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的分数已经下降到7.6了。”
“午夜场票房是六百万——首日预估在3500万左右。”
“东岸城市的半日统计出来了,到目前为止三个大票仓回馈了 万。”
“首日也许能拿到4000万……”
“但还要看明天的跌势。”
对于粉丝们来说,电影质量和票房,终究只是随口谈论的一个数字,像是这部珍妮弗几乎只能算是客串的电影,在迪士尼没有效仿韦恩斯坦,进行消耗性宣传,让珍妮弗被误会为主演的情况下,她们连票房都不会多么关注,但对于一些数据宅男,以及数据分析机构——当然,以及最重要的,片商来说,观众们的口碑和后续的票房走势息息相关,而《爱丽丝》的低口碑,虽然也在迪士尼的意料之中,但还是让他们不敢对后续的票房走势报以太多的希望,只能寄望于电影的dvd销售以及周边来回本——毕竟,电影的问题在看过试映版本之后,他们都是心中有数,蒂姆.波顿和迪士尼的确有些相性不合。
对于迪士尼来说,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爱丽丝这样的知名童话题材,又是迪士尼出品,肯定有大批的小观众,如果蒂姆做得太成人化,太剑走偏锋,对于品牌价值的损害是不能用一部电影的票房来估量的。而对于蒂姆来说,没有终剪权的他只能被肆意蹂,躏,但迪士尼也不能逼迫到完全把整部电影推翻重拍,弄至面目全非的程度,双方互相妥协之下,《爱丽丝》就变成了这么一部温吞的电影,老少咸宜,结尾有些悲凉和扫兴,也带来了属于蒂姆的韵味——也勉强算是一部周边宣传片,以及迪士尼乐园里相应景点的广告片。
“如果当时让大梦参与制作的话,结果会不会更好?”
“这应该问迪克——大梦没能参与进来正是因为他的反弹心理。”
“总的说来,这应该不会是个很失败的项目——”
“首日4000万,如果能维持得住的话,海外走势好说不定还会有赚,但主要还是得看次日的跌幅——”
其实,说实话,不让大梦参与到《爱丽丝》,这不是迪克一个人的责任,当时的罗伯特也根本没有让大梦入局的意思——在当时,这还属于对大梦的扶持,谁也没想到,仅仅是几年后的今天,大梦已经开始大范围地插足这种2亿投资的电影了。不过,既然迪克都已经离任了,这个黑锅不扣在他头上,罗伯特都会觉得自己缺乏职业素养,如今已经对于珍妮弗的直觉深信不疑,也对她的眼光和能力有极高评价的他,只能庆幸《oz》是由大梦主导,好歹这2亿投资亏损的可能不大,对于《爱丽丝》,他已经是半放弃的态度了,甚至都已经不是那么的关心每日票房,只是叮嘱秘书们去注意实时数字了:这个损失,迪士尼还是承担得起的,不至于伤筋动骨,既然已经找到了责任人,calose,剩下的事,还不到他这个大总裁来关心。
——可,不论是资深影迷、明星粉丝,还是罗伯特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没有想到的是,在4000万的首日开局之后,《爱丽丝》的低口碑并未影响到票房的继续高企,周六4400万,周日3300万,首周1亿3的国内票房,已经破了一堆春季的票房记录,而在周一,海外的首周也被反馈了回来——全球同步开画的《爱丽丝》,首周居然达到了3亿之多!——这个数字,甚至和《阿凡达》拼了个不相上下!
就这个质量?这个烂番茄、imdb的分数?首周全球3亿的票房?
电影已经上映了,所有人都看得到,《爱丽丝》质量如何,这是不必多说的事,而不论是影评人还是普通观众,在影评口径上也都没有太大的出入,所有人都说这部片‘nah,不是那么的好看’,在这种口碑下,全球首周3亿?它卖的是什么?
是故事?
不可能,这部片叙事凌乱平庸,没有这个魅力,口碑也说明了一切。
是演员?
不可能,珍妮弗.杰弗森在宣传中根本不占重点,所有人都很清楚,这部戏她只是配角,而且从反馈来看,人们也不是冲着她那稀少的戏份和只能算是不失水准的表演去看的。——至于约翰尼.德普,影评和观众反馈也和珍妮弗差不多。
是导演?
不可能,蒂姆有这个魅力的话,就不会只是偶尔爆上一部了。他对于市场的掌控还没到魔法般的卡梅隆级数。
——分析来分析去,市场最后只能把《爱丽丝》的成功归结为一点——3d!
即使是后期转制,即使景色只能说是一般,即使纯粹是跟风,但对观众来说,在《阿凡达》之后,他们对3d的饥.渴正需要填补,而《爱丽丝》恰好填上了这个空档,作为一部平庸之作,《爱丽丝》首周的票房容量,其实就是市场对3d饥.渴程度的体现——首周3亿,全球到下档,6亿、7亿是轻而易举,若是一不小心,简直就能破到10亿去……那么,现在的市场,就有10亿体量的饥.渴!
不管质量如何,只要是3d,就能躺着数钱——不论对哪个公司来说,这个想法都有极大的诱惑力,后期转制在业内成了一个新的热词儿,全好莱坞都在为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掏兜方式而狂欢作乐,而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代号sheo》,这部在《爱丽丝》之后最早上档的3dimax大片,市场对于它的期待再次上调——所有人都想知道,如果没有了凭空创造的奇幻景观,如果是一部相对‘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