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良久,伺考、试罢,帝挥手一道神光惠霞,见那偷者窃喜之卷面凌乱,字迹潦草,帝忽而洒然一笑,至此随云而去。
有那书者,卷面清册,一览而神清气爽,便觉有一道花鸟附于之上,纸张淡雅而风香,甚是惬意无比,此必皆是人杰之所出也。天之所钟,而地之所明也。
府官严把考试,三柱香时辰便觉恍然而去,阳春之景依旧艳丽双绝。
世皆知官府为之考,而不知天之所选有司;世皆知皇命为之试,而不知地为之神祗;世皆知穷通自有道法,而不知万法皆出有法。考者,以已而胜之,而已人胜己,是有帝而设考而胜之。
此前,有富者,家有余财,甚是骄人,县中声名震耳豪富,百姓无有不知其人。一日,其往于集市,购得一夜明珠,此珠华丽无比,精美异常,于暗室之中烨烨生辉。掌柜赠之一精美宝匣。富者以宝匣雕饰精细,意为两优:一优曰匠人手艺良好,不是一般,可称之上工;一优曰宝匣以沉香典雅,雕饰花纹,不愧为之精也。遂出夜明珠,收藏宝匣而已。
富者家宅旁,有一贫者居之,其贫者乃一穷苦秀才,皓首经书,亦有七八载之久,历时三代天子登朝,皇帝登基三换其位,而考试之多亦有三五次余,皆不中也。乡里村人谓之:琼才。其意为之穷秀才有良好的才华,却是难得中的举子业,又有谐言曰穷才是也。
越七八载,琼才其姓者人所不知也,其名亦不晓也,惟其父母久病伤寒去也,已无人知其姓氏,盖琼才足不出户,脚步出门,眼不视窗外,耳不闻世事,只一心苦读,夜以继日,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已于时日,琼才亦不知所知也,只觉便到考试之日,必有乡人扣其柴扉,呼其:“琼才、琼才,考也、考也”。
琼才应声,便赴考场而已,其身不过青衣一缕,所带不过烂笔一头,破砚一方而已。
琼才居其富者宅旁,多享受其富者多矣,盖不能答其万一,而愧羞不已。因其富者时常接济穷者,施粥熬米,不曾多余其人,亦不曾少于琼才也。
富者见夜明珠如此光华,必有益于琼才也,故购置与之琼才也,但见宝匣甚是精美,不失为一件宝物,便觉不亏此行也。行至琼才所,每见于其在破壁之处稽首而读,伏于占块之上,不忍视之。
破壁不可谓之壁也,实是墙洞,有其人头之大小,烨烨光芒射于眼前,其光出者乃是供桌之上,与两侧木架燃烛也。供桌之上皆是富者先辈前人之牌位,故去人杰之仙芝。
琼才与富者先人牌位相伴已于三五载,盖其父母去后,每常思之,遂刻其父母之牌位立于堂前,不忘于举业,以期有朝一日可天达而庙堂也。琼才凿壁偷光见于此,亦不为之恐,神游正焉而不惧也,日思书卷而已。
富者感于琼才苦读也,出示夜明珠,叹曰:“君之所需也,光者。不可废其读也,此夜明珠必有助于君,惟此洞之光虽是明亮,亦是浩渺残影,有悔于睛目,君再不可如此。”
如是,次日,富者于往常烧香拜供桌先人,见其一角之洞如头大小之地已然无痕也,富者嘴角略微上扬而颔首也,视之良久,慨然叹其时运不遇也。
值此时运降临,有府试一遇,新开恩科,考举子者,有望成也,七载知秋而一朝得遇,琼才不失为真才也,亦不失为琼而可致富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其晶玉良岩,亦可是金玉良言也。
欲知后文如何,且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