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回到大明当商人>第七十九章城立大塔

“那,你看,这些就是了。”子明顺着俞寒的手势看过去,那地里倒是有一些枇杷树苗,绿色的叶子在空中摇晃,“阿福,把枇杷树苗全部挖出来。”

一旁的阿福一听,点了点头,招呼后面的几个兄弟:“大家过来,一起弄。”

几个人赶紧忙活起来,将之前商量好的枇杷树苗,尽数挖出,当场进行包装。

子明见对方那么痛快,心中大事已然解决,也便痛快的和对方交付了全部钱币,回转县城。

一回到县城,子明便看到不少人围绕在布告栏周围,讨论着什么,心中有些疑惑,随手拉住一个县民。

问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大家都围绕在布告栏四周?”“哎,能有什么事,这不,这几年象邑一直不太平,王大人想在梅溪山那边在建立一座文峰塔,镇压下气运。”

在梅溪山上建立文峰塔?子明心中不免错愕,这梅溪山,又叫跃龙山,位于象邑之东,堪舆家视斯山为邑城之龙首。

要说建立一座塔也没问题,可是象邑已经有一座文峰塔,建立在城隍庙左侧了啊,就算再建,怎么可以还叫文峰塔?

“子明兄,子明兄,你怎么在这啊。”听到有人在叫自己,子明转头一看,对方正是象邑仕林响当当的人物,应元徽。

赶紧打招呼:“我到是谁在喊我,没想到是元徽兄,不知道元徽兄,叫住我,所为何事。”

“子明兄,且随我一起前往县衙,王大人找大家有事相商。”应元徽赶紧拉住子明的手,就往县衙方向前行。

“可是为了立塔一事我还打算在路上告诉你来着。”应元徽一听,有些惊奇。

“我只知道要在梅溪山上立塔,但是具体情况,确实不太清楚。”子明扰头说道。

“哎,不要紧,我们一边说一边走。”应元徽,拉着子明,解释了半天,子明才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王厢处理完县民公然押ji的事情,深深感到县里的风气每况日下,便找来县学的教喻,县丞等人,进行一番商讨。

觉得象邑这几年来战乱,蝗灾,搞得人心惶惶,现在又人心败坏,不思进取,索性打算在象邑梅溪山上建立一座文峰塔,于此同时,加大儒学教育,整顿人心,净化风气。

子明随同应元徽走进县衙,便发觉,里面已经有很多人等候在哪里,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讨论着建塔的事情。

“既然大家都到了,我就来说下具体安排吧。”子明刚坐稳位置,便听到王厢的话语传来。

“大人,这文峰塔,之前在城隍面左侧便有建立,我们新在梅溪山上建立,是否可以改为他名?”

一听正题开始,便有人开口提问,“你说的没错,在城隍庙左侧确实有建立一座文峰塔,不过在梅溪山上这一座也给要叫文峰塔,因为我们这次是为了整顿风气。”

王厢停了下来,看向在场诸位,又说道:“我们靠什么整顿?不就是靠教育吗,既然是教育,那么叫他文峰塔,有何不可。”

王厢这么一说,提问的那人自然也就没意见,“大人,象邑自从经历战乱,蝗灾等事情,这次又要修建文峰塔,在下只担心这县衙内可用钱币怕是。。。”

“怕是什么?”王厢双眼盯住提问之人,提问之人本来就是鼓起勇气,发问,现在被王厢这么一盯着,但是了半天,也没但是出来什么。

“哼,”王厢一声冷哼,说道:“你不就想说,县衙没钱,还想修建文峰塔,这钱最后还不是你们这些老百姓来出,是不是想告本官一个收刮民脂民膏?”

“这个。。。小民万万不敢如此编排,小民是想说,要是大人有什么钱财难处,尽管和我等商议,我等自然鼎力相助。”被王厢这么一吼,那提问之人立马一口气说完。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王厢的眼神再次看向大家,在场诸位一看,赶紧表达自己的态度:“没错大人,要是大人在钱财上有困难,我等定当相助。”

“如此,本官就笑纳了。”听到王厢露出的那一抹笑容,在场的诸位不由的把那个提问之人狠狠的在心中骂了一遍。

虽然本来是要出点血的,可是现在这么一闹,自己不多拿出点,好意思吗,大家不由的怀疑,这货是不是和王厢串通好了,在这里演双簧啊。

要是拿出少了,不就是向王厢表示自己不上心了嘛,于是在场之人,全部在嘴里爆出自己的要捐的钱财。

王厢那叫一个高兴,连忙叫一旁的县丞,帮忙把大家要捐献的钱财,全都记录在案。

“既然大家对本官这么支持,大力赞助这次修建文峰塔的行动,本官一定会在文峰塔旁边修建一块功德碑,记录下大家的善行。”王厢立马表示给大家来点甜头。

“这怎么好意思呢,做好事,不留名,这些都是大人的功劳。”“哦,那我就不写了。”“啊,大人。。。”

子明摇了摇头,也上前,捐了一点,见大家都在积极捐献,便来到王厢面前,行了个礼,说道:“大人,不知道这文峰塔的修建工作,何时可以进行。”

王厢一看到子明,说道:“还以为你去了长安,到是没来通知你,实在不好意思,这修建文峰塔,本官已经找人算日子了,想来不日便可破图动工。”

子明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既然要修塔,在下倒是还有个地方可以提供给大人。”

“哦?怎么除了梅溪山,子明还有其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城立大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