协议,一方面可以稳定住商家军在台湾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能牵制住中国沿海的郑芝龙集团。因为如果商毅要发展海外贸步,早晚都会和郑芝龙发生冲突,而荷兰人是唯一能在中国沿海进行贸易的非郑氏集团船队,因此把目前的两雄争霸渐渐变成三国演义,借助荷兰人的力量打破郑芝龙的陇断地位,这才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而且商毅估计,只有一年的时间,商家军的海军就能形成战斗力,就可以加强自己一方的话语权。最多二三年,就能建立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到那时,才是


状态提示:第一八三章 台湾布防(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