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晋太宰>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

“殿下,算是有骤然偷袭的准备,我们毕竟人数过少。”何龙赶紧甩开马鞭追了司马季,“我们不过一万五千人,要打灭国之战,是否略有不足。”

“当年一个镇东将军毌丘俭,好像也不过两万人。”司马季不慌不忙的瞄了何龙一眼深沉的道,“放心吧,慕容廆的小女儿慕容昭然正在蓟城做客,本王要是阵亡了,对慕容氏是不利的,算他不在乎自己的女儿,每年互市带来的利益,总是不能这么舍下的。时间一到,王府自然有人将书信交给刺史许猛,那道圣旨可不止你们看过,放宽心。”

何龙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老了有些保守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面的慕容氏,燕王可能还会多想想,但是面对这种国内不稳,但立国已久的高句丽,那不用想太多。

他不相信高句丽能有多强,难不成还能和八旗军相提并论?能相提并论的可能只有两个族群的人口,都是一个三四十万人组成的势力。

八旗军其实是明朝边军的理想状态,指挥官好歹是我大明的龙虎将军,人家也是正二品的大员,至于高句丽的历史战绩,以辽西走廊的路况,隋军兵分二十四路这种操作,都显得杨镐弄出来分进合击,是这么的老成持重。

镇东将军毌丘俭一万八千人吊打高句丽,没有理由他这个镇东将军不行。没准真不行,所以他已经调集了幽州军,又联络了慕容氏东进,又让慕容氏最重要的重骑兵北进绕路,动用兵力已经超过毌丘俭的三倍。

这一天幽州也处在忙碌当,记事颜严将刺史许猛毕恭毕敬的送出王府,又一溜烟的跑回内殿问道,“夫人,要不要在等等消息?”

“他是一个很遵守时间的人,临走之时曾经着重说过,一旦到了日子必须出兵。”杨馨尽显自己强势的一面,斩钉截铁的道,“所以幽州军必须开始前往平州,大船早已经打造完毕,水陆并进,骑兵在岸,步兵坐船,粮草军械都在船,可以随时使用。”

“夫人说的是,那我去北平郡看看有什么能够帮忙的地方。”颜严说话要告辞。

“等等!”杨馨开口阻拦,有些难以启齿的道,“挑一些大王喜欢的侍女一起送过去,出征在外身边不能没有女人照顾。”

这是家事!颜严默不作声的心提醒自己,然后躬身领命。

水陆并进,是进攻高句丽的一个基本条件,首先辽西走廊必须在手,不然路无法保证后路,水则必须保证粮草的供给。古代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有一个基本条件,那是国内安定,南北朝时期北朝和高句丽开战无果,是因为辽东已经丢了,辽西走廊不稳。

但没几个人知道南朝也和高句丽开战过,最后退却则是因为水路,北朝不擅海战又无法控制青徐,从辽东陆路进军后勤又难以跟,所以无能为力。南朝虽然可以从山东半岛渡海迅速到达辽东半岛,但即便取得战果也只不过使新土孤悬重洋之外,尤其在宋明帝时期南朝失去青徐之后,想要南朝出兵高句丽更难加难。

首先接战的并不是燕王率领的平州军,而是东进的慕容廆。司马季偷偷摸摸的研究了高句丽多年,可慕容廆准备的时间也不短。慕容氏本身地理位置不是很好,西面是宇氏,东面是高句丽,经过一番试探,宇氏明显高句丽强,要突破东西夹击的困境,必须要干掉一个,最好是弱的。

在欺软怕硬这点,慕容廆和司马季可谓非常有共同语言,沆瀣一气解决这个祸害。

不同于南征林邑,必须要攻克横山才能前进,严格意义来讲,除了辽西走廊之外,东北是没有必经之路的,只要舍得绕路,在森林当穿行几天,总能冲的进去。有鉴于此,高句丽人非常热衷于筑堡垒防守。高句丽充分发挥他们的建筑热情,在群山之修建起坚固的堡垒,形成牢不可破的防御体系。

这一代的高句丽烽王只不过是对筑城特别有热情,实际每一代的高句丽都喜欢筑城。慕容廆在次的冲突之后已经明明白白看出了这一点。

可高句丽能利用的地势并不多,尤其是在慕容氏这一侧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地势不够险要,估计高句丽也不会这么热衷于筑城防守了。

率领两万人东进的慕容廆,出现在了高句丽边城面前的时候,直接把城内的高句丽守军吓了一跳,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处在惊愕当,慕容氏已经开始攻城了。

城的守军在千人左右,这非常正常,东北虽然山多,却没有横山关那种必经之地,所以高句丽人所筑之城往往都不大,也没指望一座城能挡住进攻者。而是在附近多筑造小城,用来延迟进攻者的进攻,让来进攻的对手,一座城一座城的攻打,消耗对方最终让敌人不战自退,这些城池躲在依山傍水之地,眼前这座城是傍山而建。

司马季曾经对慕容翰说过,这种布置很像是一个鸡蛋壳,如果高句丽有十万常备军的实力,足够能拖死数倍以的对手。但高句丽没有,这是一个不鸡蛋壳结实多少的布置。

慕容翰将这些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慕容廆,慕容廆听完之后也深以为然,命令自己的长子慕容翰率领精挑细选的五百勇士绕道,千人规模的守军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更何况高句丽人无法从几万人的大军当,看出来对方是不是少了五百人。

随后慕容廆便率领大军攻城,即是主攻也是佯攻,主攻佯攻本身没有特别的界限,要是顺利的话,佯攻一样可以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